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文徽明书》唐寅翻译
唐寅告白文征明君: 我听说,多次的吁叹就当哭泣;悲痛的言辞可以倾诉哀伤。正如此,所以孟姜女在室内悲叹,坚固的长城(的城垛)竟为之倒塌;荆轲在朝中痛陈国事,就有壮士送上刺秦王的宝剑。这是因为情之所感,就是木石也动容;而事到紧急关头,就连生命也可以不顾啊。过去每每议论这些,放下手中的书叹息而已;想不到事情发生在我的身上了。苦啊苦啊,这也是命啊!低头自思,离死不远,闭口痛哭,觉得和鸟兽一样卑微。而我的好友还用英雄的标准来期盼我,忘了他身负多项罪名,殷勤教侮督促,竭尽平常胸怀。然而你从我这里得不到回报,这就好像是司马迁的理想不被任安知晓;又好像李陵的心思,不被苏武理解一样。 回忆我年少时,在屠夫和酒家那些人中间厮混,在刀和血中长大 。后来得到我友您的提携,人世间上下求索,都是想以功名命世。然而人生不幸频生变故,哀事祸乱不请自来,父母妻子,接连去世,丢下幼儿,嗷嗷待哺。再加上我一贯自由懒散,不善理家,家中有什么缺什么,只当是玩笑。虽然如此,我家里还是天天鼓乐不断,坐客常满,我还是能慷慨允诺,周济别人的危难。曾处称是百姓中的豪侠,背地里佩服鲁仲连和朱家这样的豪杰,以为他们说一句话足以扭转乾坤,施舍一点好处足以庇护人。我宁愿送出门下一奴仆,来纪念这世上不曾出现过这样的人士。 我的家境一天天衰败,日渐荒芜和污秽,出入乘坐柴车,衣着渐渐是破烂不堪了。还好,借朋友的资助,乡亲抬举,公卿吹嘘,使我如枯木逢春,白骨生肉,惶恐以些微名声,冒东南文士之上。记得那段时间,与名流交游,举手相庆,都说我纵横文笔,谈论往往引领潮流。恨不得把一个舌头分成两来称赞我半,众口一词都是赞誉之词。墙筑得高而地基不牢,这就酿成祸患。有人在一旁冷眼看我,我却不知:从容饮乐谈笑,不知已在虎口。院内未种桑树,人家编派我的罪名(贝锦)早已满天飞;进谗言的舌头足有万丈,一道道奏章飞驰朝廷。最终天子震怒,下旨捕我入狱。身戴枷锁,卒吏如虎,磕头作楫,涕泗纵横;玉石俱焚,难与下流之辈相处,一切罪恶都集中到一起。用笔画出的丝线竟然也织出罗网,狼聚在一起就会吃人;坚持不舍,马尾都能切割白玉;传言儿子杀人,多说几遍就能动摇慈母的信心。天下都以唐寅为不齿之士,握紧拳关放开胆量,像对待仇敌。知情的与不知情的,都指着我吐口水,那羞辱也算厉害!在李子树下戴帽, 在饭甑子中取墨,我虽然不聪明,也知道是有罪的。当权者可怜我的困窘,依照旧章程,让我作个地方官的随从。意在叫我效力补过规规矩矩挣点衣食。而诌谀献媚,卑躬屈膝经常改换脸色。与其这样活着受辱,不如你杀了我。 唉,我的好友!你我一同共事,至今十五年了!当个小官到今日,肝胆相照,在明处那有负过朋友?在暗中何尝怕过鬼神?这次的经历,惨毒万状。弄的我面目全非,愧色满面。衣裳破得不敢扯一下,鞋子缺一只也是不能穿的了;坐在书案前的是奴仆书僮;夫妻反目成了仇人;旧时养的凶猛的狗,见我归来竟然守着门要咬我。回看室中,坛坛罐罐破烂一地;除了几件衣服鞋子之外,再没有什么多余家伙。西风吹枯叶,一派萧瑟中勉强留客;心慌意乱,一点办法也没有。只好打算春天捡点桑椹,秋来采点橡实用来充饥了,实在还不够,就到寺院去化点吃的。一日但愿有一餐,实在不敢去想晚上吃什么呀。 可叹啊我的朋友!大丈夫的功过盖棺论定,到时看我还有说话的舌头没有?我向来任侠尚义,不能顾及德养,想要弄点权术计谋什么的,恐怕连我的文字功底都荒废了。若不靠文笔书札来实现自我,还有什么成就呢?好比短命的蜉蝣,羽衣鲜亮,虽然活不久,亦为人所怜。我有朝一日完成愿望,就是到地下去见先君子,使后世人也知道这世界曾经有个叫唐寅的。岁月不久,人的寿命你飞霜一样短暂,怎么能自己失落在尘世中,屈身低眉,以偷得些须温饱,使朋友议论我生来是干什么的?后人批评说唐生有什么追求?素来轻看富贵犹如飞毛,现在如果这样(指忍辱苟安),是不取信于朋友也。寒暑季节变换,有裘衣葛衣可以为继,吃饱了则从容不乱,饥饿时就去乞食,岂不伟哉?黄鹄高飞,骅骝腾跃!我的朋友怎会担忧我是贪恋栈豆的驽马或者只是吓吓腐鼠的病鹰啊? 好啦,没别的话说了。但你兄弟我荏弱不能当家立户任,又无伯叔可以依傍,衣食空绝,早晚会饿死。与我平时交往者,都不讲义气背叛了我。万望君将你的狗马余食捐助给我,使唐氏不至绝后。那么我这不值一提的小人物,就心满意足了,还有什么别的!只希望我友明白。

2、书林纪事文徽明是个什么样的人
一、文徽明曾言:“人品低下者画品也更见卑下。”二、文徽明有“茶魔”之称。三、其书画作品气韵神采,独步一时。有商人以十金求作画者,斥曰:“仆非画工,汝勿以此污我。”其人大惭而去。凡富贵者来求,多靳不与。尤不肯与王府、中贵及外国人。由此可见文徽明是一个品行高洁,胸怀宽广,崇尚恬淡自然之人。

3、古文《文徽明习字》译文
标准 于是,就 写字 有时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符合心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文徵明习字告诉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 既要坚持不懈,又不能马虎草率 ;只有有了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飞跃。如果希望一蹴而就,或者敷衍潦草,都不会成功。我们学生学习知识也应该像文徵明习字一样,才会取得优秀成绩

4、文徽明与文天祥的关系
文徵明和文天祥唯一的关系可能就是都姓文。有人些人误以为文徵明是文天祥的后代这是错误的。金装四大才子中文徵明老是自诩自己是文天祥的后代是错误的。因为在《宋史·文天祥传》中文天祥的儿子不是夭折就是失于乱战中。同时文徵明“家世武弁,自祖父起始以文显”;而且他的先世是衡山人后迁居到了现在的苏州市,而文天祥是江西吉州庐陵县(今江西吉安)人。所以他们之间没有什么关系,唯一的关系就是他们都姓文。
5、文徽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故愈老而愈益精妙.全文解释
马宗霍在《书林纪事》中曾记载:“文徽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逐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精妙”。【译文】 文徽明临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原创文章,作者:大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8.cn/7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