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书法资讯

蔡京书法(宋四书法家里面的蔡是)

1、历代名人怎样评价蔡京的书法艺术

蔡京的书法艺术有姿媚豪健、痛快沉着的特点,能体现宋代“尚意”的书法美学情趣。因而在当时已享有盛誉,朝野上庶学其书者甚多。元陶家仪《书史会要》曾引当时评论者的话说;“其字严而不拘,逸而不外规矩,正书如冠剑大人,议于庙堂之上;行书如贵胄公子,意气赫奕,光彩射人;大字冠绝占今,鲜有俦匹。”甚能反映蔡京当时在书法艺术上的地位。当时的人们谈到他的书法时,使用的词汇经常是“冠绝一时”、“无人出其右者”,就连狂傲的米芾都曾经表示,自己的书法不如蔡京。据说,有一次蔡京与米芾聊天,蔡京问米芾:“当今书法什么人最好?”米芾回答说:“从唐朝晚期的柳公权之后,就得算你和你的弟弟蔡卞了。”蔡京问:“其次呢?”米芾说:“当然是我。”存世书迹有《草堂诗题记》《节夫帖》《宫使帖》等。

蔡京书法(宋四书法家里面的蔡是)

2、大奸臣蔡京竟然是大书法家?

宋代有四大书法家最为有名,即苏、黄、米、蔡四家。苏是苏轼,即苏东坡;黄是黄庭坚;米是米芾;这都无可非议。可“蔡”呢?有人说是蔡京,也有人说是蔡襄,到底是谁呢?其说不一。 最通常的说法是,本来这个蔡是蔡京,人们虽然承认他的书法造诣,可特别憎恶他的人品,所以人们不愿意承认他的书法家地位。在宋哲宗元佑年间,他为了排除异己,把司马光等人称作“奸党”,并亲自写碑文,写上他们的“罪状”,刻成碑立在全国。当时有许多石匠拒绝刻这个碑,结果都被坎头处死。等到蔡京一死,人们马上把那座“元佑党人碑”砸个粉碎。人们还把他和当时把持朝政的高俅、童贯、杨戬,并称为“四大奸臣”。 蔡京人品极坏,人们怎能容忍他在“四大书法家”的行列之中?所以就把他开除了。可“苏黄米蔡”又说顺口了,就让蔡襄取而代之 蔡襄善于学习先人精华,又特别刻苦努力,书法很有特色。所以人们认为他应该排在“四家”之首,不应该受蔡京的连累排在最后。 蔡襄不仅书法造诣很高,而且人品极好。他在朝为官时,敢于直言,连一些权臣都怕他三分。他在福建泉州做官时,修建了后来非常著名的洛阳桥,又修建了七里的林荫大道,为当地人民所欢迎。 由此看来,人品比书品更重要,如果一个人只会写好字,不会做好事,人民一定要垂弃他,即使在书坛上也不会给他留下一个小小的地位。

蔡京书法(宋四书法家里面的蔡是)

3、奸相蔡京,秦桧的书法都很好吗?

是的,不是一般的好,而是在当时非常有名的。也可以说,在他们当权时,手迹是洛阳纸贵、一片难求。 但中国书法有一点非常独特,就是不纯是艺术,更与人的道德操守紧密相关。一个人,如果大德有亏,字写得再好,也流转不下来,或者纵历千载,也有争议,如赵孟頫。 传统中国书法如此,不似今日,书法好像,似与官帽大小成了正比——可悲可叹。

蔡京书法(宋四书法家里面的蔡是)

