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徐渭作品价格
上世纪80年代,徐渭的作品主要在5纽约和香港市场上露面,真假难定的价格不高。年纽约佳士得推出过一幅《鸡冠花》,结果只卖了5.5万美元。到上世纪90年代,随着国内艺术品拍卖形式的兴起,其作品在海内外亮相较多。年北京瀚海拍卖会推出一幅徐渭的《草书鉴湖诗》,被拍至35.2万元。此后,徐渭的作品只要在市场上被认定为真迹,藏家往往不惜巨资收购。步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书画价格大幅攀升,徐渭书画价格扶摇直上。年,《墨花卷》在长风拍卖会上获价万元,其绘画作品首次突破了万元大关;年,徐渭书画作品的涨幅更是势不可挡,如《为仰南书六首诗卷》在上海道明获价万元,《墨葡萄图》在北京瀚海获价万元。目前,市场上只要有可靠的徐渭书画,价格动辄数百万元乃至数千万元,已非一般藏家所能承受。 我们先从历史角度来看徐渭字画现在价格多少这个问题,从影响力也可以判断出来,明代三大才子——解缙、徐渭、杨慎,他们才华横溢,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不朽的经典作品和为人津津乐道的趣闻轶事。可惜,这三大才子都因秉性刚直而仕途坎坷,结局悲惨。从明代三大才子的作品行情看,无论是作品市场价格还是影响力,徐渭都是遥遥领先,解缙其次,杨慎最后。若从绘画成就看,徐渭无疑是开宗立派的大师。在书法上三人各具风格,若论诗词文赋,杨慎成就最大,由于杨慎现在的作品价格较低,未来在市场上有较大升值空间。 我们再从拍卖行情来看徐渭字画现在价格多少, 徐渭字画价格以及市场行情可从今年秋拍的结果得到揭晓,嘉德四季第31期拍卖会本周圆满收槌,总成交额达2.3亿元人民币。其中,全场最另一件超乎预期的拍品在古籍专场,徐渭十三开《诗文册》5万元起拍,万元成交。此册是徐渭书录自作跋文及诗文。作品中,楷书结体端稳开张,章法充实浑然。草书用笔倾侧欹斜,笔势开张激荡,线条纵逸跌宕,支离怪异,变化复杂,顿挫、转换狂纵而饶富奇趣,时出怪异之笔,且不拘章法,是一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往年徐渭拍品记录 徐渭 花卉手卷 5,.00万 -12-04 徐渭 墨葡萄图 立轴 3,.00万 -11-17 徐渭 草书李太白诗卷 手 1,.00万 -06-03 徐渭 行书七言诗 立轴 1,.50万 -12-04 徐渭 雪竹 立轴 1,.00万 -11-17 详见:
2、徐渭的书法有哪些特点?
徐渭的书法如同其绘画一样,用笔狂放,淋漓宕逸,不拘形似而神采殊胜,充满着豪迈之气。徐渭的阳和廷捷诗扇属比较规整的行草书,迥然不同于其平素惯写的狂草,用笔姿态各异,不拘程式,线条颇具厚重感,其潇洒处可以与北宋大书画家米芾的字相比拟。从这幅作品中也可以看出徐渭的行草书曾受到米芾的影响,而两人书法共同的特点,就是在书法的点画与神采方面注入了画意。
3、徐渭的人物成就
