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书法资讯

正楷书法入门(学习楷书要先从哪个字)

1、大学生练字用什么字帖,选择什么字体?用行书还是楷书?

大学生练字方法以及字帖:1、如果没有书法基础,推荐使用司马彦的楷书字帖,比较正规适合练习,也可以练习庞中华的正楷字体,各大书店皆有售。 2、如果有较好的正楷字体建议练习行书,王羲之的《兰亭序》誉为“天下第一行书”,颜真卿的《祭侄稿》誉为“天下第二行书”,苏轼的《寒食诗》誉为“天下第三行书”,可以选择临摹。3、描摹并不是单纯的苗横,一定要多观察,特别对字体笔画的书写、结构的安排等要多揣摩,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字帖自己独立书写,这样反复琢磨并持之以恒。 4、练字是一件艰辛的事情,一定要持之以恒的练习,是独立书写!平日书写的时候多想想多改善。如果一日曝十日寒,是练不出字来的。

正楷书法入门(学习楷书要先从哪个字)

2、如何练好楷书的基本功?

1. 只要你有这个爱好,有决心与毅力,长年以往一定能练好。2. 基本功需要平时硬笔书法字要写的好。楷书3. 介绍:楷书,又称正楷、楷体、正书或真书,是汉字书法中常见的一种字体,其字形较为正方,不像隶书写成扁形。《辞海》解释说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楷书仍是现代汉字手写体的参考标准,也发展出另一种手写体——钢笔字。4. 楷书简介:1.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字形由扁改方,笔划中简省了汉隶的波势,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始于汉末,通行至今,长盛不衰。楷书的产生,紧扣汉隶的规矩法度,而追求形体美的进一步发展,汉末、三国时期,汉 的书写逐渐变波、磔而为撇、捺、且有了侧”(点) 、掠(长撇)、啄(短撇)、提(直 钩)等比划,使结构上更趋严整。如《武威医简》、《居延汉简》等。楷书的 特点在于规矩整齐,所以称为楷法,一直沿用至今。2.楷书有模楷的意思,张怀瓘《书断》中已先谈到过。六朝人仍习惯地用着它,例如羊欣《采》文,王僧虔《论书》韦诞传中都云∶“诞字仲将,京兆人,善楷书。”那是“八分楷法”的简称。到北宋才以之代替了正书之名,其内容显然和古称是不一样的,名异实同和名同实异之例,大概有以上这些,这些概念不弄清楚,势必至于把各方面的其他问题也永远混淆不清,一无是处了。3.楷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最为流行的一种书体。在楷书产生之前,我国的书法已产生了大篆、小篆和隶书三种书体。大篆是相对小篆而言的,一般把小篆以前所有的古文字统称为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和战国时期除秦国之外的六国文字。小篆是秦统一中国之后通行的文字,它是以秦国的文字为基础,参照其他诸侯国文字,为便于书写而删繁就简、规范统一的,这是中国书法史上最初的规范化书体。隶书是继小篆之后出现的又一代表性书体,它是在小篆的基础上产生的。隶书的产生是汉字的一次大革命,其意义不仅在于汉字从此走向了符号化,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汉字的书写方式和审美趋向,从而为楷书书法艺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并进而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和繁荣开辟广阔的天地。4.于是在汉代千姿百态的隶书园地中,就直接孕育出了楷书书法艺术。遵循其规律,将中国楷书的发展史分为四个时期:即楷书的萌芽期——两汉,楷书发展期——魏、

正楷书法入门(学习楷书要先从哪个字)

3、如何练字?先练行书好,还是楷书好?

先练楷书是肯定的!就楷书而言,有多种,其中:隶书、魏碑、唐楷(即通常一般指的楷书)都是楷书范畴,凡是横平竖直的都是楷书,目的就是字的规则!如不是主攻楷书而是练就实用型钢笔字行书的话,楷书练到横平竖直不歪就行了,楷书不要太要求!但一点不练肯定是写不好行书的,说隶书不是楷书那是外行话,在书法圈里是令人贻笑大方的话!我是练书法的数十载(毛笔、钢笔都练的)古代如北宋大书家米芾,行书称绝!而楷书并不出名!一本字帖也没有,但不是说他从没有练过楷书,只是不出名而已或不擅长而已,不练连字的规整象子都不清楚何以变形为行书!所谓先练楷书,关键能把字写写正就行了,不要太作要求就可以练钢笔行书了,关键是写行书时间要长,如果平时爱学习是好时机,通过上课要多练记笔记,实际上学是极好的机会,我就是通过看书然后把精典的东西记录下来,用大量记笔记来复习巩固学过的字,不致自己还始终记着以前的字样子,我是工作后才练字的,当时上电大,我就记笔记,等于把书抄写了一遍,如果记笔记快了字就变形,知道字跟不上手本身就是进步了,在书法上叫“眼高手低”随着时间的推移,多看多写手就提高了,就到下一个周期,“手高眼低”,通过多看,发现又不行了,这就是手又跟不上了,如此循环往复地提高。不去管它,时间长了等你的行书写好了,自然速度就上来了。这样既加深了学到的知识又练就了书法!可谓学习练字双赢!你老爸说的对!我对我儿子从小就要求他将字写好,练好字会受用一生的!我的人生转机就得力于字,这是我的亲身感受啊!听你老爸的话没错的,开始投入战斗吧,会有收获的!祝你成功!并能顺利考入心仪的高等学府!

