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书法百科

王懿荣(王懿荣简介)

1、王懿荣的资料

王懿荣(-),山东福山人。字正儒,号廉生,我国清末著名金石学家。《清史稿.王懿荣传》云“懿荣泛涉书史,嗜金石,翁同和、潘祖荫并称其学”。他年第一个认识并有意识地购藏殷墟甲骨文(关于甲骨文发现年代和它的第一个发现者,学者间存有有争论。经王宇新的全面考证,年为甲骨文被认识和有意识购藏之年,王懿荣为它的第一个发现者无疑。见王宇信:《关于殷墟甲骨文的发现》,《殷都学刊》年第4期;崔志远:《关于殷墟甲骨文发现的通信》,《殷都学刊》年第2期)被誉为甲骨文之父(吕伟达:《甲骨文之父——王懿荣》,山东画报出版社,年)。 王懿荣于清光绪六年()考中进士,授翰林。他酷爱金石文物,在《天壤阁杂记》中说,“天下之地,齐青一带,河陕至汉中一路,皆古董坑也。余过辄流连不忍去”。、年,他在山东、陕西、四川等地大量购求文物。王懿荣为官清廉,搜购文物,“固未尝一日有巨资。处极困之时,则典衣以求之,或质他种以备新收,至是以居丧奇窘,抵押市肆至百余种。然不愿脱手鬻去也”。(王崇焕辑:《王文敏公年谱》二十三年丁酉五十三岁条,《中和》,第四卷七期。年7月)《王文敏公年谱》(即王懿荣年谱)记:“公性嗜古。凡书籍字画,三代以来之铜器印章泉货残石片瓦,无不珍藏而秘玩之。钩稽年代,补证经史。搜先达所未闻,通前贤所未解”。王懿荣搜集和研究了很多古代文物,又经常与当时著名的金石学家陈介琪(簠斋)、潘祖荫、吴大徵、胡石查等一起切磋学术,因而王懿荣对文物鉴定和文字的考释有较高的造诣。其主要著作有《汉石存目》、《六朝石存目》、《王文敏公遗集》(八卷)等。 正因为王懿荣对我国古代文物有着精深的研究,因而当年“估人”携甲骨至京师、“公审定为殷商故物,购得数千片,是为吾国研究殷墟甲骨文字开创之始”。(王崇焕辑:《王文敏公年谱》二十年己亥五十五岁条,《中和》,第四卷七期。年7月)自此以后,殷墟甲骨文才从“龙骨”变成了珍贵的古代文化研究资料,避免了我国这一古代文化艺术珍品被继续当作“药材”而“吃掉”,从而大量遭到“灭汤”之灾的人为的毁灭。王懿荣鉴定和购藏殷墟甲骨文,对保护和发扬我国古代文化遗产和甲骨学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页献。不仅如此,王朝荣还是一位文物古迹的保护者。他看到不少古墓葬、古遗址或遭破坏,或被盗掘,十分痛心,曾上《请重申旧章封禁天下古墓疏》,建议清廷加强对古墓葬与古代文物的保护。其保护范围,包括历代帝王陵寝及先王、先贤、忠臣、烈士墓葬,以及方志所记著名古墓或无名墓等。而对那些私挖古墓、开棺盗宝者,一经查获,严刑治罪。这也为今天的地方当局保护古代文化遗址树立了典范。(王宇信:《道德文章耀千秋——读〈甲骨文之父——王懿荣〉》,《中国文物报》。年9曰22日) 王懿荣作为一位有造诣的学者,以他丰富的收藏和研究,推动了传统金石学研究向“古器物学”阶段的转变(张岂之主编:《中国近代史学学术史》,第-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年),为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形成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王懿荣还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的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爱国主义者。年甲午海战以后,日本占领朝鲜,出兵我国东北并占领旅顺。年1月,日本攻陷山东荣城,以全部海军包围威海卫。当时,51岁的王懿荣任南书房行走、国子监祭酒, “以回籍办理团练人奏”,得到皇帝的批准后,他“当即由京驰驿前往济南,会同山东巡抚商酌防务后,遄赴登州防次”。(王崇焕辑:《王文敏公年谱》二十一年丁未五十一岁条,《中和》,第四卷七期。年7月)但不久《马关条约》签订,清廷丧权辱国,王懿荣与日本侵略者决一死战的壮志未能实现。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身为办理京城团练大臣的王懿荣,见“大势已去”,又于7月20日“翌晨传闻銮舆西狩”,慈僖与光绪已仓惶逃向西安方向,遂决定以身殉国。他“吞金二钱不绝。复仰药仍不绝,遂入井”(参见王宇信:《甲骨学通论》,第35-4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年)而死,成为一位视死如归的伟大爱国主义者。为了纪念这位诚挚的学者和伟大的爱国志士,在王懿荣的故乡山东烟台福山建有“王懿荣纪念馆”。一部以王懿荣一生经历为素材,再现他作为甲骨学者和民族英雄伟大形象的电视剧《甲骨魂》,于年拍成,并在当年9月河南安阳召开的“中国殷商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上首播。此外,吕伟达就王就荣的生平及学术成就,写有《甲骨文之父——王懿荣》,已于年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此外,《王懿荣文集》也在年编讫出版。如此等等,表达了中国人民对王懿荣的怀念与尊敬。

