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书法资讯

孙过庭书谱大字高清(氏在阐明由掌握篆、隶)

1、孙过庭《书谱》中是“昧钟张之馀烈”还是“味钟张之馀烈”?

是味钟张之馀烈。原文:余志学之年,留心翰墨,味钟张之馀烈译文:我少年读书的时候,就留心书法,体会钟繇和张芝的作品神采。昧是昏、暗的意思,而这里是体会作品的意思,所以是味。

孙过庭书谱大字高清(氏在阐明由掌握篆、隶)

2、孙过庭《书谱》是下面哪个朝代的作品?

孙过庭《书谱》是唐代的作品孙过庭(~),唐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名虔礼,以字行。吴郡富阳(今浙江富阳)人,一作陈留(今河南开封)人。孙过庭“好古博雅,工文辞,得名于翰墨间”。他擅长楷、行、草诸体,尤以草书著名。孙过庭传世书迹有《书谱》、《千字文》、《景福殿赋》三种,都是草书墨迹,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要数《书谱》。著《书谱》2卷,已佚。今存《书谱序》,分溯源流、辨书体、评名迹、述笔法、诫学者、伤知音6部分,文思缜密,言简意深,在古代书法理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许多论点,如学书三阶段、创作中的五乖五合等,至今仍有意义。有墨迹《书谱》传世。

孙过庭书谱大字高清(氏在阐明由掌握篆、隶)

3、孙过庭《书谱》是哪个朝代的作品 a 晋 b 唐 c 宋 d 元

、唐朝。  初唐书论,最重要的还是孙过庭的《书谱》。这篇三千七百字的煌煌大论,内容广博宏富,涉及中国书学各个重要方面,且见解精辟独到,揭示出了书法艺术的本质及许多重要规律,从而成为我国古代书法理论史上一部具有里程碑性质的著述,标志着中国书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辉煌的阶段。

孙过庭书谱大字高清(氏在阐明由掌握篆、隶)

4、孙过庭《书谱》是自己撰文并书写的吗

孙过庭《书谱》是自己撰文并书写的。初唐书论,最重要的还是孙过庭的《书谱》。这篇三千七百字的煌煌大论,内容广博宏富,涉及中国书学各个重要方面,且见解精辟独到,揭示出了书法艺术的本质及许多重要规律,从而成为我国古代书法理论史上一部具有里程碑性质的著述,标志着中国书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辉煌的阶段。孙氏主要的理论贡献,就在于他在《书谱》中一以贯之,对中国书法的表情本质做了科学而鲜明的揭橥与反复而深入的论述。首先,孙氏在阐明由掌握篆、隶、草、章各体书写不同特征,进而上升为书写艺术时说:然后凛之以风神,温之以妍润;鼓之以枯劲,和之以闲雅。故可达其情性,形其哀乐。验燥湿之殊节,千古依然;体老壮之异时,百龄俄顷。就是说,在掌握了各体书写特征之后,还要以凛与温、鼓与和等各种艺术手段,使文字的书写具有风神与妍润、枯劲与闲雅等多种相反相成的阳刚与阴柔之美,才能升华到艺术的境界;只有进入了这种艺术的境界,才能实现书法达其情性,形其哀乐的最终追求,书法作品也才能具有千古依然、百龄俄顷(书家一生中不同时期的情怀于书作中顷刻可见)的长远审美效验。达其情性,形其哀乐,就是表达、体现作者的个性与情感,即表情达性。这里,孙氏一语道破了书法艺术的根本,这是有重大意义的。情感–这一中国书学的根本命题,在孙氏以前,除去东汉蔡邕《笔论》在阐述书法创作心态时提到欲书先散怀抱,以及南齐王僧虔《笔意赞》在阐述如何体现神采时提到心手达情之外,向来无人论及,更没有人把它视为书法创作的根本追求,而孙氏竟破天荒地、一针见血地揭示出了书法这门表现心灵的艺术的真谛,这是多么难能可贵!

5、孙过庭《书谱》有多少汉字

《书谱》,墨迹本,孙过庭撰并书。书于垂拱三年(),草书,纸本。纵27.2厘米,横.24厘米。每纸16至18行不等,每行8至12字,共行,余字。衍文70余字,“汉末伯英”下阙30字,“心不厌精”下阙30字。《书谱》在宋内府时尚有上、下二卷,下卷散失后,现传世只上卷。

原创文章,作者:大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8.cn/294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144387383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