徐渭的文艺创作所涉及的领域很广,但它们共5同的特征是:艺术上绝不依傍他人,喜好独创一格,具有强烈的个性,风格豪迈而放逸,而且常常表现出对民间文学的爱好。明代的诗坛,由于前七子与后七子的提倡,出现了一股拟古的风潮。虽说他们也自有不可抹煞的成绩,但这种拟古的风气,显然有碍于诗歌艺术的发展。徐渭对此深致不满,并作了尖锐的批评。他说:“鸟学人言,本性还是鸟;写诗如果一意模拟前人,学得再像,也不过是鸟学人言而已,毫无真实的价值。”他自己的诗歌创作,注重表达个人对社会生活的实际情感,风格略近李贺,问学盛唐,并杂取南朝,出入宋元,而终不失其为自我。这个倾向为稍后主张抒发性灵的公安派所继承,对改变晚明诗风具有重要意义。公安派的代表人物袁宏道对徐渭的诗有一段精彩的评述:“文长既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蘖,恣情山水…其所见山奔海立。如寡妇之夜泣,羁人之寒起。当其放意,平畴千里;偶尔幽峭,鬼语秋愤。”徐渭的散文,以《自为墓志铭》一篇最为出色。此外许多尺牍也很有特色,泼辣机智,幽默多趣,文风远启金圣叹一流,但总的来说,成就不及诗歌。 徐渭的戏剧创作有杂剧集《四声猿》,其中包括《狂鼓史》、《翠乡梦》、《雌木兰》、《女状元》四个独立的戏。《狂鼓史》是有感于严嵩杀害沈炼之事而写的,表现出狂傲的反抗精神。后两个戏都是写女扮男装建功立业的故事,反映了他对妇女的看法,有一定的反封建意义。这些作品都打破了杂剧固定的格式,为戏剧形式上的多样化开拓了门津。在戏剧理论方面,徐渭主张“本色”,即戏剧语言应当符合人物的身份,应当使用口语和俗语,以保证人物的真实性,而反对典雅的骈语,过度的修饰,这些看法都颇有见地。此外,徐渭还作有《南词叙录》,这是中国第一部关于南戏的理论专著,在戏剧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杂剧《歌代啸》、小说《云合奇纵》(即《英烈传》),据说也是徐渭所作。 徐渭的书法和明代早期书坛沉闷的气氛对比显得格外突出,他最擅长气势磅礴的狂草,但一般人很难看懂,用笔狼藉,他对自己的书法极为喜欢,自认为“书法第一,诗第二,文第三,画第四”。徐渭超越了时代,开启和引领了晚明“尚态”书风,把明代书法引向了新的高峰。陶望龄曾说过其书法“称为奇绝,谓有明一人”。袁宏道则称:“予不能书,而谬谓文长书决在王雅宜、文征仲之上,不论书法而论书神,先生者诚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矣!” 徐渭书法和书法观的产生,是与明中、晚期整个思想、文化、审美观念巨大变迁相吻合的。俆渭书法也是从吴门书派主张唐法的反叛中出发,继而吸取北宋苏、黄、米追求艺术个性化的积极因素中走来。徐渭在《书季子微所藏摹本兰亭》中所说的“时时露己笔意” 的审美精神。他的原话是:“非特字也,世间诸有为事,凡临摹直寄兴耳,铢而较,寸而合,岂真我面目哉?临摹《兰亭》本者多矣,然时时露已笔意者,始称高手。予阅兹本,虽不能必知其为何人,然窥其露已笔意,必高手也。优孟之似孙叔敖,岂并其须眉躯干而似之耶?亦取诸其意气而已矣。”如果说徐渭的行书已用“己意”实现了对传统笔法的改变,那么,最大的改变是那些高头大轴的中堂行草书。以前说“董其昌破坏了墨法”,在这则要说“徐渭破坏了笔法”。徐渭在书法从卷册翰札的文房把玩转向厅堂展示审美的变革中,实现了作品创作中笔法的改造。《代应制咏剑草书轴》和《代应制咏墨草书轴》是其代表作。徐渭这种借鉴于绘画的点画表现方法,是对晋唐笔法的创造性破坏。