1. 首页
  2. 书法百科

沈德潜(沈德潜,清史稿,列传)

1、孔雀东南飞被沈德潜称之为什么

清·沈德潜《古诗源》卷四:共一千七百八五十五字,古今第一首长诗也。淋淋漓漓,反反复复,杂述十数人口中语,而各肖其声音面目,岂非化工之笔!……长篇诗若平平叙去,恐无色泽,中间须点染华缛,五色陆离,使读者心目俱炫。如篇中新妇出门时“妾有绣罗襦”一段,太守择日后“青雀白鹄舫”一段是也。……作诗贵剪裁,入手若叙两家家世,末段若叙两家如何悲恸,岂不冗漫拖沓,故竟以一二语了之。极长诗中有剪裁也。……别小姑一段,悲怆之中,复极温厚。风人之旨,固应尔耳。

沈德潜(沈德潜,清史稿,列传)

2、沈德潜 松风响高空,原文

《题邵僧弥画》【清 】沈德潜松风响高空,飞流挂遥巘(ǎ),道人抱琴来,心与孤云远。“飞流挂遥巘(ǎ)”一句也有人写成“飞流挂遥岳”。

沈德潜(沈德潜,清史稿,列传)

3、沈德潜,清史稿,列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清史稿卷第三百零五列传第九十二沈德潜传【原文】沈德潜,字碻士,江南长洲人。乾隆元年,举博学鸿词,试未入选。四年,成进士,改庶吉士,年六十七矣。七年,散馆,日晡,高宗莅视,问孰为德潜者,称以“江南老名士”,授编修。出御制诗令赓和,称旨。八年,即擢中允,五迁内阁学士。乞假还葬,命不必开缺。德潜入辞,乞封父母,上命予三代封典,赋诗饯之。十二年,命在上书房行走,迁礼部侍郎。是岁,上谕诸臣曰:“沈德潜诚实谨厚,且怜其晚遇,是以稠叠加恩,以励老成积学之士,初不因进诗而优擢也。”十三年,德潜以齿衰病噎乞休,命以原衔食俸,仍在上书房行走。十四年,复乞归,命原品休致,仍令校御制诗集毕乃行。谕曰:“朕于德潜,以诗始,以诗终。”且令有所著作,许寄京呈览。赐以人葠,赋诗宠其行。德潜归,进所著归愚集,上亲为制序,称其诗伯仲高、王,高、王者谓高启、王士祯也。十六年,上南巡,命在籍食俸。是冬,德潜诣京师祝皇太后六十万寿。十七年正月,上召赐曲宴,赋雪狮与联句。又以德潜年八十,赐额曰“鹤性松身”,并赉藏佛、冠服。德潜归,复进西湖志纂,上题三绝句代序。二十二年,复南巡,加礼部尚书衔。二十六年,复诣京师祝皇太后七十万寿,进历代圣母图册。入朝赐杖,上命集文武大臣七十以上者为九老,凡三班,德潜为致仕九老首。命游香山,图形内府。德潜进所编国朝诗别裁集请序,上览其书以钱谦益为冠,因谕:“谦益诸人为明朝达官,而复事本朝,草昧缔构,一时权宜。要其人不得为忠孝,其诗自在,听之可也。选以冠本朝诸人则不可。钱名世者,皇考所谓‘名教罪人’,更不宜入选。慎郡王,朕之叔父也,朕尚不忍名之。德潜岂宜直书其名?至世次前后倒置,益不可枚举。”命内廷翰林重为校定。二十七年,南巡,德潜及钱陈群迎驾常州,上赐诗,并称为“大老”。三十年,复南巡,仍迎驾常州,加太子太傅,赐其孙维熙举人。三十四年,卒,年九十七。赠太子太师,祀贤良祠,谥文悫。御制诗为挽。是时上命毁钱谦益诗集,下两江总督高晋令察德潜家如有谦益诗文集,遵旨缴出。会德潜卒,高晋奏德潜家并未藏谦益诗文集,事乃已。四十三年,东台县民讦举人徐述夔一柱楼集有悖逆语,上览集前有德潜所为传,称其品行文章皆可为法,上不怿。下大学士九卿议,夺德潜赠官,罢祠削谥,仆其墓碑。四十四年,御制怀旧诗,仍列德潜五词臣末。 德潜少受诗法于吴江叶燮,自盛唐上追汉、魏,论次唐以后列朝诗为别裁集,以规矩示人。承学者效之,自成宗派。

沈德潜(沈德潜,清史稿,列传)

4、沈德潜《说诗晬语》,此中晬字何意?

