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书法是什么啊
书法中国传统艺术之一。是以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来表达作者精神美的艺术。它的基本要求有:一是使用柔软的毛笔,二是书写形象丰富的汉字。因此,其有两义:一指毛笔字书写的法则,主要包括执笔、用笔、点划、结构、分布等方法;一指以书写汉字来表达作者精神美的艺术。就是借助于精湛的技法、生动的造型来表达出作者的性格、趣味、学养、气质等精神因素,其为侧重于“心画”。二者相融合,便构成了中国的书法艺术。所以从书法构成的要素来说,包括了三个方面:一是笔法,要求熟练地执使毛笔,还握正确的指法、腕法、身法、用笔法、用墨法等技巧;二是笔势。要求妥当地组织好点画与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承接呼应关系;三是笔意。要求在书写过程中表现出书者的气质、情趣、学素和人品。从书体、风格上说,更是多姿多态,美不胜收。我国的书法艺术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之所以成为一门艺术,主要取决于中国人善于把实用的东西上升为美的艺术,同时与中国独特的文字和毛笔关系密切有关。其文字以象构思、立象尽意的特点酝酿着书法艺术的灵魂,而方块构形,灿然于目的姿质又构成书法艺术的形式基础。其工具,“惟笔软则奇怪生焉”,可生出方圆藏露、逆顺向背的韵味,轻重肥瘦、浓淡湿涩的情趣,抑扬顿挫、聚散疏密的笔调。断连承接、刚柔雄秀的气势;再辅以专门制作的纸墨,使书法艺术更趋变幻莫测。韵味无穷。书法不仅成为表达最高意境与情操的民族艺术,而且居于所有艺术之首。书法在中国不仅举世同好,千古一风,而且早已走出国门,成为传播友谊的媒介,在东方世界颇有影响,也倍受西方世界的瞩目。

2、书法是什么?
最近在想一个荒唐的问题?“书法是什么?”有的说,书法是视觉艺术;有的说,书法是造型艺术;有的说,书法是抽象艺术;有的说,书法是线条艺术等等。总的来说,书法是艺术,但书法到底是什么艺术?一时间还真是弄的眼花缭乱,理不出头绪来。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想来想去,我想这可能与艺术本身的特性有关。在艺术欣赏中,只要是用视觉欣赏的,都可以称之 “视觉艺术”,如:电影、电视;只要是涉及到造型的,都可以称之“造型艺术”,如:舞蹈、杂技;只要是用到抽象思维的,都可以称之“抽象艺术”,如:根雕、奇石;只要是用到笔的,都可以称之“线条艺术”,如:绘画、书法。 书法具备了上述多种特性,所以,称之为视觉艺术、造型艺术……等,好像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其实不然,经过研究发现,只要是艺术大都具备视角、造型、抽象和线条这样的特征,这些都是艺术的共性,就像鼻子都长到脸的中央一样,长到别处那就不叫鼻子了。从另一个角度说,人是直立行走的动物,我们不能说所有的直立行走的动物都是人,星星、猴子等动物也是直立行走的动物,但它们就不属于人类。因此,我们不能因为书法具备这方面的特征,就说它是视角艺术、造型艺术、抽象艺术或线条艺术。 共性是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艺术统一的标志。在艺术中除了共性,还有个性。个性是什么呢?简单地说,个性就是特殊性,个性依附于共性,在共性的基础上进行变化。如:鼻子都长在脸部的中央,这是共性,但鼻子的大小、长短、高低、宽窄、厚薄的不同,以及和周边关系的组合不同,其面目也不相同,正是这些不同,显示出了个性。人们可以轻松地分出,哪个是张三、哪个是李四。 在书法中,不管是真、草、隶、篆、行,都是以汉字作为创作对象;在笔法中,篆、隶的起笔用的是裹笔法,楷书的起笔用的是顿笔法,这些都是书法上的共性。在这些共性中,就唐揩而言,产生了颜、柳、欧诸体,颜体的开阔、柳体的收紧、欧体的险峻,形成了明显的个性特征,可以轻松地识别颜体、柳体和欧体。 艺术表现思想,思想体现个性,这是艺术中“干”和“枝”的关系。任何艺术都要依附于思想,有思想的艺术才能升华。不同的艺术只是表现形式的不同,其表现的内容、思想是相同的。如:绘画是用图像表现诗情,但它不是诗;诗是用语言表现画意,但它不是画。从形式上看,诗是诗,画是画,画不是诗,诗也不是画。从内容上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即诗成了画,画成了诗。 诗、画是两种表现自然的方法,诗人和画家分别是通过诗、画的形式来表达其内心的思想感受。如:诗人赵师秀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表现诗人的寂寞和思念之情;在画家八大山人的画中常看到的一只动物,表达了画家四十年没有下藏经楼的孤独生活。 诗、画很容易看出作者的思想和内涵。诗、画的表现比较直接,可以直接展现自然、社会和生活。在画中是山、是水、是虫、是鱼一目了然;在诗中是情、是谊、是喜、是忧清晰可辨。如:画家笔下的“独钓寒江雪”,栩栩如生的画面,表现出古人不谓严寒、吃苦耐劳的精神。诗人笔下的“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同样表现出不谓严寒、吃苦耐劳的精神。在这天地充斥寒威,生命似乎停顿的时刻,有一个老头,在满天飞舞的雪花中岿然独坐垂钓。表现了即认定目标,就绝不放弃,不谓凄凉、寂寞、冷酷、孤独,体现了坚强不屈,不达目标决不罢休的顽强精神。书法不容易看出作者的思想和内涵。书法的表现是间接的,不能直接表现自然、社会和生活,从而使书法欣赏变的更加神秘。书家笔下不是画,而是“汉字”,在汉字中看不到山的巍峨、水的清澈。看不到“闲敲棋子落灯花”的诗情;看不到“独钓寒江雪”的画意。 书家通过对自然界的感悟、认识,用书法的形式表现出来。我们从“担夫争道”中欣赏到书法的挪让;从“荡双桨”中欣赏到书法的浪漫;从张旭的草书中欣赏到了孙二娘舞剑的姿态。从王右军行书中欣赏到了“龙跳天门,虎卧凤阁。”的动静结合、刚柔相济、阴阳平衡的完美境界;从自然中欣赏到了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险峻;松树的挺拔;牡丹的华贵;枯树的苍老;竹子的空灵;枯藤的缠绕;从书法中欣赏到了颜体的雄伟,欧体的险峻,柳体的挺拔,羲之的华贵,散之的苍老,王宠的空灵,傅山的缠绕。 由此可知,书法就是书法,它不是诗,但它可以表现诗情,把诗写成书法,挂在屋中,既可欣赏诗文、又可欣赏书法。它不是画,但它也可以表现画意,郑板桥爱画竹,画完竹再配上诗,用书法表达诗情画意,达到诗书画的完美结合。如:“一两三枝竹竿,四五六片竹叶,自然淡淡疏疏,何必重重迭迭?”;“一枝瘦竹何曾少?十亩竹篁未见多。勘破世间多寡数,水边沙石见恒河。”;“一枝高竹独当风,小竹依因笼盖中。画出人间真具庆,诸孙罗抱阿家翁。” 郑板桥是用竹子的高风亮节精神去引导人,用竹子的虚心去教育人,这也许是学习艺术的真正意义。 于是,要想学好书写艺术,并非只是把字写好,要知道“书法比天大”。古人早就说过,“书在字外”,就是这个道理。书法除了要向自然学习、社会学习、生活学习,姊妹艺术学习外;还要学习书法的视角艺术、造型艺术、抽象艺术和线条艺术等等,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观,写成属于自己的书法。 通过以上的分析,终于理出了头绪。书法是什么呢?就像戏曲是什么一样?如果说戏曲是演唱艺术的话,那么书法就是书写艺术。