王懿荣(王懿荣简介)

2、王懿荣第二个字怎么读

◎ 懿 【ì】〈形〉(1) (形声。从壹,恣声。“壹”表示专一。本义:美好)(2) 同本义 []懿,美也。——《尔雅》好是懿德。——《诗·大雅·庶民》斯则前世之懿事。——《三国志·吴主传》茂学懿文。——白居易《斐度中书舍人制》以就懿德。——《后汉书·列女传》(3) 又如:懿盛(因皇室宗亲而名位显盛);懿范(美好的风范。多用于赞扬妇女美德);懿明(德高智明);懿士(有美德的人)(4) 大 []。如:懿度(大度);懿伟(伟大)(5) 深 []。如:懿筐(深筐)常用词组懿德 懿行 懿旨

王懿荣(王懿荣简介)

3、王懿荣简介

王懿(ì)荣(—5997年)字正儒,一字廉生,山东省福山县(今烟台市福山区)古现村人。中国近代金石学家、甲骨文的发现者和爱国志士。光绪六年进士,授编修。泛涉书史,尚经世之务,嗜金石,因见药店所售“龙骨”上的刻纹,发现甲骨文,为收藏殷墟甲骨的第一人。三为国子监祭酒。庚子八国联军入京时,投井死。著有《汉石存目》二卷、《南北朝存石目》八卷、《天壤阁杂记》一卷、《翠墨园语》等书。王氏富藏古玺印,其后人辑录复刊本《福山王氏劫余印存》一册,殆庚子之役藏印散失后仅存者。胡厚宣所著《五十年甲骨文发现的总结》一书说,王懿荣于一八九九年首先发现甲骨刻辞,并断为是古代文字,是我国第一代甲骨学家。王懿荣又以精研古币见称,与钱币名家鲍康(鲍子年)、李佐贤(李竹朋)、杨继震(杨幼云)、潘祖荫(潘伯寅)、胡义赞(胡石查)、吴大澄(吴清卿),以及稍后之刘鹗(刘铁云)、罗振玉(罗叔蕴)诸人多有过从。据罗振玉《俑庐日札》称,王氏殁后,所藏钱币为刘鹗所得。其钱币学方面著述,已刊行的仅有神州国光社版《古泉精选》一卷。

王懿荣(王懿荣简介)

4、王懿荣简介!!!!!!!!!!!!!

