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书法百科

李翱上言(为政之根本)

1、为政之根本 古文译 急需!!

今陛下既已武功定海内,若革弊事,复高祖,太宗旧制;用忠正而不疑,屏邪佞而不迩。 现在陛下已经用武力平定了海内,如果革除弊政,恢复高祖,太宗的旧制度;用忠心正直的大臣而不怀疑,辨别邪恶的小人而不接近

李翱上言(为政之根本)

2、为政之根本

李翱上奏,说:“平定祸乱依靠武力,开创太平大业则依靠文治和贤德。现在,皇上既然已经用武力平定天下,不如接着革除弊政,恢复高祖、太宗创立的传统制度,任用忠心正直的人士而不随便怀疑,摒斥奸邪佞幸的小人并且不再亲近他们;改革赋税制度,将以往收钱币改为交纳实物;禁绝地方官吏向朝廷奉献钱物,减免百姓的租税;加强边防,抵抗边境戎狄的侵犯;经常访求待制官员,倾听他们的意见,以使下情上达。以上六条,是朝廷大政的根本之道,也是达到太平盛世的主要途径。”

李翱上言(为政之根本)

3、二程的主张是什么

认为理无所不在,不生不灭,不仅是世界的本原,也是社会生活的最高准则。在人性论上,二程主张“去人欲,存天理”

李翱上言(为政之根本)

4、云在青天水在瓶

赠药山高僧惟俨(其一)李翱炼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惟俨俗姓寒,年十七出家,初事惠照禅师,后谒石头希迁,密证心法,得其衣钵,住澧州药山,大畅禅风。当时李翱任朗州刺史,仰慕其名,乃入山谒之。《宋高僧传》卷十七记载了他们的这次会见:“(翱)初见俨,执经卷不顾,侍者白曰:‘太守在此。’翱性褊急,乃倡言曰:‘见面不似闻名。’俨乃呼,翱应唯。曰:‘太守何贵耳贱目?’翱拱手谢之,问曰:‘何谓道邪?’俨指天指净瓶曰:‘云在青天水在瓶。’翱于时暗室已明,疑冰顿泮。”可见,“云在青天水在瓶”一句本是惟俨所言,被李翱融入诗中。又据《五灯会元》卷五,惟俨示法的方法大致上是这样的:“问:‘学人有疑,请师决。’师曰:‘待上堂时来,与阇黎决疑。’至晚,上堂众集,师曰:‘今日请决疑,上座在甚么处?’”其僧出众而立。师下禅床,把住曰:‘大众,这僧有疑。’便与一推,却归方丈。”竟以不言为言,正可作“我来问道无余说”的注脚。但在李翱的询问下,他还是说了一句话:“云在青天水在瓶。”这句话怎么使李翱顿悟的呢?水在瓶中,亦如云在天中,物性无别,万法归一。认清本心,则云之潇洒,水之恬静,也能相通。在天上,就做潇洒的云;在瓶中,就做恬静的水,把握住“现量”,就能够得到自在。这,或许就是李翱从惟俨那里得到的启示吧!唐朝会昌年间,山南东道节度使李翱数次派人请药山惟俨禅师进城供养,均被禅师拒绝。一日,李翱亲自登门造访,药山座在蒲团上,手拿经卷故意不理睬他。李翱忿然道:见面不如闻名!说完拂袖而出,这时,药山冷漠地对他说道:太守怎么能贵耳贱目呢!  这一句话使得李翱为之所动,遂转身礼拜,并问道:什么是道?药山禅师伸出手指,指上指下,然后问:懂吗? 李翱说道:不懂。药山解释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李翱听过药山禅师的点化,茅塞顿开。原来真理就在青天的云上,瓶里的水中!道在一草一木,道在一山一谷,道在宇宙间一切事物当中。他当即提笔写了一首诗:证得身形是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话,云在青天水在瓶!  只要领悟,就不算太迟。李翱下山后随即卸甲归田,从此足不出户隐居山林。古人求师论道讲究一个缘字,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主要是来自于儒家思想的长期熏陶,能放下身外事,淡薄名利的人毕竟是少数。也许只有曾经沧海游历巫山的人,才会对清水浮云有更深刻的体会吧。

5、带言意的成语

【言和意顺】言语和顺,情意相谐。【言简意不遗】话不多,但没有遗漏的。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言简意赅】赅:完备。话不多,但意思都有了。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言简意该】简:简练。言辞简练,意思完备【言简意明】简:简练。言辞简练,意思完备【言简意少】简:简练。语言简洁,内容贫乏。【言简意深】言辞简练,含意深刻。【言近意远】话很浅近,含义却很深远。同“言近旨远”。【言简意足】言辞简练,但含意很明确。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透彻。【言狂意妄】说话狂放,意态虚妄。望采纳。

原创文章,作者:大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8.cn/267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144387383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