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太宗的百字铭
大着肚皮休问,苍天自有安安排。 得宽怀处且宽怀,事是有成有败。 快乐亦曾过了,艰难我也经来。 看来由命不由乖,好歹自家忍耐! 和气立身之本,刚强惹祸之胎。 不争不斗是贤才,亏我些而何害! 钝斧砍石易破,钢刀剐水难开。 试看古往如今来,多少英雄何在。
2、家训百字铭想告诫我们什么?
范文正公 范仲淹家训百字铭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过境。勤读圣贤书,尊师如重亲;礼义勿疏狂,逊让敦睦邻。敬长舆怀幼,怜恤孤寡贫;谦恭尚廉洁,绝戒骄傲情。字纸莫乱废,须报五毂恩;作事循天理,博爱惜生灵。处世行八德,修身率祖神;儿孙坚心守,成家种义根。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过境。古语说“打虎还得亲兄弟,上阵还需父子兵”,兄弟间理应相互帮助,相互关心。我们持家立业,必须得注重孝道,维系好家庭成员之间的良好关系,不遗余力。无论是孝道也好,丹诚也罢。都是慈悲的体现,慈悲是没有度量,没有尽头的。这二十个字,是告诫后代们要注重孝道和慈悲,才能团结齐心,创建和美家庭。勤读圣贤书,尊师如重亲;礼义勿疏狂,逊让敦睦邻。“书到用时方恨少”,如果我们平时能够勤学苦练,一旦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也不会惊慌失措。“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读书很重要,尊敬师长更重要,我们应该向敬重父母一样尊敬师长。“逊让敦睦邻”,即是说,唯有谦逊忍让,用宽厚和善的态度,才能促进邻里和睦。这二十个字,是告诫后代们要知道谦卑宽厚,能够彬彬有礼、友好待人,才能广结善缘,赢得福报。
3、李世民百字铭书画家庭能挂吗?
是可以的,喜欢简洁风格的人,可以挂些寓意好的四字书法,如观山写的室雅兰香书法、惠风和畅书法、海纳百川书法、厚德载物书法。喜欢诗词的可以挂陋室铭、沁园春雪等经典诗词。
4、百字铭的百字铭原文
吕洞宾(–?)唐代道士,后道教奉为神仙,是“八仙”中传闻最广的一位仙人。姓吕,名岩,字洞宾。传说百字铭为吕洞宾的作品,原文如下: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动静百字铭知宗祖,无事更寻谁。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 。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阴阳生反复,普化一声雷。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都来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5、百字铭的百字铭评析
南怀瑾评析:那个时候,道家出了吕纯阳,等于禅宗出了一个六祖。如何炼得健康长寿,可参考吕纯阳的百字铭,这时释、道、儒三家最好的东西,也是学佛最好的东西。养气也是十念法中,修出入息的真正功夫。降心出自金刚经:降伏其心,为而不为,有意降心就著相了,自性本空,所以为而不为,见地、功夫都告诉我们了。动静二句,把观世音菩萨圆通法门放进去了,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可是不昏沉,也不散乱,自己能够做得了主,空得了,不要另外找个方法。对人处事,自己要能不违背本性,这里都是讲功夫。不要做什么功夫,心气合一,心物是一元的,真正念头空了,“气自回”,自然会气住脉停,达到二、三禅。这里讲丹匾,并非肚子里真有个东西,古代道家形容,丹就是像月亮一样,圆圈中间一点,代表圆满自觉灵明的一点觉性。壶代表身体,自己的气脉起变化作用。只要做到气住脉停,它自然会起变化,自然的定久了以后,“普化一声雷”,轰的一下,身体所有气脉都打开了。这时候,正如庄子所讲的“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与宇宙一体,这时中脉真正打开了。“白云朝顶上”,这才是密宗真正的灌顶,诸佛菩萨智慧光明灌顶。“须弥”是讲头部,头部的大乐轮震开了。这时候,长生不老绝对有,此乃世第一法。“无弦曲”就是观世音菩萨以闻、思、修入三摩地。这二十句话,一句五个字,共有一百字,所以叫百字铭。这二十句由普通人开始,修到长生不老,乃至超凡入圣,都说完了。每一句都是功夫,都是见地。比如开始大家都想得定,为什么做不到呢?就是第一句话做不到:“养气忘言守”,养气功夫做到一点都没有妄念,谁做到了?念头多得很,守也守不住。“降心为不为”更做不到,这个做不到,下面的话更谈不上了。静中打打坐还有一点影子,下了坐什么都没有,根本不能知宗祖。动静知宗祖很重要,心中一天到晚都在静中,没有事,谁做到了?灵明觉性经常在,气自然回,并不是叫我们做功夫。丹“自”结,那是自然的,是我们生命中本来就有的。唐太宗百字铭欲寡精神爽, 思多血气衰。少饮不乱性, 忍气免伤财。贵自勤中得, 富从俭里来。温柔终益己, 强暴必招灾。善处真君子, 刁唆是祸胎。暗中休使箭, 乖里放些呆。养性须修善, 欺心莫吃斋。衙门休出入, 乡党要和谐。安分身无辱, 闲非口不开。世人依此语, 灾退福星来。孙真人和他的百字铭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神疲心易役,气弱病相萦。勿使悲欢极,当令饮食均。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亥寝鸣云鼓,晨兴漱玉津。妖神难犯己,精气自全身。若要无诸病,常常节五辛。安神宜悦乐,惜气保和纯。寿夭休论本,修行本在人。若能遵此理,平地可朝真。孙思邈 唐朝京兆华原人。中国和世界的医学家,药学家。道士。幼聪颖好学。周静帝时,征为国子博士,称疾不就。研究炼气,养成形,长寿之术。后隐于终南山。唐太宗即位,召至京师,授予爵位,固辞不受。永在民间为百姓治病。唐永淳元年卒。寿岁。宋徽宗崇宁二年追封为妙应真人。孙思邈唐太宗即位召他入京,时年50岁,其容貌,气色,身形,步态如同少年。孙思邈以德养性,以德养身,德艺双馨为历代医家和百姓尊崇倍至的伟大人物。
原创文章,作者:大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8.cn/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