正楷书法入门(学习楷书要先从哪个字)

4、学习楷书要先从哪个字体如门

楷书的练习方法   写字断断续续也有十几年了,不敢说有丰富的经验,但是那么一点心得还是多少有点的。下面我就总结一下自己这些年在练习楷书的时候得出的一些好方法(其实这些方法适用所有的字体,只是楷书笔画和形态是相对静止的,说起来简单一点,所以这里只是举了楷书的例子): 一、练习楷书时一定要先从笔画入手,即是方家所云之“点画”练习也,在这里我想提醒一下——在练习书法之前必须有个观念,那就是:书为心画,也就是说书法可以看成是一种绘画,有了这种观念后学习书法就很好入门。好了谈笔画吧!书法的笔画不外乎点、横、竖、撇、捺、折、挑、钩,其他便是这几个笔画的组合,所以只要练好这几种基本的笔画便轻松的学会那些组合笔法(在此我不谈永字八法,因为我也分不清,有些文字也不会念呢,呵呵)。知道了有那些笔画了,接下来便是练习了: 首先,找一本楷书碑帖(建议四大家的碑帖,即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俯等四家的碑帖),先观察一下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捺、折、挑、钩)的提按,说通俗点就是粗细,在脑海里一定要先有个宏观的概念,最好做到清楚的记得没个笔画哪里粗、哪里细。 接着就是基本笔画的描摹,其实这步是最像画画了,把碑帖放在透明纸张的下面描出一个个空心的笔画,一定要把这过程看成是画画,这样的话感觉容易多了。画一段时间后就不要在描摹了,而是直接画,也就是临,当然也要画成空心的笔画!还有组合笔画也要有这样的过程,切记!!! 再接着就是填墨了,这个时候才刚开始拿毛笔。把以前画的(描摹和临画)空心笔画挨个用毛笔填上,注意每个笔画要一笔填完(填时要注意用笔,也就是哪里该藏锋,哪里该回锋等,仔细分析),而不要再像画画(可以比成是写意画)一样笔添,要力求一笔填得形似且神似。 当你填的笔画差不多了,便可以直接用毛笔来临了,也就是对着碑帖一笔一笔的写(写的时候一定注意如何用笔),当然你写的还是单个笔画为主,整个字也可以写,但是最好只写一些比较简单的如:人、八、上等。这里一定要把碑帖书家的用笔技巧学到,也就是藏锋露锋、中锋用笔等等,看一些别人练习该书家的用笔心得。这个环节还一定要总结,总结的方法:把点、横、竖、撇、捺、折、挑、钩和组合的笔法细分和归纳,如:点分成几种,这几种的写法分别是?这几种点的写法有何共性。这样做你的笔画很快就会临的很好了。 最后是背临笔画,按照以上所做的笔画细分和归纳来背临,如背临点,点分成哪几种,分别写出来;横有哪几种写出来。写完后要回到碑帖中去对一对看看那里写的不准的。 二、 经过以上的笔画练习步骤你会发现自己写的字很像某家(你学习的书法家)的字,但是一拿来碑帖一对就就感觉不像了,因为你还没有系统的练习结构——即结体练习。 首先在碑帖中找一个你自己最喜欢的字,然后按练习笔画的方法(描摹——填墨——对临——背临)练习。估计很快这个字你就会写的很好,你肯定特别的高兴,自信越来越足了。 接下来你把碑帖的字,按独体字,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等分好类,一天练习五个,方法还是上面说的“描摹——填墨——对临——背临”。注意要多多练习一些比较难写的字。还有别忘了总结,总结还是要找出异处和共处(异处这里指同结构不同字的不同写法,和同一个字的多个不同写法;同结构字写法的共处,同一个字不同写法中的共同点等等)。还有写字的时候还要体会笔画和笔画之间的衔接,这是赋予楷书生命的重要元素。 再接下来就是通篇临帖,就是拿来你学习书家的作品,整幅作品通临,主要是学习书家的章法。做法就是先读帖,一边读一边体会,体会字的大小、欹侧、重心的变化等等,然后再通临。 最后试着找首古诗词来创作创作吧,这首古诗词内容的字,最好在碑帖里面都有,这样会容易把握一点。在创作时不要把心思只放在单个字上,要在脑海里有整幅字的谋篇布局,谋篇布局的根据就是你学习书家的章法习惯。有了谋篇布局这样写出来的作品不会死板。当这个过程有了提高,就可以直接创作了,反反复复后所有的技法都将成为自然,到这境界你基本也可以游刃有余了,不光是楷书,所有的字体你都会很快入门甚至写的很好!

5、学书法为什么必须先学楷书?

错错错,楼上的都错。草书的诞生在楷书前面。难道古人在没有发明楷书之前。就写不好草书吗??因此,不管什么书体,都有其独特的艺术规律。比如历史上的大书法家,并不全是五体皆能的。有的人草书极好,但楷书一般。也有的一笔好楷书,但行、草都很一般。如果要说是练习书法的基础,个人感觉隶书更好上手。可以说,隶书既有楷书的规范性,又有学习汉字六书的特点(从篆书直接脱胎出来的)。既规范,又能学习汉字的结构和内在含义。而且结构以八分为主,左右对称,只要掌握了这个原则,很容易在短时间内使自己的书写水平提高,易于初学者快速上手和树立信心。对今后学习楷书,魏碑都有很大的帮助。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比如本人就是直接从行书入手,兼顾楷书。所以学书必须从楷书入手不一定是真理。

原创文章,作者:大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8.cn/260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144387383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