王懿荣(一八四五——一九○○年) 字正儒,一字廉生,山东福山(今烟台市福山区)人。光绪六年(一八八○年)进士,以翰林擢侍读,官至祭酒,《清史稿》有传。著有《汉石存目》二卷《南北朝存石目》八卷、《天壤阁杂记》一卷、《翠墨园语》等书。王氏富藏古玺印,其后人辑录复刊本《福山王氏劫余印存》一册,殆庚子之役藏印散失后仅存者。胡厚宣所著《五十年甲骨文发现的总结》一书说,王懿荣于一八九九年首先发现甲骨刻辞,并断为是古代文字,是我国第一代甲骨学家。王懿荣又以精研古币见称,与钱币名家鲍康(子年)、李佐贤(竹朋)、杨继震(幼云)、潘祖荫(伯寅)、胡义赞(石查)、吴大澄(清卿),以及稍后之刘鹗(铁云)、罗振玉(叔蕴)诸人多有过从。据罗振玉《俑庐日札》称,王氏殁后,所藏钱币为刘鹗所得。其钱币学方面著述,已刊行的仅有神州国光社版《古泉精选》一卷。一片甲骨惊天清代末年的北京,已是风雨飘摇。坐落在东城雍和宫对面的国子监里,这所国家皇家大学已失去了往日的尊严。八旗子弟们,昏昏噩噩地花天酒地,全不把学业当一回事。年7月16日,翰林院日讲起居注官王懿荣受命来到国子监,担任这里的最高长官“祭酒”。王懿荣祖籍山东福山,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他的父亲曾受到皇帝的嘉奖,赏戴蓝翎,加员外郎衔。王懿荣一生坎坷艰难,他的妻子为此常感到愁苦凄惨,不幸早逝。王懿荣任祭酒后,曾经写过一首诗。诗中说: 碧桃花下清明节,底事家书惯不来。昨梦乘风破浪去,满山灯火是烟台。此诗表现了他不恋官位、热爱桑梓之情的真切。年初,日本攻占朝鲜之后,又出兵我国东北。后来,日军又在山东荣成登陆直逼威海卫军港的北洋海军。刚任国子监祭酒半年的王懿荣上奏皇帝,请求回山东老家操办团练。迎击日本侵略者。在山东莱阳,友人赠送给王懿荣一把当年抗倭英雄戚继光用过的宝刀。戚继光也是山东人,他带领的“戚家军”勇猛顽强,成为明代抗倭的主力军。戚继光用过的宝刀薄如纸光如水,上面刻有“万历十年,登州戚氏”的款识。王懿荣得了宝刀之后,曾写过一首《偶感》:岂有雄心辄请缨,念家山破自魂惊。归来整旅虾夷散,五更犹闻匣剑鸣。他亲自到第一线调查地形,构筑堡垒,决心把日军赶到东海里。王懿荣学识渊博,对金石、版本、书画都有很深的造诣。他酷爱文物,为搜求散失在民间的古物几乎花尽了俸禄。有时手头紧张,他把妻子的嫁妆都拿去典卖了。他在一首自嘲诗中写到:廿年冷臣意萧然,好古成魔力最坚。隆福寺归夸客夜,海王村暖典衣天。从来养志方为孝,自古倾家不在钱。墨癖书淫是吾病,旁人休笑余癫癫。年的秋天,王懿荣得了疟疾病,用了许多药,就是不见轻。京城里一位深谙药性的老中医给他开了一剂药方,家人马上就去中药店取。药取回来,家人在伙房用砂锅细细地煎,王懿荣捏着药方在屋子里来回踱着步子。走着走着,他的步子停下来。原来,药方上一味中药吸引住了他的目光:龙骨?怎么还有一味药叫龙骨呢?他想去看个究竟,脚刚一迈出门槛,家人端着煎好的汤药进屋里来了。王懿荣问:“药渣呢?”家人一听这莫名其妙的问话就随口答道:倒了。王懿荣认真地说:下次一定要留下!家人糊糊涂涂地答应下来。王懿荣的病一阵好一阵坏的,过了几天,他又想起了龙骨的事,便不顾家人的劝阻,要去翻看药渣。自然,他是什么也没有见到,因为龙骨在药房里就已经捣碎了。终于,王懿荣让家人从药店买回了没有捣碎的龙骨。他翻看再三,摩挲良久。