对于书法艺术这种美术化倾向的改变。 明代的中国,美术正处在学习古人与创新两种意识碰撞的特殊阶段。水墨写意画迅速发展,以徐渭为代表的泼墨大写意画非常流行,名家出现很多,技法也不断更新,徐渭凭借自己特有的才华,成为当时最有成就的写意画大师。他的写意水墨花鸟画,气势纵横奔放,不拘小节,笔简意赅,用墨多用泼墨,很少着色,层次分明,虚实相生,水墨淋漓,生动无比。他又融劲健的笔法于画中,书与画相得益彰,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似与不似之间徐渭的泼墨写意花鸟画,别开生面自成一家。其花鸟画,兼收各家之长而不为所限,大胆变革,极具创造力。其写意画,无论是花卉还是花鸟,皆一挥而就,一切尽在似与不似之间,对笔下的四时花木,画家运用勾、点、泼、皴等多种笔墨形态,将牡丹之雍容、紫薇之隽秀、竹子之萧疏、霜菊之孤傲、寒梅之挺洁的神韵刻画的入木三分,分别舒展九尺与五尺的梧桐和芭蕉,直冲画外,不见首尾,与密如骤雨的葡萄、虬如蟠龙的藤蔓构成了巨大的张力,充溢在画面中的纵横之气和豪放境界更是前所未有。他的水墨葡萄,串串果实倒挂枝头,水鲜嫩欲滴,形象生动,茂盛的叶子以大块水墨点成,风格疏放,不求形似,代表了徐渭的大写意花卉的风格。丰富的运动轨迹与浓淡、徐疾、大小、干湿、疏密程度各异的笔踪墨韵,无不具备振笔疾书的即兴性和不可重复性,呈现出中国绘画中最为强烈的抽象表现主义。这不是一般的描摹物象,而是艺术的加工,使其蕴含某种内在的气质、精神,这种气质、精神又使欣赏者有如临其境之感。徐渭笔下的南瓜、菊花图,一气呵成,驱墨如云,气势逼人,同时又恰如其分的驾驭笔墨,轻重、浓淡、疏密、干湿极富变化。墨法上既呈随意浸渗的墨晕,又见控制得宜的浓淡。虽然被徐渭自称“戏抹”,然而在写意中仍生动的传达出了花果的不同秉性和生韵。它的梧桐图,只以泼墨笔法绘其一小部分,却有使人联想到挺拔正直的参天梧桐。正如翁方纲所说:“纸才一尺树百尺,何以著此青林庐。恐是磊落千丈气,夜半被酒歌嘘唏。” 徐渭以其精湛的笔法,在似与不似之间,为欣赏者营造出一片开阔的审美天地。书中有画,画中有书徐渭是一个书法家,在绘画中,他将自己的书法技巧和笔法融于画中,使人觉得他的泼墨写意画简直就是一幅慷慨淋漓的苍劲书法。正如张岱所言:“今见青藤诸画,离奇超脱,苍劲中姿媚跃出,与其书法奇绝略同。昔人谓摩诘之诗,诗中有画,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余谓青藤之书,书中有画,青藤之画,画中有书。” 他的《墨葡萄图》,墨的浓淡显示了叶的质感,题诗的字体结构与行距不规则,如葡萄藤蔓一样在空中自由延伸,书与画融为一体。徐渭的书法造诣很高,其跌宕纵横的笔法有助于绘画艺术的巧妙变化,如画墨荷、葡萄,大刀阔斧,纵横驰骋,没有深厚的书法功力是难以做到的。徐渭曾做一幅《梅花蕉叶图》,将梅花与芭蕉放在一起,并且在画上题写道:“芭蕉伴梅花,此是王维画”,显示出徐渭与王维在某些构图上的源流关系。当然,王维画雪里芭蕉,更突出一种禅机,即,使得雪的清寒与芭蕉的心空构成画面的宗教底蕴,而徐渭在这样的画面组合中,更突出一种超越时空的主体解放性。徐渭的书法和画法都极为娴熟,功底深厚,他的题字,如他的泼墨写意画,纵横不羁,洋洋洒洒;他的泼墨写意画,融合了精熟的笔法,意趣横生,极富韵味。