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轼书法三个时期的特点各是什么
黄庭坚将苏轼书法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年姿媚、中年圆劲、晚年沉著。早期代表作为《治平帖》,笔触精到,字态妩媚。中年代表作为《黄州寒食诗帖》。此诗帖系元丰五年()苏轼因为乌台诗案遭贬黄州时所写诗两首。诗句沉郁苍凉又不失旷达,书法用笔、墨色也随着诗句语境的变化而变化,跌宕起伏,气势不凡而又一气呵成,达到“心手相畅”的几近完美的境界。所以元朝鲜于枢把它称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晚年代表作有行书《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等,此二赋以古雅胜,姿态百出而结构紧密,集中反映了苏轼书法“结体短肥”的特点。其最晚的墨迹当是《与谢民师论文帖》(年)。
2、苏轼书法的代表作有哪些?
苏轼书法,流传到后世者以墨迹和集帖为多。流传至今的有《丰乐亭记》、《醉翁亭记》、《司马温公碑》、《表忠观碑》、《中吕满庭芳》、《罗池庙碑》等。苏轼著名的墨迹有《天际乌云帖》、《赤壁赋》、《寒食诗帖》、《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等。
3、苏轼在中国书法中的地位?
【苏轼书法】《中山松醪赋》《洞庭春色赋》 《人来得书帖》 《答谢民师论文帖》 《江上帖》 《黄州寒食诗帖》《李白仙诗帖》《次韵秦太虚诗帖》《渡海帖》《祭黄几道文卷》《梅花诗帖》 《前赤壁赋》《东武帖》《北游帖》《新岁展庆帖》《宝月帖》《令子帖》《致南圭使君帖》《次辩才韵诗》《一夜帖》《宸奎阁碑》《致若虚总管尺牍》《怀素自序》《近人帖》等苏轼是宋代杰出的书法家,居北宋书坛“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家之首。苏轼书法早年学徐浩、柳公权,中年又学颜真卿、杨凝式,最后形成独特的风格。他精于行书及楷书。苏轼的行书与黄庭坚的清劲、蔡襄的温淳婉媚不同,而是笔墨丰肥圆润、浑厚爽朗;因其修养广博,故“学问文章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天真平淡,格调俊逸,以气韵见胜。自谓“书初无意于佳,乃佳耳。……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真书难于飘扬,草书难于严重,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等,立论皆甚精辟。其传世作品主要有《黄州寒食诗帖》、《前赤壁赋》、《新岁展庆帖》、《答谢民师论文帖》、《祭黄几道文》等,石刻则有《柳州罗池庙碑》、《醉翁亭记》、《丰乐亭记》、《表忠观碑》等。其中《黄州寒食帖》用笔浑厚遒逸、跌宕多变,富有情感,被认为代表了他行书的最高成就。
4、苏轼在书法方面被尊为什么
苏轼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1. 苏轼曾遍学晋、唐、五代名家,得力于王僧虔、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自成一家。自云:“我书造意本无法”;又云:“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黄庭坚说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又云:“到黄州后掣笔极有力。”2. 苏轼晚年又挟有海外风涛之势,加之学问、胸襟、识见处处过人,而一生又屡经坎坷,其书法风格丰腴跌宕,天真浩瀚,观其书法即可想象其为人。3. 其后历史名人如李纲、韩世忠、陆游,以及的吴宽,清代的张之洞,亦均向苏轼学习。黄庭坚在《山谷集》里说:“本朝善书者,自当推(苏)为第一。”
5、苏轼在书法方面被称为什么
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曾遍学晋、唐、五代名家,得力于王僧虔、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自成一家 ,自创新意。 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 自云:“我书造意本无法”;又云:“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黄庭坚说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又云:“到黄州后掣笔极有力。”晚年又挟有海外风涛之势,加之学问、胸襟、识见处处过人,而一生又屡经坎坷,其书法风格丰腴跌宕,天真浩瀚,观其书法即可想象其为人。人书并尊,在当时其弟兄子侄子由、迈、过,友人王定国、赵令畤均向他学习;其后历史名人如李纲、韩世忠、陆游,以及的吴宽,清代的张之洞,亦均向他学习,可见影响之大。黄庭坚在《山谷集》里说:“本朝善书者,自当推(苏)为第一。”
原创文章,作者:大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8.cn/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