3、书法有几种字体
书法五大字体楷,篆,行。草。隶。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在汉文字发展史上,它是大篆由隶、楷之间的过渡。篆书是最有内涵的,同样写起来也是最难的。一幅名家的篆书作品,挂在墙上是,它是在动的。它起源很早,在书写的更迭之中,逐渐被人舍弃,但它依然用哪种深邃的内涵,灵动的线条表达古典的美,内心的美。 隶书——内心的思想秦始皇在“书同文”的过程中,命令李斯创立小篆后,也采纳了程邈整理的隶书。隶书在篆书之后,是一种非常优美的书体。有波、磔()之美。所谓"波",指笔画左行如曲波,后楷书中变为撇;所谓"磔"只右行笔画的笔锋开张,形如"燕尾"的捺笔。写长横时,起笔逆 锋切入如"蚕头",中间行笔有波势俯仰,收尾有磔尾。隶书有着自己独有的思想性,用柔美的笔画,严谨的章法,严肃但不死板,方直但不生硬。有思想,有内涵。草书——缠绵的意境草书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章草笔划省变有章法可循,代表作如三国吴皇象《急就章》的松江本。今草不拘章法,笔势流畅,代表作如晋代王羲之《初月》、《得示》等帖。狂草出现于唐代,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笔势狂放不羁,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从此草书只是书法家临摹章草、今草、狂草的书法作品。草书是中国书体简化的极端,有着极强的艺术价值。 行书——速度的轨迹行书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行书以宋代的最为著名,有米芾、苏轼、蔡襄黄庭坚等。行书行书代表作《兰亭序》代表作中最著名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前人以“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形容其字雄强俊秀,赞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唐颜真卿所书《祭侄稿》,写得劲挺奔放,古人评之为“天下第二行书”。苏轼的《黄州寒食帖》则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行书的出现是书写简化,以及速度加快的结果。 楷书——方正的柔美楷书,汉字字体的一种,就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它是由隶书演变来的。也叫正楷。是我国发展时间最长的一种书体。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著名书家有楷书四大家:唐朝欧阳询(欧体)、唐朝颜真卿(颜体)、唐朝柳公权(柳体)、元朝赵孟\(赵体)。楷书一般作为入门书体,其上可追篆隶,下可及行草,有承上启下之作用。

4、书法有几种?
书法的种类,大体可分为正、草、隶、篆、行等形体。 正书 也叫“楷书”、“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始于东汉。楷书有“欧体”、“虞体”、“颜体”、“柳体”、“赵体”等。 草书 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始于汉初。当时通用的是“草隶”,即潦草的隶书。后来逐渐发展形成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章草”。汉末,张芝变革“章草”为“今草”,字的体势一笔而成。唐代张旭、怀素又发展为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多端的“狂草”。 隶书 也叫“隶字”、“古书”。是在隶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就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写。分“秦隶”(也叫“古隶”)和“汉隶”(也叫“今隶”)。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简称。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匀圆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在汉文字发展史上,它是大篆和隶楷之间的过渡。行书 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笔势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行书始于汉末。
5、书法,什么意思
中国书法是一种独特的传统艺术和文化,这是简单的写中国文字的特殊规则。书法虚线状,但并不代表一个特定的图像,其中包括持笔,毛笔,钢笔,各方面用墨,结字,不够意思,布局,那个标志,钟印度,是一个综合性造型艺术。
原创文章,作者:大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8.cn/7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