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书法资讯

自书告身帖(书法家???)

1、书法《自书告身》 鉴赏论文

颜书自书告身一向被认为是颜书代表,而且因为是墨迹(原本现在日本),尤显可贵.但今人朱关田\曹宝麟先生论证其伪,其中的一条很重要的论据是:鲁公乃文字学世家,而且他也写过干禄字书,所以他在写十分正式庄重的文字时约不可能用俗体字或通体字,只会用正体字(干禄字书中的定义),而自书告身中有许多字属于通字甚至俗字.朱先生乃当今颜书研究权威,本人对他的观点十分敬重,但是就这一点来说,我想朱曹二位有胶柱之嫌了.唐楷法度谨严是对笔法而言的,至于文字本身,倒不一定十分认真. 而且虽然颜元孙(鲁公之伯父,即祭伯父文稿帖主)写下了可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字书的干禄字书,但总的来说中国古代正字的效果十分有限.就算鲁公本人也未必能身体力行.他的许多碑中就有不少不属于正体的字.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干禄字书碑文中就有一个俗体字. 一开始,著书者名时,”第十三姪男金紫光禄大夫…”中的”第”字就是个俗字(这里显示不出来,原碑刻第字上面是俗写的草字头,”++”,该字在干禄字书去声部的第二十组字中). , 朱先生认为自书告身很可能是鲁公的后辈中擅颜体书者所写以留作纪念.这样也有一个问题:该告身的书者功力相当深厚,足可称一代大家,可是历史上没听说鲁公了子侄甚至孙代中有特别善书者啊. 是不是有这种可能:这件墨迹当然是鲁公所书,但并非当时的告身原件(可惜不知道这件珍品的详细流传情况.按理说任命状是给新职所属部门而非个人的).鲁公被明升暗降(或者说差不多的待遇),自然很是郁闷,白天在班上听完了任命,晚上回来自已一个人在书房里生闷气.”愤从中来,不可断绝,何以泄愤,唯有作书”于是就拿起笔来,把白天听到的告身文字一字不落地写了下来.由于心中不平,自然有一种郁勃之气,所以这件作品看起来很有力道.写完以后,还不断地看着口味,而且冷笑不止.大似其先祖(姥姥那边的)殷浩咄咄书空之遗风.第二天拿起来一看,”噫!俺这几个字儿写得还不孬哩!”于是就胡乱添了一些小字,使它尽量看起来象真的告身文状.可是他当时听宣读时光想其内容了,至于那些走手续的官员的名字及职位,也就记得不是那么清楚了.既然不是真的告身,这些也就不用那么较真儿.弄好后,叫儿辈们好生收藏起来,因为这是他本人比较满意的字儿呀.

自书告身帖(书法家???)

2、书法家???

