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成功的要诀?
通向成功的七个习惯:习惯一:积极主动的面对问题习惯二:谋定而后动习惯三:分清主次 要务优先习惯四:双赢思维习惯五:有倾听才有沟通习惯六:协同合作习惯七:与时俱进 努力创新成功的45个细节:1、 坚持在背后说别人的好话2、 每天向你周围的人问声“早上好”3、 连续加班后,更要精神饱满4、 过去的事不要全让人知道5、 说话时尽量常用“我们”6、 该问的不该问的自己要清楚7、 有人在你面前说别人坏话时,你不要插嘴8、 人多的场合少说话9、 与人握手时,可多握一会儿10、不是你的功劳,千万不要占有它11、做错事要马上道歉12、不要轻易承诺13、老板错了的时候,你要懂得应对14、随便打断别人说话是一种陋习15、要学会说善意的谎言16、主动汇报自己的工作情况17、要懂得感恩18、不要把谈论别人的缺点当作乐趣19、遇事多考虑3分钟20、不想因应酬伤害自己,就要注意分寸21、出现在公共场合时要保持整洁22、要想办法让老板知道你做了什么23、别忘随时为自己鼓掌24、搜集信息还要消化信息25、多自我批评,少自我表扬26、不要为自己的错误做任何辩解27、自以为最了解自己,其实不然28、不要负面回应批评29、对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坦率地说不知道30、对事无情,对人有情31、和上司谈话时,关掉你的手机32、和客户通电话时,不要先挂掉电话33、找借口拒绝时,要尽可能模糊一点34、遇到老板,主动迎上去谈几句35、给老板的报告里预备一份概要36、不要占用公司的一张纸或一支笔37、在工作中使用“日常备忘录”38、不要在朋友面前炫耀自己39、保持办公桌的整洁、有序40、只要还能坚持上班就不要请假41、做事前,先想像一个好的结果42、竞争中要学会欣赏对手43、接到额外工作时,不要抱怨44、昨晚多几分钟的准备,今天少几个小时的麻烦45、约会时要提前几分钟到达成功人士的七个思维习惯1.每件事的发生,皆有其原因,皆有利于我; 2.没有失败,只有结果;过去并不代表未来; 3.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力; 4.我是%负责任的人; 5.我热爱自己的工作; 6.每天进步一点点; 7.立即行动,全力以赴,坚持到底。成功是对一个有价值的目标不断认识的过程。
2、初次修真的方法及口诀要诀
静功之道 1、静功的外在动作 道家修炼,归根结柢是要修炼内在的精、气、神三宝。因此外在姿式动作,并不重要。只求能够做到头脊正直、舒适自然,即是最大原则。 静功的采取坐式、站式或卧式,或散步亦无不可。各种姿式的要点如下: 坐式,可以平坐凳上,小腿垂直于地面,或者交叉亦可;也可以盘腿坐在床上,盘坐困难者可先在座下垫个枕头;两手相叠,大拇指相抱成太极图形状,置于丹田即可,或者手抚两膝亦可。 站式,自然站立,双膝微屈,两手叠放丹田,或垂于体侧均可。 卧式,一般为侧卧,一手曲肱枕头,拇指与食指分开,耳朵置于虎口处,以使耳窍开通;另外一手置于胯上,或放于丹田;两腿亦成一伸一屈之姿式,与两手刚好相反。 散步之时,应当选择在人少安静的地方,公园或者大一点的庭院之内,没有其他干扰,而且道路又比较平坦。缓步徐行,如飘云端。散步之时,可以用静功之中的听息法,但是不要闭眼睛。 选择一种姿态式做好之后,开始炼功。对于外面动作,行修要点如下: (1)全身放松,无论采取何种姿势,均须全身放松。