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书法资讯

快雪时晴帖(关于快雪时晴贴)

1、三希宝帖中的《快雪时晴帖》是唐代的摹本,是谁摹的?

多年前的纸在没有特殊的保管条件下是很难完好地保留下来的。古人想出了一个方法把真迹复制了下来。这幅《快雪时晴帖》就是唐代书法家临摹复制的,由于是直接从王羲之的真迹上临摹复制的,而且年代距王羲之最近,又是唯一的一件,所以后人就一直把这幅《快雪时晴帖》当作真迹看待,成为了解王羲之书法的直接来源。那么它是用什么方法复制的呢?有个专业的说法叫双钩填廓法:就是用一张透明的薄纸或是涂了蜡的纸,铺在原作上描出轮廓再将它描在要复制的纸上,然后按原样用墨填写。这样的复制品几乎与原迹一样,保持了原作的神韵。因此在真迹失传的情况下,这件距今多年的复制品能流传下来已是珍贵无比了。

快雪时晴帖(关于快雪时晴贴)

2、乾隆传下来的快雪时晴帖书有几本

只有一张纸而已《快雪时晴帖》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以行书写成,纸本墨迹。贴纵23;横14.8 ,行书四行,二十八字。现存此帖为唐代双钩填廓法临本,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快雪时晴帖》是一封书札,其内容为作者写他在大雪初晴时的愉快心情及对亲朋的问候。《快雪时晴帖》以“羲之顿首”行草开头,以“山阴张候”行楷结尾,笔法雍容古雅,圆浑妍媚,其中或行或楷,或流而止,或止而流。被历代时为珍稀,赵孟頫、刘赓、护都沓儿、刘承禧、王稚登、文震亨、吴廷、梁诗正等人的跋语中都表示惊羡和赞叹。清乾隆帝把此帖和王珣《伯远帖》、王献之《中秋帖》的晋人三帖, 并藏于养心殿西暖阁内,御书匾额“三希堂”,视为稀世瑰宝。《快雪时晴帖》被乾隆帝视为“三希”之首。

快雪时晴帖(关于快雪时晴贴)

3、关于快雪时晴贴

快雪时晴帖》是“书圣”王羲之当今存世的唯一书法精品真迹。纵23;横版14.8 ,行书四行,二十八字。权《快雪时晴帖》是一封书札,其内容是作者写他在大雪初晴时的愉快心情及对亲人的问候。快雪时晴帖乃行书四行,字体流利秀美。元赵孟曾称此帖为“天下第一法书”。《石渠宝笈》收晋人三帖,号称“三希”,此帖列于首位。其为人所重视,由此可见。此帖以“羲之顿首”四字行草开头,以“山阴张候”行楷结尾,此帖笔法雍容古雅,圆浑妍媚,其中或行或楷,或流而止,或止而流。无一笔掉以轻心,无一字不表现出意致的流利秀美。

快雪时晴帖(关于快雪时晴贴)

4、快雪时晴 是什么意思 这个词的解释

这个词出自《快雪时晴帖》,《快雪时晴帖》是一封书札,其内容是王羲之写他在大雪初晴时的愉快心情及对亲朋的问候。全文以行书写成,仅4行28字。原文: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大意:  王羲之拜上:快雪过后天气放晴,佳妙。想必你可安好。事情没有结果,心里郁结,不详说。王羲之拜上,山阴张侯启。所以快雪时晴的意思大概就是:忽然纷纷扬扬下了一阵急雪,然后天又放晴了,空气很好,景色很好,令人心情也很好

5、快雪时晴帖和中秋帖为什么是仿本而伯远帖是真迹

一、快雪时晴帖、中秋帖、伯远帖被誉为“三希”。二、由于年代久远,纸质难存,所以快雪时晴帖和中秋帖早已真迹不存,而伯远帖实属万幸,被保存并流传至今。三、《快雪时晴帖》是王羲之写给友人“山阴张侯”的一封行书短信,全文仅“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二十八字,字字珠圆玉润,历来极为有名。每当京师瑞雪初霁,乾隆帝闲坐于三希堂大玻璃窗前的暖炕之上,便要取出此帖,一边赏雪,一边赏字,每有会心,必御笔亲题诗文于册内。晚年目力不济,犹命词臣董诰代书。数十年共存御题七十余则,亦可谓书圣之异代知音矣。囿于时代鉴定水准,乾隆帝不知道,此帖实乃一精善的古摹本。羲之真笔,久已片纸不存于世!四、《中秋帖》是王献之一封草书信件的“节临本”。献之真迹亦无传世者,所幸此信曾被宋人刻入《宝晋斋法帖》,名曰《十二月割至帖》,至今可睹全貌。对比可知,《中秋帖》是从《十二月割至帖》上摘字临写的,因此字句无法读通。然而临写者的书艺颇高,他熟练运用献之独创的“一笔草”法,将若干个单字一笔写成,气脉贯通,神采奕奕。对于后人领悟献之妙谛,极有参考价值。专家据纸、笔特性及书写风格推断,应为北宋大书家米芾所临写,故亦不失为至宝。五、《伯远帖》非摹非临,而是王珣手书传世孤本。启功先生尝题咏曰:“王帖惟余伯远真,非摹是写最精神。临窗映日分明见,转折毫芒墨若新。”在阳光的透射下,可以看到帖字的笔画内不是“双钩填墨”的平涂,而是笔锋自然运行的顿挫使转。真正的晋代名家墨宝,唯此与陆机《平复帖》可以比肩!

原创文章,作者:大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8.cn/416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144387383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