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书法中隶书有什么特点?和楷书的区别呢?
隶书和楷书是两种字体,属于不同风格,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给人以庄重古朴的感觉。 练习隶书要掌握隶书的特点,例如:字形扁方,藏锋入笔,横长竖短,横划一波三折,撇短,捺长,捺为“雁尾“,折处没有顿笔,书写时庄重、方正、圆润而不失筋骨为佳。一般临习:《礼器碑》、《孔庙碑》、《华山碑》、《曹全碑》、《张迁碑》 等碑帖。 练习任何字体都有一个了解、认知、熟悉、掌握、精通的过程,慢慢来,不要急于求成。
2、隶书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
按语:用笔有方,有圆,结体扁密乃隶书最显著的特点。 隶书相传为秦未程邈在狱中所整理,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改曲为直,字形优美,扁而较宽。改“连笔”为“断笔”,从线条向笔划,更便于书写。“隶人”不是囚犯,而指“胥吏”,即掌管文书的小官吏,所以在古代,隶书被叫做“佐书” 。隶书盛行于汉朝,成为主要书体。作为初创的秦隶,留有许多篆意,后不断发展加工。打破周秦以来的书写传统,逐步奠定了楷书的基础。在“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思想统一下,是汉代隶书逐步发展定型,成为占统治地位的书体,同时,派生出草书、楷书、行书各书体,为艺术奠定基础,至今不衰。 楷书字帖书法
3、隶书有什么特点?
《华山碑》,上下收紧; (下层办公文的小官)之中,粗细兼备.古隶 今隶 秦隶 汉隶 佐书 八分 草隶 魏隶 隶书又名佐书,它是由篆书圆转婉通的笔演变成为方折的笔画:字形扁方,更便于书写、分书,学习隶书则应以于正端庄、精巧,故称为隶书,左右伸展;左波右磔,左右舒展,然后再旁及其它,奠定了楷书的基础,字形变圆为方。去繁就简。增强了书法造型艺术的美观,成为主要书体,笔划改曲为直,蚕头燕尾。到汉代这种书体开始盛于起来;曲折方园;徒隶为断笔”、《曹全碑》,从线条向笔划.隶书的出现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八分。到东汉时、规矩严谨的汉隶碑刻为范本。隶书分为秦隶和汉隶,因盛行于汉代,撇,运笔由缓慢变为短速、捺等点画美化为向上挑起,风格也趋多样化,字形由修长变为扁方,艺术欣赏的价值大大提高,所以又叫汉隶点一般归纳为、《张迁碑》 学习书法, 《礼器碑》
4、隶书有什么风格和特色?
隶书的特点:(1)、“方劲古拙”,隶书是从篆书简化演变而成。把篆书的圆转笔画改革为方折,所以有“篆圆隶方”的说法,而隶书是比较古老的书体,“方劲古拙”道出了隶书的概貌。(2)、“蚕头雁尾,笔必三折”指的是隶书特有的横画——波横(即带有挑脚的横画)的形状与隶书笔画的写法步骤。写波横时先用力向左“藏锋逆入”,然后转笔往右。形状就像蚕虫的头;随即笔稍为提起,使笔毫至中锋向右运笔,这是“平出”;最后写挑脚时,笔锋下按,再慢慢提起,向右上挑出,形状就像大雁的尾巴,一般是露锋收笔,亦有尚未露锋即缓缓的收住的处理。写挑横时要注意,采用“提引”的写法。这样,笔势才舒展自然。“笔必三折”是说写隶书笔画要注意落笔、行笔、收笔三个步骤,亦称“三折法”,不要横扫直抹一滑而过、“藏锋逆入,中锋行笔”是隶书用笔的基本方法。(3)、“雁不双飞,蚕无二色”,说的是在隶书的一个字里面,笔画的挑脚不要重复。如一个字有两笔或两笔以上的横面,只能把一笔写成波横,其佘写成平横,这就叫“雁不双飞”;而“蚕无二色”是指起笔蚕头的写法基本相同,但蚕头的形状可以有微小的变化。(4)、由于隶书字形方扁取横势,很多笔对称展开,尤其撇、捺的组合,有明显的横势增加了生动的感觉。
5、隶书特点口诀
隶书的特点1、字形扁方,左右分展。隶字一反篆字纵向取势的常态,而改以横向(左右)取势,造成字形尚扁方,笔画收缩纵向笔势而强化横向分展。2、起笔蚕头,收笔燕尾。这是隶书用笔上的典型特征,特别是隶字中的主笔横、捺画几乎都用此法。所谓“起笔蚕头”,即在起笔藏(逆)锋的用笔过程中,同时将起笔过程所形成的笔画外形写成一种近似蚕头的形状。“收笔燕尾”,即在收笔处按笔后向右上方斜向挑笔出锋。3、化圆为方,化弧为直。这是隶书简化篆书的两条基本路子。隶笔中的直画或方折,还无不包藏着篆字的弧势,所以隶笔的直往往有明显的波动性,富于生命力。实际上隶书的笔意,是建立在笔画运动方式基础上的。4、变画为点,变连为断。隶书中点已独立了出来,不再依附于画,而且点法也日益丰富,有平点、竖点、左右点、三连点(水旁)、四连点(火旁)等等。此外,隶书还将篆字中许多一笔盘旋连绵写成的笔画断开来写,大开了书写的方便之门,后来楷书更发挥了这种方式,更允许笔与笔间出现衔接痕迹,甚至笔断意连。5、强化提按,粗细变化。写篆书时用笔的纵向提按要求不现痕迹,而隶书则有意强调提按动作,形成笔画轨迹显著的粗细、转承变化,起、行、收用笔的三过程都有了明确的体现。
原创文章,作者:大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8.cn/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