这个放松,不是软作一团,须要保持头脊正直,以利经脉通畅;但也不要成为硬挺,变得僵直呆板,反而不利于放松,亦会阻碍经脉的畅通。放松的做法,首先要求双肩下沉。一般人平时身心紧张而不觉察,动作上就不符合放松的要求;现在我们做修炼功夫,首先从动作上调整过来,自然就能进入放松的状态。 (2)双目垂帘,垂帘即微闭之义。为什么需要微闭双目,因为睁开眼睛容易滋生杂念,全部闭上又容易昏沉入睡,皆不利于炼功。微闭之时的口诀,就是“睁三闭七”,即睁三分闭七分。具体做法从前皆是口传,在这是明白说出就是眼皮下垂,以看到眼前之物而又不能辨清为度。 (3)舌顶上腭,兑为口,丹经上又谓之“塞兑”,即抿口合齿。舌顶上腭的做法,从前也是秘传,要把舌尖反卷过来,以舌尖底面顶到上腭部位。因在人之上腭有两个小窝,叫做“天池穴”,上通泥丸,最易漏神漏。故此炼功必须堵信如同婴儿哺乳之状。 (4)鼻息自然,即自然呼吸,但忌粗短。随着静功程度的为断深入,鼻息应当逐渐做到深、长、匀、细、微。 (5)两手抱诀,两手的掐诀,,又称“子午决”,两手抱诀这时,左手食指和拇指画圆,右手拇指放在圆内,右手4指放在左手4指下面从拇指方向看,就是一个“太极图”的形状。如此相抱,则人身之阴阳二气,自然接通,片刻之后,两手感到发热发胀,奇妙无比,即是二气接通之效。道家没有男女之分。 2、静功的内在法诀 (1)听息。 静功的目的,在于入静。入静的含义,就是指身心安静下来。为了达到入静的要求,首先必须去除一切杂念,这是静功筑基法最为关键的一大原则。 但是人们的思想习惯,大脑总是在不停地考虑问题,即使睡觉也会做梦,要它一旦停止不动,很难做到。为了达到入静的目的,古代道家修士创立了许多法门,如听气、坐忘、守一、数息等等。比较起来,以道家庄子所讲“心斋”之中,谈到的“听气”法为最好。 所谓“听息”,就是听自己的呼吸之气。前面我们说了,静功要求自然呼吸。听息的方法,就是两耳内听,即摒除外界一切干扰,如入万籁俱寂之境,去听自己的呼吸之气。初步入手只用耳听,不加任何意念。 注意:所谓“听息”,要求两耳返听于内,好象是听呼吸出入之声。但是呼吸出入,本来要求无声。所言“听息”的意思,是求其凝神内注,专心养静;并非死死去守耳窍,也不是去听呼吸的声音。“听”的意思,就是为了精神集中的意思,只要随着一呼一吸的路线,慢慢似听非听地去做,这就算是对了。至于呼吸的快慢、粗细、深浅、长短,都要顺其自然变化,不要用意念去强行支配。 听到后来,心息相依,杂念全无,连呼吸也似乎不存在了,逐渐也就到达“入静”的境界。 (2)观光 “观光”之法,是道家秘传的修炼法门,从前秘而不授,皆为师徒相传。观光的作用,就是为了炼性。吾人之性,原为虚无一光,在下生之前,来自宇宙。因此这时炼性的根本方法,谓之性功。有人以为道家所讲的“性”功就是道理,没有功夫,是未得明师传授性功之故。 性之根,在于两眉中间之一窍。此窍来自吾人下生之前,因而称为“祖窍”。 初先静坐片刻,用前面所讲的“听息”法。身心入静之后,即将两目,似观非观,止于“祖窍”之前。这个“祖窍之前”,不在身内,亦不离身外,就在眼前约一寸二分的位置。 注意:所讲“观祖窍”之法,是为聚起自己的元性。元性聚起,自然就会见光。但是这个境界是自然的,万万不可追求;如果追求,也会见光,但为幻境,非为真性。许多炼气功的人士,往往就是进入魔境,不自觉察,真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须要用“若有若无,似看非看”的意思,在无意有意之间,不可着意,又不可无意。