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书法百科

隶书(隶书书法家有哪些)

1、隶书为什么叫隶书?求简练,抓重点。

隶书相传为秦未一个叫程邈的狱吏将篆书简化整理而来,故称为隶书,皆因是“胥吏”整理而得。程邈因得罪始皇而下狱,在狱十年中,程邈将篆书进行整理,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改曲为直,字形优美,扁而较宽。改“连笔”为“断笔”,从线条向笔划,更便于书写。“隶人”不是囚犯,而指“胥吏”,即掌管文书的小官吏,所以在古代,隶书被叫做“佐书” 。隶书盛行于汉朝,成为主要书体。作为初创的秦隶,留有许多篆意,后不断发展加工。打破周秦以来的书写传统,逐步奠定了楷书的基础。在“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思想统一下,是汉代隶书逐步发展定型,成为占统治地位的书体,同时,派生出草书、楷书、行书各书体,为艺术奠定基础,至今不衰。

隶书(隶书书法家有哪些)

2、隶书书法作品有哪几种?

今天我们所看到的秦隶隶书书法作品有两类:一是秦代权量、诏版上的铭文。所谓隶书,就是将篆书圆转的笔法改为方折的笔法,而且在结体上更加简化。秦初刚完成统一,国家事务异常繁多,国家的下级吏员因使用篆书,字画多,书写速度慢,不能满足当时社会的需要,于是便产生和创造了一种较篆书更为简易、书写速度更快的书体,由于主要行用于徒隶一类的下层吏员,因此称为隶书。来源:

隶书(隶书书法家有哪些)

3、隶书书法家有哪些

隶书亦称“佐书”、“吏书”。字体名。形体扁平方折,便于书写。始于秦代,通用于汉魏。唐代张怀瓘《书断》引东汉蔡邕《圣皇篇》:“程邈删古立隶文。”晋代卫恒《四体书势》:“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胥吏)佐书,曰隶字。”程邈将当时这种书写体加以搜集整理,后世遂有程邈创隶书之说。秦隶出于秦篆,字形构造仍有较多的篆书形迹,后在汉代通用中不断发展完善,成为笔势、结构与秦篆完全不同的字体。隶书的出现,冲破六书的造字原则,奠定楷书基础,标志汉字演进史和书法史上的转折。魏晋时曾混称楷书为隶书,因别称有波磔的隶书为“八分”。湖北云梦出土的《秦律简》和汉《五凤元年十二月简》,即是秦汉手写隶书的代表作。世名家有:蔡邕、张芝、师宜官、王次仲等。唐代的有:惟泽、韩择木、李潮、菜有邻、徐浩等清代的有:郑汝器、万经、金农、阮元、尹秉绶、邓石如、吴熙载等。现代的隶书大家:刘炳森先生。

隶书(隶书书法家有哪些)

4、隶书共有多少种风格?

展开全部呵呵^^这个简单^^隶书是中国书法的一种书体,根据不同发展形式可基本分为:古隶,秦隶,汉隶,随后发生隶变.隶书在书法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5、隶书又叫什么

隶书又叫“隶字”、“古书”。隶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就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写。是在监狱里创造出来的字体。分“秦隶”(也叫“古隶”)和“汉隶”(也叫“今隶”),隶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它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也有说法称隶书起源于战国时期。扩展资料:隶书的特点1、隶书在篆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在字型结构上,变长为扁,而且增加了标志性的长波画,也是隶书的代表性的笔画。2、在用笔上,出现了方笔和折笔,方圆并用,笔法更加完备。3、在字型上相对于篆书更加的抽象化,不再像篆书那样象形,字型已经和楷书很相近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隶书

原创文章,作者:大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8.cn/808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144387383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