画如其人徐渭平素生活狂放,对权势不妩媚,在当世凡前来求画者,须值徐渭经济匮乏时,这时若有上门求画者投以金帛,顷刻即能得之;若赶在他囊中未缺钱,那么你就是给的再多,也难得一画,实在是一位性情中人。徐渭的寂寞真可以用他自己的一首《题墨葡萄诗》来概括: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徐渭一生命途多舛,遭遇坎坷,晚年悲苦凄凉,形影相吊,他将自己的悲愤和怀才不遇之感融注于笔端,创造了一幅又一幅惊世骇俗的水墨名画。他笔下的墨竹,枝淡叶浓,逸笔草草,竹枝气势劲健,竹叶俯垂含情,虽属竹枝而高洁清爽之气不减。这正是画家身处下层,怀才不遇,品格高洁,绝世独立人格的光辉写照。他的泼墨牡丹,不拘于牡丹的富贵高雅特征,色彩绚烂,他却常常以水墨绘之,有意改其本性,其目的是有赋予牡丹清雅脱俗的格调和神韵,所谓“从来国色无装点,空染胭脂媚俗人。”后世影响徐渭的绘画主观感情色彩强烈,笔墨挥洒放纵,从而把中国写意花鸟画推向了书写强烈思想情感的最高境界,把在生宣纸上随意控制笔墨以表现情感的写意花鸟画技巧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中国写意花鸟画发展中的里程碑,开创了中国大写意画派的先河,为文人画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其画风对清代的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以及近现代的吴昌硕、齐白石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传世画作作品流传至今的较多,传世著名作品有《墨葡萄图》轴、《山水人物花鸟》册(均藏故宫博物院)、《牡丹蕉石图》轴,以及晚年所作《墨花》九段卷(现藏故宫博物院)等。 袁宏道:(徐渭书法)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余不能书,而谬谓(徐)文长书决当在王雅宜(王宠)、文征仲(文征明)之上。不论书法,而论书神:先生者,诚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也。黄宗羲:岂知文章有定价,未及百年见真伪。光芒夜半惊鬼神,即无中郎岂肯坠?(《青藤歌》)齐白石:青藤(徐渭)、雪个(八大山人)、大涤子(石涛)之画,能横涂纵抹,余心极服之,恨不生前三百年,为诸君磨墨理纸。诸君不纳,余于门之外,饿而不去,亦快事故。石涛:青藤笔墨人间宝,数十年来无此道。吴昌硕:青藤画中圣,书法逾鲁公。钱基博:山阴徐渭字文长、公安袁宏道字中郎以清真药雕琢,而不免纤窕,则江湖才子之恶调也。 黄宾虹:绍兴徐青藤,用笔之健,用墨之佳,三百年来,没有人能赶上他。
4、徐渭的作品有哪些
徐渭的作品流传至今较多,文学著作有:《四声猿》、《南词叙录》、《徐文长佚稿》、《徐文长全集》等;传世著名美术作品有《墨葡萄图》、《山水人物花鸟》、《牡丹蕉石图》,以及晚年所作《墨花》九段卷等。他是明清时期士大夫文人画的代表,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艺术造诣极高,是值得收藏的精品中的精品!
5、徐渭的画体现了什么风格?
