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书法资讯

郑思肖(郑思肖《画菊》翻译)

1、郑思肖《画菊》翻译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这两句咏菊诗,是人们对菊花的共识。菊花不与百花同时开放,她是不随俗不媚时的高士。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决不被北风吹落,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这是郑思肖独特的感悟,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誓言。

郑思肖(郑思肖《画菊》翻译)

2、郑思肖《自戒》的翻译

《自戒》(郑思肖) 译文有行,即使至贫至贱,处于社会最底层,仍是亲近之人;无行,至富至贵,不值得亲近。为什么呢?有行之人,寂然不动时,武道为纲,文理为纪,内敛于制度文件中,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篡改一个字,谓之“纲纪森然”;君子儒,一旦行动起来,动皆法度,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恣其所行,且不敢一毫越理犯分)。这种君子,超越世俗的贫富观,无功不受禄是这类人的操守,君子儒,怎么会妄谋国家大事!君子儒,以“忠孝仁义”为本,有利于国家,爱惜其家族在故乡的好名声,这类人做事严密,能为国家培根固本,不遗后患。无行之人,心胸间充满诡异、献媚、凶残、嫉贤妒能之戾气;一心一意想的是,巧言令色犯奸坐科之事,贪婪的口水都流到嘴外了,诡异、献媚、凶残、嫉贤妒能之心,犹如炽烈的火焰,经久不息。如果这种人得势,国本都会被其劫空。这种人,为争权夺利,有勇有谋;这种人在位,即使被铲除,其政治影响,难以收回,不慎用了这样的小人儒,必有余殃于社稷。匹夫有行,保身、保家、保子孙,以其美名在故乡广为流传为荣;卿相无行,亡身、亡家、亡国、亡天下,以“遗臭为后世笑”为荣。简单判断:无行之卿相,不若有行之匹夫。得有行匹夫而交之,不仅无损朝廷名声,实在有利于向世人昭示朝廷之英明。我担心的是,这样的人,或许不臣、不仕、不奉诏,怎么让这些德智俱佳的君子,能为我朝所用?与其怕别人拒我,不如找出德智君子为什么拒绝我的根本所在,明白这个理,就可以找到具体措施了。随所有人都执怀疑之心,德之弃也,这样的执政思想,跟小人没有区别;能自检有否有失德的言行,则不失君子风范。我要终身信守孔子儒行中的这些精要之处!年轻时,我不太明白这些道理。是我父亲的高风亮节,感染了我,我经常警醒自己,唯恐违背父母的教诲给父母脸上抹黑。但愿我能以此立志,学圣人之道,成为一个真君子,书以自戒。

郑思肖(郑思肖《画菊》翻译)

3、郑思肖以什么而闻名?

郑思肖以墨兰画而闻名 郑思肖字忆翁,别号所南,福建连江人。南宋理宗淳佑元年(年)生,元仁宗延佑五年卒,年78岁。他是宋元之际一位很有民族气节的爱国诗人和画家。他的一生形迹足称为人景仰的奇人: ——他20岁左右,已是太学优等生。这是通达仕途的一条途径,但他放弃了,随侍父亲寄居西湖侧畔,与四方名儒硕学交往,增广见闻。 ——当元军大举南下时,他到临安(今杭州)叩宫门上疏皇帝,怒斥尸位素餐者之恃权误国,要求革除弊政,重振国威,抵抗元军。因言辞激烈,上书被扣压,未予上报。 ——南宋灭亡后,他学习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精神,不臣服蒙元的统治,自称“孤臣”。因肖是赵(赵是宋的国姓)的构成部分,所以改名思肖,字号忆翁和所南也都包含有怀念赵宋的意思。他把居室题额为“本穴世家”,如将“本”下的“十”字移入“穴”字中间,便成“大宋世家”,以示对宋的忠诚。 一一他原与宋宗室、著名画家赵孟兆页交往较多。后赵降元并任官。郑即与之绝交。 ——他擅画兰,宋亡后,所画兰均无土和根,因土地已沦丧于异族。无从扎根。 从这些行事可以大致看到一位“奇人”的身影,但当读过陈福康先生所著《井中奇书考》后,便深感我对郑思肖所知的肤浅。陈书以四章的篇幅论述郑思肖的生平与家世、郑思肖的绘画、郑思肖的诗文与创作历程以及郑思肖与宋季爱国文人诸方面,凸现了郑思肖的立体形象。他努力挖掘元明人的私家著述及郑思肖有关自述中的生平资料,从元初柴志道为郑父文集序中涉及的一言半语至明初卢熊所撰《郑所南小传》之详尽,共有十余人为之传,而从郑氏自著诸作中更多有所得,至是郑氏生平,应称大备。谓福康为竭泽而渔,似不为过。而郑思肖之“独往独来,独处独坐,独行独吟,独笑独哭”的奇人之“奇”,也已勾画无遗。尤以对郑思肖所撰《先君菊山翁家传》之考辨,博引旁征,鞭辟入里,不仅使郑氏家世明晰,更可证《心史》之非伪书。郑氏善画兰,人多知之,而深入钻研其事者盖鲜,陈福康先生于此广搜博采,阐明郑氏绘画题材不仅限于墨兰而更为广泛,凡古今中外人士有所论述及著录郑氏画作者均以入文。而总其意旨说:“郑思肖的绘画,是他的爱国思想的表现形式之一。”于郑氏诗文搜罗颇富,而于条列诸书,皆能撮其大要,论其指归,以考镜源流,辨章学术,得作者深意。陈福康先生以郑氏一篇自序为据,依次对所列72位人物进行考索并论及与郑氏之关系。实则陈福康先生意不仅在于论述有关人物,盖借此示人将郑氏置于宋季知识群体中予以研究论断。其方法固称科学,但非殚精竭虑不可得也。

郑思肖(郑思肖《画菊》翻译)

4、郑思肖写的是《寒菊》还是《画菊》

《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5、郑思肖是什么朝代的诗人?????

郑思肖(~) 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属福建)人。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以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表示思念赵宋,取肖从□之意。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表示以南为所;名住地为本穴世界,移本字之十置穴中,即大宋。日常坐卧,也要向南背北。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原创文章,作者:大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8.cn/388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144387383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