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起学柳体》 学柳体好不好 柳体要学多久
瘦金体华而不实,可以欣赏,但不建议临习。柳体字帖无外乎《神策军碑》和《玄秘塔》,二者相近,玄秘塔清晰完好,但字形瘦硬,练习中容易造成过于骨感、剑拔弩张;神策军字形比玄秘塔略丰腴大气,本人认为更适合初学,但可惜残损较多,实在是不可兼得。当今练柳体的不多,写得好的更少,网上有一段北京书协张书范的视频示范,可以参考。辅导材料也没啥特别好推荐的,市面上的大致类似。写柳体很难,柳体字已经是晚唐楷书的收官之作,甚至可以说是中国书法史上楷书的收官之作(柳公权之后,不再有划时代的楷书大家),已经发展到极致,高度形式化,甚至是僵化了,所以柳体的点划结构章法难有丝毫改变,稍改就不是柳体,这增加了初学者的难度。如果对柳体非常喜爱,也不是不可学,但要用最大的毅力“打进去”,还要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学书过程中可能会有“越学越差”的阶段,不要气馁,这是自己眼力提高的表现,正所谓“眼高手低”与“手高眼低”交互进行的过程。记住柳公权的一句话——“心正则笔正”,我想这就是练柳体时时应找到的感觉。
2、书法中的“柳体”和“颜体”各有何特点
柳体----法出于颜,独创一格,笔意瘦挺,体势劲媚。颜体----探源篆隶,楷法谨严,放而不流,拘而不拙,结字方圆,笔法肥劲。欧体----正书结字,易方为长,以就姿媚,四面停匀,八方平正,翰墨洒脱。赵体----开创赵体,风流著称。用笔圆转,清腴华润。魏体----魏碑为另一种楷书,不能同柳颜欧赵并列比较。
3、学毛笔字,是该练柳体好还是欧体好?
建议你先学习柳体,虽然柳体很难学。但是可以立定筋骨。一生无孱弱之病。 颜体很好入门,但是易学难精。稍有不慎就会流于俗气。当然这不是颜体自身的问题。颜体大气磅礴中有清劲之气,甚至陆游曾说“学书当学颜”。 欧体最近很流行,貌似很多名家。对于初学的难度介于柳颜之间,我学过一段时间,但是完全是为了调整我对柳体的学习而学的,没有什么经验,不敢多谈。其实唐朝书家的气质都很高,技法就更不用说了。随便拿出一体来都够我们学习的了,要学哪个主要还是看你自己的爱好。
4、有写柳体的吗 大家谈谈对柳体的看法
柳体----法出于颜,独创一格,笔意瘦挺,体势劲媚。柳公权(公元—年),是唐代后期著名的书法大家,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元和年间考中进士,穆宗即位后,当了右拾遗,为翰林侍书学士。穆宗曾向公权问以笔法,他回答说:“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又遍阅各家笔法,得力于颜真卿,欧阳询,骨力遒健,结构劲紧,兼颇欧之法而别开生面,自成一体,世称“柳体”,与颜真卿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的说法。相传当时公卿大臣家的碑志,如果不是出自公权的手笔,人们会认为其子孙是不孝的。外夷入贡,都要特意购买一些柳书回去。可见,柳公权的书法在当时就有很大的影响。
5、柳体与颜体,哪种好学一些?哪个学的人多?
这个嘛,问我就对了,我可是精通书法的大书法家呢!好好听哦! 如果练毛笔,可从颜(真卿)体或柳(公权)开始.如果练硬笔,可从庞中华开始.不过我建议你先练练毛笔.因为毛笔书法有米字格或九宫格纸买,便于你掌握汉字的结构比列,结构比列掌握好了,无论对毛笔或钢笔,你都成功了一半.学书法有一句行话叫颜筋柳骨,你如果在练结构的同时,能参透这句话的意思,并在平时练习时对一个字的筋骨拆分运用自如,说明你已步入书法艺术的大门,此时多看看书法艺术评论,多用心领悟前辈的作品,可调一位适合自己性格的名家的作品作为自己的主要练习目标.持之以恒,便定有所成. 若不限于门派,根据自己喜好,集各家所长,自成一派,则是大部分书法家惯走的路线. 至于你的问题吗……很简单! 练书法一般都是从最基本的横竖开始,然后联系横竖划的字,然后是撇,捺,点,循序渐进,最后才是临帖.一般是从楷书入手的. 女孩子比较适合练柳体,比较秀美;颜体则比较大气,适合男孩子. 我练的是颜体,第一本烙铁是颜真卿的多宝塔,然后是勤礼碑.中间老师特地让我练过魏碑和隶书.再然后是王羲之的兰亭,我现在写的是赵孟頫的寿春堂,以后就会练他写的千字文里的草书.至今我练了8年了.
原创文章,作者:大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fa8.cn/1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