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书法百科

怀素(怀素的书法怎么样)

1、怀素有哪些代表作?

怀素(~)俗姓钱,湖南零陵人,是书法史上领一代风骚的唐代大书法家。他原本出身世家,少年时忽发出家之意,皈依佛门改字藏真,史称“零陵僧”或“释长沙”,晚年在四川成都宝园寺撰写经文,后患风痹病去世,享年62岁。怀素与唐代另一草书家张旭齐名,人称“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他虽然身在佛门,却嗜酒茹荤,醉后兴之所至,便笔走龙蛇,怀素自叙贴留下风骤雨旋般气势磅礴的作品,给人以“剑气凌云”的豪迈感。他的草书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称为“狂草”,和张旭齐名。传世作品有《千字文》、《自叙帖》、《圣母帖》、《论书帖》、《藏真帖》等。怀素自叙贴

怀素(怀素的书法怎么样)

2、怀素的主要作品

学者黄锦祥的最新发现 --- 怀素《草书千字文》4519纸本真迹该怀素纸本《千字文》笔锋潇洒利落,比《论书帖》还要劲健自然。旧装裱,为唐代经折本,纸张泛黄、有虫蛀。外折封套,内存经贴9页,每页纵26.8厘米,横13.5厘米,现为书画学者黄锦祥所藏。分四或五行书写于玉笺纸上。前页和中页计有藏印五枚,后页散失未果。。。字如指甲般大小,笔墨奔放流畅,变幻莫测,一气贯之蔚为壮观。岳飞之孙岳珂称其草书“笔劲墨妙,传付甚真,尝动天鉴”,是继张旭之后的精品杰作。此作极为珍贵,古有“一字值千金”之说,故又称为《千金帖》,历来为书林所重。现时除了黄锦祥发现的纸本《小草千文》之外,他的传世真迹还有上博珍藏的怀素《苦笋帖》、辽宁博物馆所藏的《论书帖》等。明代著名鉴赏家、收藏家项元汴说:“论书一帖,出规入矩,绝狂怪之形,要其合作处,若契“二王”,无一笔无来源,不知其肘下有神,皆以狂称之,殆亦非心会者。”这里,已清楚地道出怀素笔法有“二王”特征,说明了他还是一位出规入矩的书法大家。唐代时评怀素草书有“惊蛇走虺、骤雨狂风”之势,陆羽也称赞他“草书古势多矣”。从笔迹学的角度看,怀素的书法线条在质地上倾向于瘦细劲健,和他禅修苦寒的美学有很大关系。从这件纸本怀素《草书千字文》墨迹来看,不仅能使我们观赏到他娴熟的笔法和行云施雨、旋笔藏锋的线条之美,同时还能直接感受到作者书写时的内在气质,可谓超神入妙!只有真正见过怀素真迹的人才论之有据,如北宋书学理论家朱长文在《续书断》中称怀素之书为妙品。评其书迹:“如壮士拔剑,神彩动人。”岳珂又以诗贴赞:“鹍鹏徙海,龙蛇起陆,思妙天随,神钟鬼哭,垂露在手,非烟眩目,锦绂琼机,光我韫椟。”怀素生平交游甚广,与盛唐、中唐诸多文化名人都有过不寻常的交往,如李白、戴叔伦、颜真卿、韦陟、钱起、陆羽、窦冀,这些名人对怀素的书法创作都有过诗文赞咏。由于怀素草书精妙绝伦,出神入化,所以历来为收藏家所珍重。仅宋朝御府所收藏的怀素草书就多达百件,只可惜大都已毁于兵灾。据悉,近百年来发现其手迹的更是凤毛麟角!因他的书法处处不离魏晋法度,用笔结体总是出规入矩,颇受后世书家瞩目。元代著名书家鲜于枢也指出:“怀素守法,特多古意。”大诗人李白有《草书歌行》赞其“草书天下称独步”;颜真卿有《怀素上人草书歌序》咏其为“僧中之英”!

怀素(怀素的书法怎么样)

3、怀素的书法属于什么 具有什么而什么的特点

草书怀素的书法属于什么具有什么而什的特点:草书,怀素草书书法,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万变。他的书法虽率意颠逸,千变万化,而法度具...

怀素(怀素的书法怎么样)

4、怀素的书法怎么样

怀素的狂草在中国书法史上无人出其右吧~极其的章法!和张旭来说为唐代的两大草书家~张旭被誉为草圣~怀我个人认为有过之~

5、怀素的人物轶事

怀素练蕉怀素勤学苦练的精神是十分惊人的。因为买不起纸张,怀素就找来一块木板和圆盘,涂上白漆书写。后来,怀素觉得漆板光滑,不易着墨,就又在寺院附近的一块荒地,种植了一万多株的芭蕉树。芭蕉长大后,他摘下芭叶,铺在桌上,临帖挥毫。由于怀素没日没夜的练字,老芭蕉叶剥光了,小叶又舍不得摘,于是想了个办法,乾脆带了笔墨站在芭蕉树前,对着鲜叶书写,就算太阳照得他如煎似熬;刺骨的北风冻得他手肤迸裂,他还是在所不顾,继续坚持不懈地练字。他写完一处,再写另一处,从未间断。以狂继颠怀素与张旭,性格都很疏放率真,不拘小节,尤喜杯中物。据说张旭“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既醒,自视以为神不可复得也。世呼张颠”。怀素也曾一日九醉,时人常呼之为醉僧。他曾在寺内粉壁长廊数十间,每因酒后小豁胸中之气,便提笔急书于粉墙之上,其势若惊蛇走虺,骤雨狂风;满壁纵横,又恰似千军万马驰骋沙场。为此,时人又称怀素为“狂”。说怀素之与张旭,是“以狂继颠”。 看公孙大娘剑舞唐代公孙大娘 是开元时有名的女舞剑家,她的弟子也擅长舞剑。怀素看了公孙剑器舞后,大受启发。由此他的狂草在画形分布、笔势往覆中增强了高昂回翔之态;在结体上也加强轻重曲折、顺逆顿挫的节奏感。他的名气越来越大。醉僧怀素虽然是个僧人,但又不拘于寺院的清规。他十分喜欢饮酒,酒醉兴发,就在墙壁上、衣服上、器具上书写。他说:“饮酒以养性,草书以畅志。”因此,人们称他为“醉僧”。 笔冢怀素对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及同朝张旭的行书、草书专心摹写,从不间断,专攻日久,自成一体。因长期精研苦练,秃笔成堆,埋于山下,人称“笔冢”。墨池怀素,其冢傍有小池,常洗砚水变黑,名为“墨池”。

原创文章,作者:大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8.cn/724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144387383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