在画上,徐渭往往以他特有的书法风格题写的诗文。徐渭用书法、诗文,6956进一步丰富画面内涵,深化主题,完整地展现他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比如徐渭名作《墨花图卷》中的一处梅花旁,他题诗道: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不信但看千万树,东风吹着便成春。徐渭画梅却不关注画梅花的画谱,只是信手拈来,就足以表现梅花的神采。还有,牡丹是当时人们公认的富贵之花,鲜艳华贵,富丽堂皇。而徐渭对富贵之人,往往深恶痛绝,不肯相往来。但徐渭却喜欢画牡丹。徐渭画牡丹,纯以水墨完成,不施颜色,他的《花卉杂画卷》有一枝水墨牡丹,他题诗写道:五十八年贫贱身,何曾妄念洛阳春?不然岂少胭脂在,富贵花将墨写神。在这里,徐渭以诗明志,表明自己坚定清白操守、不苟求富贵的心志。在另一幅《墨牡丹》上徐渭又进一步阐明自己“贫贱不能移”的态度。徐渭用泼墨的手法来画牡丹,虽然另有一种生机,但毕竟不是这种花的本来面目。徐渭说,像他这样的穷人,本性与梅花和竹子最适宜,与荣华富贵总是显得风马牛不相及。还有,徐渭在有名的《墨葡萄图》画上有一首行书题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这首诗道出了徐渭的孤寂落魄、郁郁不得志及怀才不遇的心境,其书法字体也风格独特、奇伟怪诞、字势跌宕。总之,徐渭花鸟画题材虽然并不繁多,但上面题诗却极其丰富。此外,徐渭还颇具道家意味。徐渭与许多当时的文人一样,是三教合一论者。徐渭在写意花鸟画上题写的诗文中,也常常流露出其对佛教禅宗的理解。文人画首重精神,不尚形式。徐渭是典型的文人画家,这些寻常的花卉题材,经过题诗,更加深化了主题,传达了他历经磨难而积郁在内心的不平之气,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他桀骜不驯的个性气质,也显示出他对艺术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徐渭对绘画风格追求方面的另一个重要主张是“自出家意”。就是说,不主张亦步亦趋地模仿别人,要体现出自己的个性和风格。徐渭评价自己的绘画时说:“随手所至,出自家意,其韵度虽不能尽合古法,然一种山野之气不速而至。”在绘画的功能上,徐渭提出“悦性弄情”的观点。他提倡通过绘画来实现愉悦性情的作用,释放真实的情感冲动。对于情,徐渭颇为看重,他强烈地渴望摆脱一切人为的束缚,追求个性的放达与人格的独立,大写意绘画使得他个人内心愤懑的情绪直率而无所顾忌地得到宣泄。这种思想基础,使他摆脱了温柔敦厚的审美理想的束缚,而抒写“真我”性情。徐渭任情使性地涂抹所呈现出的纵逸恣肆、水墨淋漓的风格特征,使他得到了情感上的愉悦和心灵的抚慰,也使他突破了传统的艺术理想。徐渭在谈论戏剧时,他认为,人一生是受着情感约束的,文艺作品对于情感的表达越真实,就越感人,易于流传。徐渭认为文艺作品“摹情弥真则动人弥易,传世亦弥远”。他看到真情是构成文艺作品审美因素的核心,是催发文艺作品审美功能的动力。徐渭主张不加修饰地表达自己的主观思想和真情实感。所以他的画风更注重表达主体情感,从前人的笔墨程式与客观物象的束缚中得到解脱,获得了情感抒发的自由。这种以抒“情”为主的观念,是对传统绘画中以体“道”为最终追求目标的突破,情感的真实性,使他的绘画艺术感染力增强了,对他整个绘画风格的形成,不论从形式还是内容,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另外,徐渭在绘画的创作态度方面,提倡“游戏笔墨”的心态。在题画中,他常用“游戏”、“戏墨”这样的字眼,他的画不讲究精工细制,总是体现一种即兴挥毫的情趣,在一定程度上,是受了佛教“以无法为法”“法无定法”等理念的影响。正是徐渭在绘画思想中,强调风格特征的个性化与个性情感的真实直率的表达,这使他在前人基础上,把写意花鸟画又向前推进了一步,恣纵的笔墨形态,放浪于形骸之外的气质个性,使水墨写意的表现力大大加强了,徐渭以其崭新的笔墨语言,确立了独有的风格特征,实现了他对写意花鸟画传统审美理想的创变。徐渭大写意花鸟画摒弃了古典风格中雅正和谐、平和内敛的美,直接呈现出对立冲突的美。徐渭那种放纵的笔墨,也绝不是停留在技法上的写意,而成为他人性与情感表达的媒介。其中徐渭大写意花鸟画所具有的表现主义魅力,是古典写意画所不可能具有的美,而这也恰恰是艺术发展的新动向,是徐渭在花鸟画发展中占有开拓性地位的原因。
原创文章,作者:大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8.cn/2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