自然而然,这就对了。 心神微微放于“祖窍”,就能出现自己的性光。初则点点,飘移不定,其光微弱,不要管亿;开始似乎由外而来,发现之后,此时以心神稍微收摄之,凝定之,即以意照于白光中,此为聚性之功;继之由点而渐渐凝聚成片,片片而来,由外归内,慢慢聚起;再继之则时聚时散,难以固定;如愚昧最后终于成为一片,而无波动,如此真性聚矣,而吾人已入大静。 光是性有表现,观光即知自大性的聚散。光散性即散,光聚性即聚,光定生即定,光满性即满,光圆性即圆。王重阳祖师当初描摹其形状曰:“圆陀陀,光灼灼。”圆者,是言其没有不规则的形状,灼者,是言其没有黑色的漏洞,这样才能到达“性光*”的最高境界。进入这一境界,生死可了。但是如果不是深入大定,而且具备极高功德,就不可能达到。 观光的功夫,虽用“观”而其实不是在观,一切都是自然而然。修炼此功,须循序渐进,由光小而到光大,由弱而到光强,从波动鸸以光定,从片片而光聚。亦有人修炼多日,两眼漆黑,而从未见光,故不可追求。 注意:以上所言,“听息”与“观光”之道。虽似有为,其实无为;无为之中,无所不为。虽曰听息,其实无听;虽曰观光,其实无观。听息无息,息听于无;观光无光,光观于无。无息之息,谓之真息;无光之光,谓之真光。由此参悟真静。 “观光”的方法,在古代道书上面又叫“回光”;听息之法,在古代道书上面又称“调息”。因此此入所讲的静功修炼法,古人又称为“回光调息”。 《丘祖秘传大丹直指》论述“回光调息”说:“其法自两眼角收心一处,收到两眼中间,以一身心神,尽收此处,所谓‘乾坤大地一齐收来’是也”。 回光之法,还有另外的含义。是在观光之后,还要将此光照入下丹田,进一步再去做炼气的功夫,这个须要和筑基的第二步功法――吐纳结合炼习,在吐纳法中再作论述。 四、静功止念法 静功的关键,在于入静;入静的关键,在于止念。止念就是去除心中的杂念,然后一心一意地去做静功。往往有的人,平时不觉自己脑海之中存有杂念,及至静坐之时,什么念头都来了。只有通过静功止念之法,去除杂念,才可能把静功做好。修真境界 旋照、开光、融合、心动、灵寂(有是地方把心动和灵寂合作金丹期)、元婴、出窍、分神、合体、渡劫、大乘 代表作《飘渺之旅》萧潜(运用在大部分修真小说,为修真境界之鼻祖) 引气入体、炼气化神、炼神返虚、炼虚合道 代表作:《佛本是道》梦入神机 入途,初窥,伏虎、腾云、道固、胎成、了然、贯通、登峰、无双、负担、道隆、脱胎、霞举、不坠、大道、莫测、斗转、劫成、升仙、天一
3、十四条健康要诀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十四条健康要诀:第1条型人要注意的事项。 这里说的不是血型的型,而是指美国 弗雷德曼博士等人在对性格类型分类时 说的容易患心脏病类型的人。型人的特点是:①总是把日程安排得满满的,整天 忙忙碌碌;②对事物专心致志,精力旺盛地工 作,不愿休息;③好胜心强,和周围的人竞争等等。据说这种人易患心肌梗塞等病,其 死亡率比悠然自得的型人高2倍以上。第2条要有平衡的饮食生活。盐分是高血压的元凶。吃盐过多会得脑溢血、脑血栓等症。一日的摄取量应 在10克以下。糖也是一样,如果人体内 中性脂肪增加,就会引起动脉硬化。第3条调查家族中是否有遗传性 的危险因子。调查一下父母、兄弟姐妹、 祖父母等人中是否有突然死亡者,他们 中间是否有人在比较年轻的时候就由于 患心脏病和脑溢血而死。据说,高血压、 糖尿病、高胆固醇等疾病与遗传因子有 关。第4条不要抽烟。第5条饮酒要适度。第6条睡眠不足是大敌。