颜真卿(-年),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伟大的爱国主义家。汉族,字清臣,琅琊孝悌里(今临沂市费县诸满村)人。其曾祖、祖父、父亲都工篆隶,母亲殷氏亦长于书法。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和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1、东方朔画像赞:《东方朔画像赞》的楷书作品有两件,其一传为王羲之小楷,另一为颜真卿的大楷。此碑额篆“汉太中大夫东方先生画赞并序”,唐天宝十三年十二月立于德州,时年颜真卿四十六岁。苏东坡曾学此碑,并题云:“颜鲁公平生写碑,唯此碑为清雄。字间不失清远,其后见王右军本,乃知字字临此书,虽大小相悬,而气韵良是。”明人有云:“书法峭拔奋张,固是鲁公得意笔也。”     2、祭侄文稿:行草书。安史之乱,鲁公堂兄颜杲卿任常山郡太守,贼兵进逼,太原节度使拥兵不救,以至城破,颜杲卿与子颜季明罹难。所以文中说“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事后鲁公派长侄泉明前往善后,仅得杲卿一足、季明头骨,乃有此作。时年鲁公五十岁。书法作字向有字如其人之说。鲁公一门忠烈,生平大节凛然,精神气节之反应于翰墨,本稿最为论书者所乐举。此帖本是稿本,其中删改涂抹,正可见鲁公为文构思,始末情怀起伏,胸臆了无掩饰,所以写得神采飞动,笔势雄奇,姿态横生,得自然之妙。所有的竭笔和牵带的地方都历历可见。通篇使用一管微秃之笔,以圆健笔法,有若流转之篆书,自首至尾,虽因墨枯再醮墨,墨色因停顿初始,黑灰浓枯,多所变化,然前后一气呵成。元代张敬晏题跋云:“告不如书简,书简不如起草。盖以告是官作,虽楷端终为绳约;书简出于一时之意兴,则颇能放纵矣;而起草又出于无心,是其手心两忘,真妙见于此也。”元鲜于枢评此帖为“天下第二行书”。  3、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天宝十一年()四月廿日建,岑勋撰文,颜真卿书丹,徐浩题额,史华刻字,现藏西安碑林。碑文写的是西京龙兴寺和尚楚今静夜诵读《法华经》时,仿佛时时有多宝佛塔呈现眼前,他决心把幻觉中的多宝佛塔变为现实,天宝元年选中千福寺兴工,四年始成。在千福寺中每年为皇帝和苍生书写《法华经》、《菩萨戒经》,这在佛教史上,有特殊的意义。此碑是颜真卿早期成名之作,书写恭谨诚恳,直接二王、欧、虞、褚遗风,而又有与唐人写经有明显的相似之处,说明颜真卿在向前辈书法家学习的同时,也非常注重从民间的书法艺术吸取营养。整篇结构严密,字行间有乌丝栏界格,点画圆整,端庄秀丽,一撇一捺显得静中有动,飘然欲仙。是他继承传统的作品。《书画跋》:“此是鲁公最匀稳书,亦尽秀媚多姿,第微带俗,正是近世撰史家鼻祖。”  4、麻姑仙坛记:全称《有唐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楷书。颜真卿撰文并书。时颜真卿在抚州刺史任上,正值其仕途失意之际,故时有问道向禅之心。当年四月游览南城县麻姑山并撰文记述麻姑得道成仙之事,即是此时心情的反映。此碑庄严雄秀,历来为人所重,是颜体代表作之一,为颜真卿六十多岁时的作品。此时颜真卿楷书风格已臻完善,欧阳修《集古录》中说:“此碑遒峻紧结,尤为精悍,笔画巨细皆有法。”  5、颜勤礼碑:此碑全称《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公神道碑》。颜勤礼乃颜真卿曾祖父,颜真卿撰并刊立此碑时,年七十一岁。除《集古录》、《金石录》著录外,他书无言及者。现藏于西安碑林。此碑年出土,因久埋土中,故未受损,历历如新,雄迈遒劲能传颜书之本来面目。  6、中兴颂:全称《大唐中兴颂》,楷书。元结撰文,颜真卿书于摩崖,时年六十三岁,现在湖南祁阳县浯溪。元结是唐代著名文学家,罢官后居于浯溪,溪边山岩峰峦叠障,石壁嶙峋。《中兴颂》就刻在其中最大的一块石壁上。此文记平安禄山之乱,颂唐中兴之事。此刻石书风磊落奇伟,石质坚硬,经千年尚保存完整。《集古录》称赞此摩崖刻石“书字尤奇伟而文辞古雅。”《广川书跋》评为:“太师以书名,中兴颂尤瑰玮,故世贵之。”  7、颜家庙碑:全称《唐故通议大夫行薛王右柱国赠秘书少监国子祭酒太子少保颜君庙碑铭并序》,颜真卿撰文并书。唐建中元年()七月立,碑在陕西西安。明赵涵《石墨镌华》云:“此书结法与《东方赞》正同,劲节直气,隐隐笔画间。”王世贞云:“余尝评颜鲁公《家庙碑》以为今隶中之有玉筋体者。风华骨格,庄密挺秀。真书家至宝。”  8、争座位帖:亦称《论座帖》、《与郭仆射书》,行草书。是唐广德二年()颜真卿与郭英之书信稿。宋时曾归长安安师文,安氏以此上石,石现在陕西西安碑林,墨迹不传。苏轼曾于安氏处见真迹赞曰:“此比公他书犹为奇特,信手自书,动有姿态。”此帖为颜真卿行草书精品。通观全篇书法,一气贯之,字字相属,虎虎有生气。此稿系颜真卿因不满权奸的骄横跋扈而奋笔直书的作品,故通篇气势充沛,劲挺豁达,字里行间横溢着粲然忠义之气,显示了颜真卿刚强耿直、朴实敦厚的性格。迄今一千余年,读之莫不令人肃然起敬。此帖本是一篇草稿,作者凝思于词句间,本不着意于笔墨,却写得满纸郁勃之气横溢,成为书法史上的名作。后世以此帖与《兰亭序》合称“双璧”。  9、自书告身帖:楷书。书法苍劲谨严,结衔小字亦一丝不苟,清淡绝伦。詹景风称此书:“书法高古苍劲,一笔有千钧之力,而体合天成。其使转真如北人用马,南人用舟,虽一笔之内,时富三转。”董其昌谓:“此卷之奇古豪放者绝少。” 此帖字里行间可体会出颜书行笔的气韵和结体的微妙变化,是后人学习楷书不可多得的良范。  颜真卿除了书法成就之外,还研究过古生物化石,唐代宗大历六年(公元年),颜真卿在现今江西省任抚州刺史,有一次,他在南城县麻姑山的一座古坛附近,看到一些螺蚌壳化石夹在地层中。他认真研究了这一现象,提出了他的论点:这里曾经是海洋,后来才成为陆地,那些化石就是证据。他为此撰写了一篇论文《抚州南城麻姑山仙坛记》,并刻石记之——当然,后世常常赞叹的仅仅是颜公这块字碑的书法,有称“天下第二书”。   10、《劝学》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脍炙人口  11、索靖碑  12、颜真卿的“乞米帖”“乞米帖”写在公元年,正值关中大旱,江南水灾,农业歉收。以致颜真卿“举家食粥来以数月,今又罄竭”的地步,于是不得不向同事李太保求告“惠及少米,实济艰勤”。谈到困窘的原因,他也直言不讳,因为自己“拙于生事”,也就是除了俸禄,他不会创收、生利,没有别的生财之道。著名艺术家黄裳说:“予观鲁公‘乞米帖’,知其不以贫贱为愧,故能守道,虽犯难不可屈。刚正之气,发于诚心,与其字体无异也。”(《溪山集》)米芾也评其“最为杰思,想其忠义愤发,顿挫郁屈,意不在字,天真罄露,在于此书”。的确,“乞米帖”不仅是书法艺术中的无价之宝,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研读“乞米帖”,可使我们得到双重享受,既领略了颜鲁公书法艺术的真谛,又受到其高风亮节的熏陶。  13、裴将军碑  长64厘米,宽33厘米,厚12厘米。有破体之风格 楷书里夹杂着篆书隶书甚至金石的韵味。首行刻着“裴将军”三个字,末尾刻有颜真卿名款;中间刻着气势雄浑,词句险绝的五言《裴将军诗》。全诗为十八句九十字。   诗的全文是:“大君制六合,猛将清九垓。战马若龙虎,腾陵何壮哉!将军临北荒,煊赫耀英材。剑舞跃游电,随风萦且回。登高望天山,白雪正崔嵬。入阵破骄虏,威声雄震雷。一射百马倒,再射万夫开。匈奴不敢敌,相呼归去来。功成报天子,可以画麟台”。