4、宋四书法家里面的蔡是蔡襄还是蔡京

宋代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中的“蔡”,是蔡襄,还是蔡京?最近有报刊称“宋徽宗时宰相蔡京,能诗善文,书法 更是精绝,本来名列宋四家之中,只因其为人奸诈,权倾当朝,名声太坏,人们就用蔡襄替代他在宋四家中的位置”。照这种说法,蔡襄是沾了蔡京的光才列入宋四 家的。如果蔡京人品好,那蔡襄就无缘挤进宋四家了。我认为,这种说法是缺少事实依据的。       蔡襄的书法师承唐代的虞世南和颜 真卿,并取法晋人钟繇和王羲之父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其正楷端重沉着,行书温淳婉媚,草书参用飞白法,潇洒劲逸。宋史说:“襄工于书,为当时第一, 仁宗尤爱之,制元舅陇西王碑文命书之。”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称“君谟独步当世”;宋徽宗赵佶认为“蔡君谟书包藏法度,停蓄锋锐,宋之鲁公(颜真卿) 也”;宋高宗赵构称蔡襄的字为“本朝诸臣之冠”;朱熹则“独推君谟书有典型”,“有欧、虞笔意,甚可爱也”。苏东坡曾多次强调“蔡君谟为近世第一”,还称 “今世再有王羲之,乃可议君谟书”。他多次对蔡襄书法的大力推崇,在书坛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以致南宋宰相周必大说:“蔡忠惠公为本朝第一,苏文忠公言之 矣,谁敢改评。”蔡襄的书法早在宋代就已成了定论,有“本朝第一”和当代王羲之、颜真卿之美誉,是宋代当之无愧的书法第一高手。        第一个将蔡襄同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为宋四家的,是元初的开封人王芝。他于至元二十八年(公元年)跋蔡襄《洮河石砚铭》墨迹中说:“右为 蔡君谟所书《洮河石砚铭》,笔力疏纵,自为一体,当时位置为四家。窃尝评之,东坡灏流转神色最壮,涪翁瘦硬通神,襄阳纵横变化,然皆需以放笔为佳。若君谟 作,以视拘牵绳尺者,虽亦自纵,而以视三家,则中正不倚矣。”在这里,王芝将蔡襄列入宋四家之首。那后人为什么会有蔡襄取代蔡京之说呢?        我以为主要原因恐怕是受明初《水浒传》的影响。施耐庵(约-约)在此书第三十九回中借吴学究之口对晁盖说:“吴用已思量心里了。如 今天下盛行四家字体,是苏东坡、黄鲁直、米元章、蔡京四家字体。苏、黄、米、蔡,宋朝‘四绝’。”这是宋、元之后,施耐庵第一次将王芝的宋代四家中的蔡襄 改为蔡京,并将蔡列在苏、黄、米之后。“苏、黄、米、蔡”便由此而来。       最早提出蔡襄取代蔡京的是明代画家王绂 (-)。他在《书画传习录》卷三中说:“世称宋人书,则举苏、黄、米、蔡,蔡者谓蔡京也,后世恶其为人,乃斥去之,而进端明书焉。端明 (蔡襄)在苏、黄前,不应元章(米芾)之后,其为京无疑矣。”王绂在这里并没有说明苏、黄、米、蔡之说的由来,只是以“苏、黄、米、蔡”的辈分先后,主观 判断蔡襄不应列在“苏、黄、米”之后,宋四家之蔡无疑是蔡京。王绂的这一说法是在施耐庵的《水浒传》问世后不久提出的。我认为他可能是受了《水浒传》一书 的误导。因为在施耐庵之前从来没有人将蔡京列入宋四家。       其实,历史上也有很多不按出生先后排列的情况。如初唐四杰,其中 王勃的年龄和杨炯一样大,都比卢照邻和骆宾王小,但后人却把王勃摆在第一位。书法名家钟繇辈分比王羲之高,但梅尧臣等人在评价书法时却把王摆在钟之前。米 芾在与宋徽宗评书时,也没有按什么辈分,而是先讲蔡京、蔡卞兄弟,接着讲其族兄蔡襄,先讲苏东坡的学生黄庭坚,然后才讲苏东坡。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 多。再说如果以辈分先后为序的话,蔡京(-)比米芾(-)大4岁,那蔡京摆在米芾之后又怎么解释呢?因此,我觉得按年代 来推断蔡摆在苏、黄、米之后,即为蔡京是没有根据的。       至于因蔡京人品不好而由蔡襄取代,我觉得这种理由并不充分。在中国 书法史上,像颜真卿和蔡襄人品书品俱佳的并不很多,而人品不佳书品佳的,至今仍有不少人艺术上的成就得到后人的青睐。如赵孟是宋朝宗室,降元后受到忽必烈 猜忌。他连忙做诗辩白:“往事已非那可说,且将忠直报皇元”,还写了对联“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以讨好忽必烈。应该说赵孟的人品是不值得称道的,但 他的书法和绘画却冠绝千古。至于宋徽宗、米芾、董其昌、张瑞图等人也均属于此类。       平心而论,蔡京也不失为一位大书法家, 但同蔡襄相比,还是稍逊一筹。蔡京是宋徽宗的宠信,其《听琴图》等不少得意之作都有蔡京的题字或题诗。但他在评书时,对当朝宰相蔡京只字不提,却给予蔡襄 很高的评价,称他是“宋之鲁公”。从他的评价中,可以明显看出蔡京的书法艺术难以同蔡襄匹配。蔡京身居宰相要职时出版的书法评论集《宣和书谱》对蔡京的书 法大加赞扬,但在评价蔡襄时,却明确指出蔡襄的书法为本朝第一。这是连蔡京本人也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因此,从根本上说,还是蔡京书法艺术不及蔡襄,并非人 品不好由蔡襄取代进入宋四家。       我认为元初的王芝明明白白将蔡襄列为宋四家的提法,至少比明初施耐庵的蔡京之说和王绂的 “襄取代京”之说要早年左右。其次,从历代名家对蔡襄的评论来看,据水赉佑编的《蔡襄书法史料集》不完全统计,宋元明清四朝先后有位名家对蔡 襄的书法作了评价,其中有三分之二多的人认为蔡襄的书法为宋代之冠,有人认为蔡襄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只有8人附和王绂的说法,认为是蔡襄代替了 蔡京。可见,蔡襄作为宋四家之一是当之无愧的,而且也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5、宋朝四大书法家中 为什么把蔡京改成了蔡襄 蔡襄和蔡

蔡京虽然才学出众,可心地险恶.在新党得势,蔡京高居相位时,便不择手段,伺机报复.不仅将苏轼逐出京师,而且将苏轼的书法也贬得一文不值,把它说成了一堆臭狗屎.不仅如此,还通令全国,将苏轼在各地所题碑碣一一捣毁,片石不存 蔡京失势之后,旧党上台.苏轼等人将蔡京恨之入骨,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四处派人将蔡京所题写的碑文一一搜出,尽行捣毁,甚至将他逐出书法家的行列,将“米、蔡、苏、黄”改成了“苏、黄、米、蔡”,这“蔡”也变成了“蔡襄”,而决不承认蔡京在书法界的地位.

原创文章,作者:大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8.cn/328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144387383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