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书法百科

草书(草书怎么写)

1、草书和狂草的区别

草书,是中国书法发展到一定时期而产生的一种快速便捷书体。始于汉初。当时通行的是草隶,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章草”。据说“章草”得名于汉章帝命大臣杜度用这种字体写奏章;也有人说“章草”就是汉章帝所创;还有人说“章草”得名于汉元帝时的书法家史游用这种字体书写《急就草》。总之,“章草”在汉代十分普及。到了汉末,出了个大书法家张芝,是他脱却了“章草”中保留的隶书笔画形迹。上下字之间的笔势,往往牵连相通,偏旁相互假借,成为“今草”,即一般所称的草书。到了唐代,张旭、怀素将“今草”写得放纵开张,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飞扬,这就产生了“狂草”。由此见,张芝乃“今草”之祖也;张旭、怀素乃“狂草”之祖也。草书,是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书体。《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草书始于汉初,其 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从草书的发展来看:草书发展可分为早期草书、章草和今年内草三大阶段。早期草书是跟隶书平行的书体,一般称为隶草,实际上夹杂了一些篆草的形体。草书符号的 主要特征之一是笔画带钩连,包括上下钩连和左右钩连。隶化笔法的横势倾向,为左右钩连的草化提供了依据。章草笔法用一形,今草笔法用形。这是两者的根本区别。运笔放纵、点画狼藉的又称“大草”或“狂草”。

草书(草书怎么写)

2、草书怎么写

一是识草法。要熟记《草书百韵歌》、《标准草书字汇》或《草书编》等,掌握草法的构成基本规律。 二是临字帖。可以选择一种规律性较为明显的范本临写,来掌握草书的基本运笔、结体以及章法。 三是明变化。一个字的草法各家有各家的面貌,多比较就能领悟变化的规律。 四是敏感性。就是要培养成自己对线条感、节奏感、章法感的敏感性。 五是系统性。就是在选择一种风格的前提下,系统临习各家书迹。

草书(草书怎么写)

3、草书有哪几种

草书分为章草和今草,而今草又分大草(也称狂草)和小草,在狂乱中觉得优美。章草笔画简约,有萦带连接,与今草相似。但其结体平正,用笔劲涩,笔画中有波磔,特别是捺画的起笔与捺的末笔,明显的保留了隶书的笔意,且字字独立,不相连绵,排列整齐,与今草、狂草有明显的区别。今草即一般所说的草书,它是脱去了章草中保留的隶书形迹,并在章草和楷书的基础上加快行笔,增加圆环勾连而成。张怀瓘《书断》中说:“章草之书,字字区别,张芝变为今草,加其流速,拔茅连茹,上下牵连,或借上字之终而为下字之始,奇形离合,数意兼包。”这正是章草与今草不同体势和运笔的概括,代表作如崔瑗《贤女帖》。狂草创始于唐朝,唐人张旭是狂草的开山祖,故有“草圣”之称。后来的和尚怀素亦是狂草大家。狂草比今草更加简便快速,且笔势更加连绵回绕,活泼飞舞,奔腾放纵,大有驰骋不羁,一泻千里之势。古人谓其形体“或敛束而相抱,或婆娑而四垂,或攒翥而整齐,或上下而参差,或阴岭而高举,或落择而自披。”真是“众巧而百态,无尽不奇”。作者可借其抒发奔放激越之情,或寄以驰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但由于其省笔多,形体与楷、行二体相差太大,故较难辨认。

草书(草书怎么写)

4、草书的代表人物有那些人?代表作有哪些?其特点为?

草书:汉字的一种书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章草笔划省变有章法可循,代表作如三国吴皇象《急就章》的松江本。今草不拘章法,笔势流畅,代表作如晋代王羲之《初月》、《得示》等帖。狂草出现于唐代,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笔势狂放不羁,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从此草书只是书法家临摹章草、今草、狂草的书法作品。狂草代表作如唐代张旭《肚痛》等帖和怀素《自叙帖》,都是现存的珍品。

5、草书的写法

请购买韩道亨《草诀百韵歌》、王羲之《草诀百韵歌》、于右任《标准草书》,可以掌握汉字的草书字形以及写法。仿照王羲之《十七帖丛帖》、张旭《古诗四帖》、怀素《自叙帖》《小草千字文》、孙过庭《书谱》等古代有代表性的字帖勤加练习就可以有相当的成就了。

原创文章,作者:大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8.cn/387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144387383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