沈德潜《说诗晬语》,作者在《自序》中虽说“命曰《晬语》,拟之试儿晬盘,遇物杂陈,略无诠次也。”然思有纵横,实则鉴诗点评的精华了。每条少则二三十字,多则一二百字,读起来既轻松又得其精妙,不必背着沉重的包袱在繁琐中穿行。在评论《诗经》中有一条说“王子击好《晨风》,而慈父感悟;裴安祖讲《鹿鸣》,而兄弟同食;周磐诵《汝坟》,而为亲从征。此三诗别有旨也,而触发乃在君臣父子兄弟,唯其‘可以兴’也…….”这里说了三件事。第一件事载于刘向《说苑·奉使》:“魏文侯封太子击于中山,三年,使不往来,舍人赵仓唐进称曰:‘为人子,三年不闻父问,不可谓孝。为人父,三年不问子,不可谓慈。君何不遣人使大国乎?’太子曰:‘愿之久矣。’于是乃遣仓唐绁北犬,奉晨凫,献于文侯。文侯悦。曰:‘击爱我,知吾所嗜,知吾所好。’召仓唐而见之,曰:‘子之君(指太子击)何业?’仓唐曰:‘业《诗》。’文侯曰:‘于《诗》何好?’仓唐曰:‘好《晨风》、《黍离》。’文侯自读《晨风》曰:‘鴥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如何如何,忘我实多。’文侯曰:‘子之君以我忘之乎?’仓唐曰:‘不敢,时思耳。’文侯乃出少子挚,封中山,而复太子击。” 虽然文侯召回太子的过程中还涉及了《诗经》中其它篇章, 但是,直接动因,却是那首使父子之间产生情感共鸣的《晨风》。太子喜爱《晨风》正是以此表达对父亲的思念;文侯有感于此,自言自语的诵读起了《晨风》,甚至可以想象他那忧思怀念(钦钦)的样子,一定是触发了内心爱子的深情。而《秦风·晨风》,就像沈德潜所说“别有旨也”,实际上是一首表达妇女对丈夫的思念并伴有哀怨之情的作品。鴥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如何如何,忘我实多。山有苞栎,隰有六驳,未见君子,忧心靡乐,如何如何,忘我实多。山有苞棣,隰有树檖,未见君子,忧心如醉,如何如何,忘我实多。“晨风”是一种极为灵巧敏捷的鸟,叫鹞鹰,也叫鹞子。作者就眼前的事物引起联想,兴发情感。如果简单地翻译一下,大概是这个意思:那疾飞的鹞鹰,向着它的茂林,未见我的夫君回家,让我忧思难忍,我不知该如何,或许他全把我忘了。山上长着栎树,湿地生着六驳,未见我的夫君回家,让我忧思病厄,我不知该如何,或许他全把我忘了。山上种着梨树,湿地长着树檖,未见我的夫君回家,让我忧思如醉,我不知该如何,或许他全把我忘了。

5、沈德潜与袁牧的诗学思想的异同

沈德潜的诗学思想;一般被成为格调说.所谓格调,本意是指诗歌的格律,声调.同时也指出由此表现出的高华雄壮,富于变化的美感.沈德潜的诗论思想是以汉儒的诗教为本,以唐诗的格调为用,企图造成一种既能顺合清王朝严格的思想统治而又能点缀康乾盛世气象的诗风.袁牧的诗学思想:提出性灵说,对儒家诗教提出异议,部分诗篇对汉儒和朱程理学发难,并宣称六经尽糟粕.他主张直抒胸臆,词贵自然,反对泥古不化,强调自创精神.他还从多方面重申了晚明反传统思想,他和李贽一样肯定了情欲的合理性.

原创文章,作者:大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fa8.cn/150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144387383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