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书法百科

吴船录(《吴船录》范成大)

1、《吴船录》中“但不如两峰之诡特”的“两峰”指什么

珐耽粹甘诔仿达湿惮溅最东一峰尤奇绝,其顶分两歧,如双玉篸插半霄,最西一峰似之而差小。余峰皆郁嵂非常,但不如两峰之诡特。“余峰”是说其他的峰,所以“两峰”是指的“东一峰”和“西一峰”

吴船录(《吴船录》范成大)

2、《吴船录》范成大

南宋范成大(-) 字致能,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郡(郡治在今江苏吴县)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吴船录(《吴船录》范成大)

3、吴船录的原文及翻译

吴船录 卷上 卷上 石湖居士以淳熙丁酉歲五月二十九日戊辰離成都。是日,泊舟小東郭合江亭下。合江者,岷江別派自永康離堆分入成都及彭、蜀諸郡合於此。以下新津,綠野平林,煙水清遠,極似江南。亭之上曰芳華樓,前後植梅甚多。故事:臘月賞梅於此。管界巡檢營在亭傍。每花開及三分,巡檢司具申一兩日開燕,監司預焉。蜀人入吳者,皆自此登舟。其西則萬里橋。諸葛孔明送費禕使吳,曰:「萬里之行,始於此。」後因以名橋。杜子美詩曰:「門泊東吳萬里船。」此橋正為吳人設。余在郡時,每出東郭,過此橋,輒為之慨然。東下五里,曰板橋灘,自蜀都下峽,灘之始也。 六月己巳朔。發孥累,舟下眉州彭山縣,泊。單騎轉城,過東、北兩門,又轉而西。自侍郎堤西行秦岷山道中,流渠湯湯,聲震四野,新秧勃然鬱茂。前兩旬大旱,種幾不入土,臨行,連日得雨。道見田翁,欣然曰:「今歲又熟矣。」 五十里,至郫縣。觀者塞途,皆嚴裝盛飾,帟幕相望。蓋自來無制帥行此路者。自是而西,州縣皆然。郫邑屋極盛,家家有流水脩竹,而楊氏之居為最。縣圃大竹萬个,流水貫之,濃翠欲滴。 未至縣二十里,有犀浦鎮,故犀浦縣。今廢,屬郫,猶為壯鎮。杜子美詩:「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黃梅。湛湛長江去,冥冥細雨來。」蜀無梅雨,子美梅熟時經行,偶值雨耳。恐後人便指為梅雨,故辯之。唐玄宗幸蜀,嘗以成都為南京云。 郫筒。截大竹,長二尺以下,留一節為底,刻其外為花紋。上有蓋,以鐵為提梁,或朱或黑,或不漆,大率挈酒竹筒耳。《華陽風俗記》所載,乃刳竹傾釀,閉以藕絲蕉葉,信宿馨香達於外。然後斷取以獻,謂之郫筒酒。觀此,則是就竹林中為之,今無此酒法矣。 庚午。二十里,早頓安德鎮。四十里,至永康軍。一路江水分流入諸渠,皆雷轟雪卷,美田彌望,所謂岷山之下沃野者正在此。崇德廟在軍城西門外山上,秦太守李冰父子廟食處也。 辛未。登城西門樓。其下岷江。江自山中出,至此始盛壯。對江即岷山。岷山之最近者,曰青城山。其尤大者,曰大面山。大面山之後,皆西戎山矣。西門名玉壘關。自門少轉,登浮雲亭,李蘩清叔守郡時所作。取杜子美詩「玉壘浮雲變古今」之句,登臨雄勝。 又登懷古亭,俯觀離堆。離堆者,李太守鑿崖中斷,分江水一派入永康以至彭、蜀,支流自郫以至成都。懷古對崖,有道觀曰伏龍,相傳李太守鎖孽龍於離堆之下。觀有孫太古畫李氏父子像。 出玉壘關,登山,謁崇德廟。新作廟前門樓,甚壯,下臨大江,名曰都江。江源政自西戎中來,由岷山澗壑出而會於此,故名都江。世云江出岷山者,自中國所見言之也。李太守疏江驅龍,有大功於西蜀。祠祭甚盛,歲刲羊五萬,民買一羊將以祭而偶產羔者,亦不敢留,併驅以享。廟前屠戶數十百家,永康郡計至專仰羊稅,甚矣其殺也。余作詩刻石以諷,冀神聽萬一感動云。 廟前近離堆,累石子作長汀以遏水,號象鼻,以形似名。西川夏旱,支江水涸,即遣使致禱,增堰壅水,以入支江,三四宿,水即徧,謂之攝水。余在成都,連歲遣郡丞馮俌攝水祠下,皆如期而應,連得稔。既謁謝於廟,徜徉三樓而返。 將至青城,再度繩橋。每橋長百二十丈,分為五架,橋之廣十二繩排連之,上布竹笆,攢立大木數十於江沙中,輦石固其根,每數十木作一架,掛橋於半空,大風過之,掀舉幡然,大略如漁人曬網、染家晾綵帛之狀。又須捨輿疾步,從容則震掉不可立。同行皆失色。郡人云:「稍迂數里,有白石渡,可以船濟,然極湍險也。」 五十里,早頓羅漢院沿江行。山脚入青城界。道左右多幽居,流水淙琤,脩竹彌望。晚,漸入山。 三十里,至青城山。門曰寶仙九室洞天。夜宿丈人觀。觀在丈人峰下,五峰峻峙如屏,觀之臺殿,上至巖腹。丈人自唐以來,號五岳丈人儲福定命真君。傳記略云:「姓寗,名封。與黃帝同時,帝從之問龍蹻飛行之道。」本朝增崇祠典,與灊、廬皆有宮名,此獨號丈人觀。先是其徒以為言,余為請之朝。李燾仁父適為禮部侍郎,上議曰: 按:《河圖括地象》:岷山之精,上為井絡,帝以會昌,神以建福。注曰:「昌即慶也。」青城實岷山第一峰,會慶又符誕節之名。 乃賜名會慶建福宮。余將入山而敕書適至,乃作醮以祝聖謝恩。 真君殿前有大樓,曰玉華。翬飛輪奂,極土木之勝。殿四壁,孫太古畫黃帝而下三十二仙真,筆法超妙,氣格清逸。此壁冠於西州。兩廡古畫尚多,半已剝落,惟張果老、孫思邈二像無恙。 壬申。泊青城山。始生之辰也。今春病少城,幾殆,僅得更生,因來名山禳祭。 夜,道士就殿前作步虛儀。方升壇,有大炬出殿後巖上,色洞赤,周旋山頂,有頃滅變。同遊者疾趨來觀,則無有矣。余默請於丈人,此燈正為僕出者,當復見,使諸人共觀之。語脫口,燈復出,分合眩轉,若經藏然,食頃乃沒。觀人云:「從來此峰無燈,四年前曾一見。」 今日山後老人村耆耋婦子輩,聞余至此,皆扶攜來觀。村去此不遠,但過數繩橋。俗稱其村曰獠澤,余以為不雅馴,更名老宅。近來鹽酪路通,壽亦減。 癸酉。自丈人觀西登山,五里至上清宮。在最高峰之頂,以板閣插石,作堂殿。下視丈人峰,直堵牆耳。岷山數百峰,悉在欄檻下,如翠浪起伏,勢皆東傾。一軒正對大面山,一上六十里,有夷坦曰芙蓉平,道人於彼種芎。非留旬日不可登,且涉入夷界,雖羽衣輩亦罕到。雪山三峰爛銀琢玉,闖出大面後。雪山在西域,去此不知幾千里,而了然見之,則其峻極可知。上清之遊,真天下偉觀哉! 夜,有燈出。四山以千百數,謂之聖燈。聖燈所至多有,說者不能堅決。或云古人所藏丹藥之光,或謂草木之靈者有光,或又以謂龍神山鬼所作,其深信者則以為仙聖之所設化也。 甲戌。下山五里,復至丈人觀。二十里,早頓長生觀,范長生得道處也。有孫太古畫龍虎二君,在殿外兩壁上。筆勢揮掃,雲烟飛動,蓋孫筆之尤奇者。 殿壁又有孫畫《味江龍》一堵。相傳孫欲畫龍而不知其真。有丈夫過,云:「君欲識真龍乎?」忽變而夭矯。孫諦視,畫得之。視稍久,一目遂眚,即此畫也。舊壁,宣和間取入京師。臨行,道士募名筆摹於新壁,今所存者摹本也。 晚,宿范氏莊園。 乙亥。十五里,發青城縣。同年雅州守何正仲子方來見,招遊其羣從園林。江水分流入縣,灘聲聒耳,以故人家悉有流渠脩竹,易成幽趣。 四十五里,晚宿蜀州城外聖佛院

