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过真州)清,表达了作者沈德潜哪些思想感情?
《过真州》表达了作者沈德潜在外漂泊的羁旅之思及才华难伸的抑郁之情。附:过真州清.沈德潜扬州西去真州路,万树垂杨绕岸栽。野店酒香帆尽落,寒塘渔散鹭初回。晓风残月屯田墓,零露浮云魏帝台。此夕临江动离思,白沙亭畔笛声哀。

2、中的西京指什么沈德潜评价《古诗十九首》中的一句
这个西京应该指的是汉朝当时的首都长安.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说诗语》)梁、陈以后,“古诗”已形成一个具有特定涵义的专类名称.它与两汉乐府歌辞并称,专指汉代无名氏所作的五言诗,并且发展为泛指具有“古诗”艺术特点的一种诗体.

3、乾隆为什么后来罢了沈德潜的官职了?谢谢 是文字狱?
要说乾隆留的诗多,但是他的水平真的不敢恭维,而沈德潜能写一手好诗,再加上低调而且善于迎合圣意的老道功夫,很得乾隆的喜欢,经常给皇帝改文章,他生前也一直小心翼翼,不敢透露半分,为什么呢?普通之人写文章之类,然后给人修改,本是正常的事情,但是皇帝不同,他是不会有错的,即使有错,那也得悄悄的改,大臣们知道也得装不知道。沈德潜这位老大臣生前不敢说,可就是不甘从此被湮灭掉,毕竟这是难得的殊荣,于是写在自己的遗稿里,以便传以后世。沈德潜病故后,皇帝借故从沈家骗来了遗稿,这下老名士的馅儿露了。皇帝被气了个半死,公开发做不方便,找了一个茬,“夺德潜赠官,罢祠削谥,仆其墓碑”。

4、分析沈德潜在《唐诗别载》中形容柳宗元的诗句
.溪居柳宗元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①。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②。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③。[注释]①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此指官职。累:约束,束缚。南夷: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谪:被降职或调往边远地区。当时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②夜榜:夜里行船。榜:本指摇船用具。③楚天:永州原属楚地。[赏析]这首诗是柳宗元贬官永州居处冉溪之畔时的作品。全诗写谪居佳境,苟得自由,独往独来,偷安自幸。前四句叙述到这里的原因和自己的行径。后四句叙述自己早晚的行动。首尾四句隐含有牢骚之意。“闲依农圃邻”、有“采菊东篱下”之概;“晓耕翻露草”,有“晨兴理荒废”之风。沈德潜评说:“愚溪诸咏,处连蹇困厄之境,发清夷淡泊之音,不怨而怨,怨而不怨,行间言外,时或遇之。”(《唐诗别裁集》卷四)这是很有见地的。“发清夷淡泊之音,不怨而怨,怨而不怨,行间言外,时或遇之。”表面上自我排遣,也自得其乐,实际上曲折地表达被贬谪的幽愤。作者壮志难酬,苦闷之情就悄然隐入字里行间。诗的表面写的是溪居的闲适,但字里行间透出孤独的忧愤。他用一种故作放达的语调描写溪居生活的闲适,实际上却透露了遭贬后的幽愤心情。一个并不愿遁世隐居的有志之士,却不得不过着无所事事的山林生活,什么“久累”、“幸谪”、“闲依”、“偶似”,这些语句都大有深意,都弹出了弦外之音,表现诗人内心的抑郁不平。
5、啥是沈德潜语
对的 沈德潜写过《说诗语》(日加上粹的右边,念 四声,是孩子的话的意思)还有《古诗源》,选了从诗经时期到汉魏晋六朝的古诗,并附有评论
原创文章,作者:大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8.cn/6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