自书告身帖(书法家???)

3、大书法家颜真卿的作品有那些?

《颜勤礼碑》、《蔡明远帖》、《干禄字书》、《东方朔画赞碑》、《祭侄文稿》、《诸上座帖》、《裴将军诗》、《刘太冲叙》、《大字麻姑仙坛记》、《刘中使帖》、《湖州帖》、《多宝塔感应碑》、《争座位帖》、《自书告身帖》、《逍遥楼刻石》等。

自书告身帖(书法家???)

4、学颜体《多宝塔》,《颜勤礼》,《麻姑碑》,《自书告身》这四帖穿插学习可以吗?

书法最好先学帖后学碑。不赞成穿插学习,告身是学习颜体笔画的好帖子,建议先学告身,但个人感觉告身的横画是很难掌握的,很容易写浮。颜勤礼风格和告身较接近,可以和告身一起学。而后建议转学麻姑碑,麻姑碑对练习笔力和结构都非常好。多宝塔是颜真卿早期的作品,个人以为可以看,不必学。

5、急求:颜真卿《自书告身帖》原尺寸大小的字帖哪个出版社出过,不要放大版的。

目前出版的颜真卿《自书告身》印刷本,一般都是墨迹本,而且以现在的印刷技术,不可能印得多差。其版本较多,网上可以搜到。只要未标明是放大本的,都符合您的要求。标明放大为的是广告效应,因为有人喜欢放大本。其实原字够大,根本不需要放大。较好的版本主要有:1.上海书画出版社版,单行本,前後好几版,都还可以。另有【历代书法丛帖】之【正书】所收的版本。底本应该都是一个。有些单行本有个缺点:反光、晃眼。2.上海古籍书店曾经出过一本,单行本,看去不错,网上有拍卖,当然有点贵。比较靠谱的办法:网上搜索一下,最好有内页附图的那种。自己搜索、比较一下。这是常见的帖子,比较容易得到。祝好运!

原创文章,作者:大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8.cn/419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144387383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