虽然没有看出什么名堂来,但他心上却打下了“龙骨”的深深的印象。话分两头说。王懿荣是皇家大学国子监的祭酒,又是北京城里有名的金石学家,加之他人品好,在京师学界颇有口碑。不少名流学士都愿意与他打交道。谁得了什么宝物,都想请他给鉴定鉴定,每每会学到不少的知识。来到北京的古董商大都知道王懿荣的名气,所以,有事没事的,也来请教一二。前面提到山东潍县的范维卿,偶尔也是王家的座上客。这天,范维卿从河南安阳搜求了几样宝物,一到京城,就匆匆赶到王懿荣家。王懿荣这时候住在王府井大街锡拉胡同西头路北的一座大院里。范维卿是王懿荣的山东同乡,一见面就又拉起了家常。问过家乡灾情,又打听了河南近况,范维卿这才掏出来自己带来的宝物。三件青铜小鼎一字排开,王懿荣一眼就辨出了真伪。范维卿不好意思地说:老爷,我可不是故意蒙你的!王懿荣微微一笑道:“你跑古董这么多年啦,也该学点鉴定方面的本领了。来,你看——”王懿荣一边指点,一边让他仔细分辨。王夫人这时走了进来,小声给王懿荣说了点什么。王懿荣面有难色:“有求夫人啦,先从你的嫁妆里给调剂点银两吧!”王懿荣把银两递给范维卿,范维卿执意不收。再三推辞,他总算收下了。又寒暄了几句,范维卿准备告辞了。他嘴里嗫嚅着说:“王老爷,我这次还带了点东西,不知有用没有?”范维卿一边说着,一边从褡裢里掏出那些白片片。他说:“这东西让您见笑了!老百姓叫它龙骨,我,我想,龙骨,大概就是龙的骨头,既然是龙的骨头,也该是很古很古的了吧!要是没有用,您就扔了吧!”本来王懿荣因为吃中药就对龙骨有了点印象,这下,他又收到了大大小小的一包龙骨,心里高兴极了。入夜,他在灯下仔细琢磨这些龙骨,发现上面有许多刻画的小道道。他把大大小小的龙骨对到一起,竟然拼成了两三块龟版!他小心地擦去龟版上的泥土,刻画的道道更加清晰了。左右端详,苦思冥索,他一会儿在屋子里来回踱着步子。一会儿又伏案查阅资料。莫非,莫非这是上古之人留下来的文字?他知道,相传之中,上古之人是十分崇尚鬼神的。闭目凝思,渐渐地,他的眼前似乎出现了华夏先民祭神的场景。荒蛮的山野,身着树皮与粗麻编成的衣服,人们一步一叩地爬上山头。他们认为,只有站在高处,才能跟主宰世界的神离得近一点。一个长者威严地立在那儿,他指挥手下的人在垒一个祭台。几个奴隶一般的人笨拙地从山下运来几块稍显平整的石头。三块大石头靠在一起,又把一块更大的平板似的石头“杭育杭育”地放到那三块石头之上。长者走近祭台,使劲地用手推了推,看看祭台稳不稳。长者脸上露出了微笑。众人欢呼起来。长者一挥手,欢笑声停止了。人们纷纷从怀里掏出自己带来的供品。供品五花八门什么都有:一条羊腿、一块鹿肉、一包秫米或是精心制作的装饰品等。这时候,一只大铜鼎抬上来了,人们纷纷伏地,虔诚地拜叩。大鼎下面,火点着了,袅袅的烟火升腾起来,甚至几十里地以外都可以看见。一群年轻的男女嗷嗷地叫了几声,围着祭台和大鼎跳起舞来。跳舞的人为了让神能知道,就把土制的颜料抹在脸上。为首的一个,还戴上了面具。舞越跳越热烈,人们的情绪达到了顶峰。长者又一挥手,戛然而止,跳舞的人一动不动地停在那儿,仿佛成了雕塑一般。长者示意,一位巫师走到祭台前,口中开始念念有词。上古之时,巫师是十分受人尊敬的。大家认为,他可以在人、甚至于国王与上天之间建起一条通道,把天神的意图传达给人们。今天这场祭祀的目的是为了部落的兴旺。他们希望这里的女人生下更多的孩子,祈祷天神带来许多许多的强壮的生产好手。