吴船录(《吴船录》范成大)

4、帮忙翻译一下<<吴船录>>的此诸山之后即西域雪山....

这些山的后面,就是西域的大雪山。雪山崔嵬刻削,看去有几十几百个峰头。旭日一照,雪色像灿烂的银子般发亮,在曙光中是那么耀眼。这些雪是自上古积至今,从未消融过的!山连绵直入印度,其间相去不知有几千里,可现在望著它却好像就坠在几桌之前。那瑰奇胜绝的风光,真真是平生所仅见!初日:刚生升起的太阳 未尝:从未相去(翻译去):指距离 瑰奇胜绝之观(翻译观):所见

5、恍如隔世是什么意思啊

恍如隔世的意思是:仿佛隔了一个时代。指一种因人事或景物变化很大而引起的感触。其中恍的意思是:仿佛。三十年为一世。隔世就是相隔了三十年。扩展资料恍如隔世的拼音是:?ǎ ú é ì。成语出处:宋·范成大《吴船录下》:“发常州,平江亲戚故旧来相迓者,陆续于道,恍然如隔世焉。”成语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或事物的巨大变化。成语结构:补充式成语成语年代:古代成语成语正音:恍,不能读作“ɡāɡ”。成语辨形:恍,不能写作“晃”。近义词:隔世之感例句:走出医院的那一刻,我有了恍如隔世的感觉,也越发觉得健康非常可贵。

原创文章,作者:大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8.cn/588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144387383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