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书法百科

文征明行书(文征明的书法特点)

1、文征明有什么杰出的书法代表作品?

《归去来辞》是文征明82岁时所书小楷,字体舒展自如,很有密不通风、疏能走马之势,且笔笔到家,遒劲飘逸,表现出高超的书法技艺。此帖亦是学习欧阳洵的小楷之作,代表了文征明小楷作品的一种风貌。前、后《赤壁赋》更多地取法王羲之楷书笔意,是较常见的书法作品,属文征明楷书的另一种风貌。更有意思的是,前、后两赋的书写时间竟相去25年之久。《前赤壁赋》书于61岁,而《后赤壁赋》则书于他86岁之时,那时,文征明对《前赤壁赋》颇为不满,“前赋……笔滞而弱,今虽稍知用笔,而聪明已不逮”。可见他一生不懈地追求艺术。据说,他90岁时,为人书写墓志铭,还没有完成就“置笔端坐而逝”。文征明从学习苏东坡字入手,后学智永、欧阳洵、赵孟頫诸家,这可以从他50岁以前的作品中看出,如《徐君墓志铭》、《文绘画诗》及《题赵魏公二帖》、《重茸停云馆诗》。他54岁赴京,官翰林院待诏,书诰制,崇尚整齐,兼习当时流行的字体。故行书有“玉版圣教”之称。两年后,即56岁时,他辞官归乡,“野人不识瀛洲乐,清梦依然在故乡”,而长住停云馆。晚年多学习黄山谷体势,融以篆隶,很有创意。文征明的小行书,基本上是出于《圣教》、智永、苏、米,用硬毫笔书写,笔法娴熟,《书史会要》形容其为“凤舞琼花,泉鸣竹涧”。平心而论,文征明用笔虽熟练流畅,却有缺乏蕴藉之瑕,法度有余,神韵不足。他所书《千字文》、《赤壁赋》、《滕王阁序》卷,均为乌丝栏,虽从头至尾无一懈笔,非常流畅,但却给人一种“一字万同”的感觉。他的大字行书,尤其是晚年的作品,全参黄山谷体势笔意,一变姿媚为磊落,遒劲飘逸,境界全出,他的老师沈周亦退避三舍。如《游天池诗卷》、《跋高宗赐岳飞手敕词》等作品,醒目异常,真所谓“苍秀摆宕,骨韵兼擅”。

文征明行书(文征明的书法特点)

2、文征明的书法之所以越老越精妙的原因有哪些呢

“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这回就说明书法的境界和水平,答要靠日积月累的练习揣摩和领悟,才能够有长进的提高,最终名成一家,这是对书法者练习时间上的考验要求。文征明在书法上下功夫,是有故事的,相传他年少的时候参加考试,因为自己的字写得丑而被拒绝,从此他下决心练书法,长期苦练,才有了行书小楷上的造诣,这是意志的要求啊。柳公权有著名的笔谏,说“心正则笔正”,书法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这对书法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再说,虽然说文征明的书法之所以越老越精妙,但是人到了一定的年龄,身体衰弱形体衰退,特别是精神上的衰退,对书法是非常不利的。人的字之所以有神,是因为人在练习的过程中把自己的神表现在书法上,所以说,自己形体欠佳,是写不出好字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就是王羲之酒醉后写的,酒醉后意气风发,冲动了,有精神了,才写出那么好的字,所以后来他酒醒后再也写不出这么好的字的原因了。总之,文征明的书法之所以越老越妙,一是自己长期下的基本功,二是自己的心态好。三是意志坚。四是精神棒,五是休养高。最后愿天下书法爱好者倾心交流,共同进步!

文征明行书(文征明的书法特点)

3、文征明的书法特点

你好: 文征明的书法温润秀劲,稳重老成,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他的书风较少具有火气,在尽兴的书写中,往往流露出温文的儒雅之气。也许仕途坎坷的遭际消磨了他的英年锐气,而大器晚成却使他的风格日趋稳健。

文征明行书(文征明的书法特点)

4、文征明行书七律诗轴的作品信息

文徵明行书七律诗轴,纸本,纵厘米,横59.6厘米。上海博物馆藏。此件为《忆昔四首次陈鲁南韵》之三,作品在笔风上突出了重用笔结体,具有风格秀劲婉丽的特色。 释文:扇开青雉两相宜,玉斧分行虎旅随。紫气氤氲浮象魏,彤光缥缈上罘罳。幸依日月瞻龙衮,偶际风云集凤池。零落江湖俦侣散,白头心事许谁知?徵明。

5、文徵明 行书千字文 每个字多大

怀素千字文有多种,而以“小字贞元本”为最佳,又称《千金帖》绢本,八十四行,一零四五字。贞元十五(公元年)书。纵33.7横.0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明莫如中说:“怀素绢本千字文真迹,其点画变态,意匠纵横,初若漫不经思,而动遵型范,契合化工,有不可名言其妙者”,此本为怀素晚年所书,当为绚烂之极而复归平淡之作,故历来为书林所重。

原创文章,作者:大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8.cn/56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144387383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