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四大楷书书法家有哪些
中国四大楷书书法家有:唐代的颜真卿,欧阳洵,柳公权,元代的赵孟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楷书书法家。

2、古代四大书法家
中国古代四大著名书法家,一般是指唐代的欧阳洵、颜真卿、柳公权、元代的赵孟頫。 人们通常说的颜体、柳体、赵体、欧体分别是以欧阳洵、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这四位书法家的姓来命名的。 古代四大书法家的字体 (1)欧阳洵:欧体。擅长书体:楷书。书法特点:笔力险劲、瘦硬,意态精密俊逸。代表作品:《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 (2)颜真卿:颜体。擅长书体:楷书,行草。书法特点:楷书规规矩矩,气宇轩昂,行草情溶于艺,艺才生魂。代表作品:楷书——《颜勤礼碑》、《多宝塔碑》;行书——《祭侄文稿》。 (3)柳公权:柳体。擅长字体:楷书。书法特点:字态清瘦,特别是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代表作品:《玄秘塔碑》、《神策军碑》。 (4)赵孟頫:赵体。擅长书体:楷书,行书。书法特点:无论楷书还是行书,都很工整,四平八稳,温和、典雅。代表作品:楷书——《胆巴碑》、《妙严寺记》;行书——《赤壁赋》。

3、古代的书法家有哪些
欧褚钟王颜柳赵:欧阳询、褚遂良、钟繇、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欧阳询(一年),汉族,潭州临湘(今长沙)人,字信本,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公元年出生于衡州(今衡阳),祖籍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欧阳询祖父欧阳颁(~年)曾为南梁直阁将军,父欧阳纥曾任南陈广州刺史和左卫将军等职。因举兵反陈失败被杀,并株连家族。欧阳询因年幼幸免于难,被父亲好友收养。欧阳询聪敏勤学,涉猎经史,博闻强记。隋朝时,欧阳询曾官至太常博士。因与李渊交好,在大唐盛世累迁银青光禄大夫、给事中、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男, 也称“欧阳率更”。与同代另三位(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号为“欧体”,他的字有多人评论。 褚遂良(—),字登善,汉族,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祖籍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州)。他的书法,初学虞世南,晚年取法钟繇、王羲之,融汇汉隶,丰艳流畅,变化多姿,自成一家。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书家。相传虞世南死后,唐太宗叹息无人可以论书。魏征称赞说:“褚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魏征认为,他对王字理解的深刻,有辨认王字真伪的能力。他的传世书迹有楷书《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伊阙佛龛》。钟繇(-),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官至太傅,魏文帝时与当时的名士华歆、王朗并为三公,有二子:钟毓、钟会。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据传是楷书(小楷)的创始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并称为“钟王”。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此后历代王氏家族书法人才辈出。东晋升平五年卒,葬于金庭瀑布5997山(又称紫藤山),其五世孙衡舍宅为金庭观,遗址犹存。颜真卿(-),字清臣,汉族,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中国唐代书法家。 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和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颜真卿开元二十二年(公元年)中进士,登甲科,曾4次被任命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因受到当时的权臣杨国忠排斥,被贬黜到平原(今属山东陵县)任太守,人称“颜平原”。肃宗时至凤翔授宪部尚书,迁御史大夫。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建中四年(),遭宰相卢杞陷害,被遣往叛将李希烈部晓谕,后为李缢杀。柳公权(-),字诚悬,唐代著名书法家,汉族,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官至太子少师,世称“柳少师”。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著称,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认为颜真卿,欧阳询的字最好,便吸取了颜,欧之长,在晋人劲媚和颜书雍容雄浑之间,形成了自己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 “颜筋柳骨”的美誉。他一生作品很多,主要有《大唐回元观钟楼铭》、《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神策军碑》。另有墨迹《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4、古代著名楷书书法家
楷书四大家,是对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四位书法家的合称。也称四大楷书,楷书四体,他们是:唐朝欧阳询(欧体)、唐朝颜真卿(颜体)、唐朝柳公权(柳体) 、元朝赵孟頫
5、如何练字?先练行书好,还是楷书好?
先练楷书是肯定的!就楷书而言,有多种,其中:隶书、魏碑、唐楷(即通常一般指的楷书)都是楷书范畴,凡是横平竖直的都是楷书,目的就是字的规则!如不是主攻楷书而是练就实用型钢笔字行书的话,楷书练到横平竖直不歪就行了,楷书不要太要求!但一点不练肯定是写不好行书的,说隶书不是楷书那是外行话,在书法圈里是令人贻笑大方的话!我是练书法的数十载(毛笔、钢笔都练的)古代如北宋大书家米芾,行书称绝!而楷书并不出名!一本字帖也没有,但不是说他从没有练过楷书,只是不出名而已或不擅长而已,不练连字的规整象子都不清楚何以变形为行书!所谓先练楷书,关键能把字写写正就行了,不要太作要求就可以练钢笔行书了,关键是写行书时间要长,如果平时爱学习是好时机,通过上课要多练记笔记,实际上学是极好的机会,我就是通过看书然后把精典的东西记录下来,用大量记笔记来复习巩固学过的字,不致自己还始终记着以前的字样子,我是工作后才练字的,当时上电大,我就记笔记,等于把书抄写了一遍,如果记笔记快了字就变形,知道字跟不上手本身就是进步了,在书法上叫“眼高手低”随着时间的推移,多看多写手就提高了,就到下一个周期,“手高眼低”,通过多看,发现又不行了,这就是手又跟不上了,如此循环往复地提高。不去管它,时间长了等你的行书写好了,自然速度就上来了。这样既加深了学到的知识又练就了书法!可谓学习练字双赢!你老爸说的对!我对我儿子从小就要求他将字写好,练好字会受用一生的!我的人生转机就得力于字,这是我的亲身感受啊!听你老爸的话没错的,开始投入战斗吧,会有收获的!祝你成功!并能顺利考入心仪的高等学府!
原创文章,作者:大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8.cn/3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