第7条要避免过独身生活,包括 一个人离家去外地工作。饮食没有规律,到外面吃饭的次数 增加,营养往往失调。由于日常生活中琐 事多,再加上孤独,疲劳很难消除。第8条到了中老年之后,调动工 作要予以慎重考虑。对于不熟练的工作 所产生的紧张感会使精神上的疲劳倍增。第9条一日散步1小时,以清醒大脑。第10条必须接受体格检查。第11条不要轻视“危险征兆”。 许多专家医生指出,虽说是突然死 亡,但是在死亡之前也有某些前兆。据调 查,在突然死亡的人中,每3人中就有1 人在死亡的前一天至一周内,都向其家 属诉说有感冒的症状、感到疲劳、胸痛、 食欲不振等异常情况。第12条不要过分相信自己的体 力和运动能力。第13条要轻松愉快地进行体育运动。第14条运动要充分注意应与每丨 天的身体状况相适应。如果感到有点感冒、头痛、发烧、腹 泻、睡眠不足等情况,总之是在不舒服的 时候,就要停止运动或作轻微的运动。
4、心学要诀解释
心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是对人自身的最根本的认识。其中的杰者当数王阳明莫属。而将心学发挥到顶峰的非慧能而无有二者。无善无恶心之体,(体:本也;根本、本来。心之体:心的根本,心的本来。)句释:心本来是没有善没有恶的。有善有恶意之动。(意:内心的思想、内心的想法。意之动:思想在活动,想法在活动)句释:有善有恶是你的思想在活动了。知善知恶是良知,(良知:良好的知道。)句释:知道善知道恶是一种良好的知道。(你说知善知恶有什么用,就是使你明白那些应该做那些不应该做,使你生活过得顺。)为善去恶是格物。(格物:穷究事物的道理。)句释:有好的作为及去掉恶行都是基于对事物的理解。
5、成功交流要诀是什么?
注意你的语言。你可能会运用暗喻来向你的雇员传达一些信息,以此来达成一些共识。但有些领导会用词过激,“我们来做游击战”或“取消竞争”这些隐喻会拉大失败和成功者之间的距离,助长自我意识,而不利于团结协作。选择清晰的、简单明了并积极的语言,真诚的鼓励,理解你的雇员,赢得他们对你的支持。 坚持到底。在今天疲倦的、玩世不恭的工作环境下,事情常常因为没有坚持而导致半途而废。如果你做出了许诺,就用行动来证明它,即使目标没有实现,但你确实努力过。同样,不要花言巧语、言不符实,例如,在谈判桌上傲慢无礼地说着天花乱坠的客户服务。 处理败局。无论是失败,挫折,还是不愉快,你的团队要直面它们,不要羞于谈论,胜败乃兵家常事。你只要实话实说,巧妙艺术地组织你的语言,解释前因后果(包括目的、原因、参与者、预算资金、成本,等等)。 做一个积极的听众。其实只有少数人掌握了听的艺术。集中精力听讲话的人在说什么,不要有任何的分心。开放地去接受别人的意见。如果你不同意他的观点也不要直接明显地表态,你可以这样说:“我不知道是否已经完全弄懂了你的意思,你是说……” 处理冲突。你要一碗水端平,建立一对一的监察制度或是小组讨论来尽早地处理矛盾。让每个人都提前知道为什么要开会。建立保护提供意见者的基本原则,使用非审判性,非煽动性的语言,比如“我感觉……”或“这看来是……”反复重申没有根据的人身攻击是不会得逞的。让人们了解这是他们共同的战场,他们有共同的目标;把力量集中于大家的共同立场上来,而不是分歧上;求同存异。
原创文章,作者:大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8.cn/4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