巫师郑重地拿起一块龟版,从大鼎下燃烧的大火中取出一小块木炭。一个小巫把木炭放到一只铜盘里,跪着送到巫师跟前。巫师用一把青铜钳子夹住红红的木炭,对准龟版之上一个小坑烫去……龟版上冒出了一丝青烟。伏地长跪的人们中,有的偷偷地抬起眼来看看,马上又低下头去。巫师把龟版送给长者观看。长者翻过龟版来,细细地琢磨龟版上裂开的纹路。这可是种族繁衍的大事啊!长者向巫师点点头,巫师张开双臂,高叫着舞向空中。人们从地上爬起来,也欢呼起来,舞蹈更急更快了。跳着跳着,青年男女跑向山脚的桑林之中,相互追逐,相互戏谑。不一会儿,一对对男女分开了,有的跑到他们约会的老地方,有的又跑到了更远的偏僻处,也有的一去再也不回来了……桑林之间,只留下靡靡之音在空中弥漫。外面鸡打鸣了,王懿荣才从这上古的一幕中解脱出来。他从迷茫中理出了头绪,这龟版兽骨肯定是三代遗物。他不顾连日的疲劳,拿起放大镜又一头埋进研究之中。突然,他从字里行间看出来一点眉目:雨,这不就是“雨”字吗?多么形象的象形字啊!紧跟着,他又辨认出了“日、月、山、水”等字。天亮了,他高兴地冲出屋门,高声喊道:出来呀,大家快出来!我从骨头片子上找到字啦!他一边喊,一边顺手接过家人端过来的洗脸水,用手巾在地上大大地写下了一个他从骨头片子上读出的“雨”字,兴奋地问:你们说,这是什么字?大家正被他搞得一头雾水时,他又把脸盆里的水哗哗地朝天上撩出去……,原来这是一个“雨”字呀!这个时候,大家才知道是怎么回事。一连几天,王懿荣遍翻各种史料典籍,终于从《周礼·春官》《史记·龟策列传》中弄明白了上古之人是怎样占卜的。毫无疑问,这就是先祖们占卜用的龟版!此后,他又从骨头片子上找到了商代几位国王的名字,对照《史记》,得到了初步的印证。到此时,王懿荣的疑惑彻底解开了。王懿荣认定,这一定是早在篆籀之前的上古文字。他吩咐家人到北京各个大药房,专拣带字的龙骨买下。很快,王懿荣分辨出来哪些是龟版,哪些是牛的肩胛骨……同时,他从骨头片子上又认识了更多的字,读出了上古社会的许多湮没已久的秘密。秋高气爽的北京,王懿荣府上高朋满座。这些被王懿荣邀请上门的京师著名的学界名流们,静静地等待着这位令人尊敬的国子监祭酒发布震惊天下的消息。一块块精心整理过的龟版、兽骨在他们手上传来传去,人们屏住呼吸,摩挲着多年前的“神”物。一个声音从北京传开来: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发现啦!

5、甲骨文和王懿荣

王懿荣通晓医术,光绪二十五年(年),他在鹤年堂抓药时,买到一种叫龙骨的药材,发现上面有刻画的图形文字,对其上面的图形文字进行研究,并通过山东古董商人范维卿大量收购,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并将其断为商代。该发现轰动中外学术界,把汉字的历史推到公元前多年的殷商时代,成为甲骨文研究的奠基人。

原创文章,作者:大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8.cn/426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144387383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