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说宋徽宗是历史上最屈辱的一个皇帝
中国北宋皇帝 ,画家 ,书法家。宋神宗十一子,哲宗弟。哲宗病死,太后立他为帝,宋朝第八位皇帝(~年在位),在位25年,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 宋徽宗还尊信道教,大建宫观,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并经常请道士看相算命。他的生日是5月5日,道士认为不吉利,他就改称10月10日;他的生肖为狗,为此下令禁止汴京城内屠狗。 公元年10月,金军大举南侵,金军统帅宗望统领的东路军在北宋叛将郭药师引导下,直取汴京。宋徽宗接报,连忙下令取消花石纲,下《罪己诏》,承认了自己的一些过错,想以此挽回民心。金兵长驱直入,逼近汴京。徽宗又怕又急,拉着一个大臣的手说:“没想到金国人这样对待我。”话没说完,一口气塞住了喉咙,昏倒在床前。被救醒后,他伸手要纸和笔,写了“传位于皇太子”几个字。12月,他宣布退位,自称“太上皇”,让位于子赵桓(钦宗),带着蔡京、童贯等贼臣,借口烧香仓皇逃往安徽亳州蒙城(今安徽省蒙城)。第二年4月,围攻汴京的金兵被李纲击退北返,宋徽宗才回到汴京。 公元年闰11月底,金兵再次南下。12月15日攻破汴京,金帝废宋徽宗与子赵桓为庶人。公元年3月底, 金帝将徽、钦二帝,连同后妃、宗室,百官数千人,以及教坊乐工、技艺工匠、法驾、仪仗、冠服、礼器、天文仪器、珍宝玩物、皇家藏书、天下州府地图等押送北方,汴京中公私积蓄被掳掠一空,北宋灭亡。因此事发生在靖康年间,史称“靖康之耻”。据说,宋徽宗听到财宝等被掳掠毫不在乎,等听到皇家藏书也被抢去,才仰天长叹几声。宋徽宗在被押送的途中,受尽了凌辱。先是爱妃王婉容等被金将强行索去。接着,到金国都城后,被命令与赵桓一起穿着丧服,去谒见金太祖阿骨打的庙宇,意为金帝向祖先献俘。尔后,宋徽宗被金帝辱封为昏德侯,关押于韩州(今辽宁省昌图县),后又被迁到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囚禁。囚禁期间,宋徽宗受尽精神折磨,写下了许多悔恨、哀怨,凄凉的诗句,如: 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 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山南无雁飞。 但是,他的悔恨只是限于“社稷山河都为大臣所误”,并没有认识到是自己的昏庸奢侈才导致了亡国和自己成为阶下囚的结局。公元年7月,宋徽宗派臣子曹勋从金偷偷逃到南宋,行前交给他一件自己穿的背心,背心上写着“你(宋高宗)快来援救父母。”宋徽宗将这几个字出示给周围的臣子看,群臣都悲泣不已。宋徽宗哭着 叮咛曹勋,切记要转告高宗“不要忘了我北行的痛苦”,说着取出白纱手帕拭泪,尔后将手帕也交给曹勋说:“让皇上(高宗)深知我思念故国而哀痛泪下的情景。” 宋徽宗被囚禁了9年。公元年4月甲子日,终因不堪精神折磨而死于五国城,金熙宗将他葬于河南广宁(今 河南省洛阳市附近)。公元年8月乙酉日,宋金根据协议,将宋徽宗遗骸运回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由宋高宗葬之于永佑陵,立庙号为徽宗。
2、为什么说赵佶的一生是一个历史教训
宋徽宗赵佶(.05.05—.06.05),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向太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宋徽宗即位之后启用新法,在位初期颇有明君之气,后经蔡京等大臣的诱导,政治情形一落千丈,后来金军兵临城下,受李纲之言,匆匆禅让给太子赵桓,在位25年(年2月23日—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都城绍兴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东南35里处)。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体”,他热爱画花鸟画自成“院体”。是古代少有的艺术天才与全才。被后世评为“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编写《宋史》的史官,也感慨地说如果当初章惇的意见被采纳,北宋也许是另一种结局。并还说如“宋不立徽宗,金虽强,何衅以伐宋哉”。
3、介绍一下宋徽宗
徽宗显恭王皇后,开封人,德州刺史藻之女也。元符二年六月,归于端邸, 封顺国夫人。徽宗即位,册为皇后。生钦宗及崇国公主。后性恭俭,郑、王二妃 方亢宠,后待之均平。巨阉妄意迎合,诬以暗昧。帝命刑部侍郎周鼎即秘狱参验, 略无一迹,狱止。后见帝,未尝一语辄及,帝幡然怜之。大观二年崩,年二十五。 谥曰静和,葬裕陵之次。绍兴中,始附微宗庙室,改上今谥云。 郑皇后,开封人也。父绅,始为直省官,以后贵,累封太师、乐平郡王。 后本钦圣殿押班,徽宗为端王,每日朝慈德宫,钦圣命郑、王二押班供侍。 及即位,遂以二人赐之。后自入宫,好观书,章奏能自制,帝爱其才。崇宁初, 封贤妃,迂贵妃有异宠。徽宗多赉以词章,天下歌之。 王皇后崩,政和元年,立为皇后。将受册,有司创制冠服,后言国用未足, 冠珠费多,请命工改制妃时旧冠。又乞罢黄麾仗、小驾卤簿等仪,从之。恩泽皆 弗陈请。时族子居中在枢府,后奏:“外戚不当预国政,必欲用之,且令充妃职。” 帝为罢居中。居中复用,后归宁还言:“居中与父绅相往还,人皆言其招权市贿, 乞禁绝,许御史奏劾。”后性端谨,善顺承帝意。刘贵妃薨,帝思之不已,将追 册为后。后即奏妃乃其养子,乞别议褒崇之礼,帝大喜。 钦宗受禅,尊为太上皇后,迁居宁德宫,称宁德太后。从上皇幸南京,金师 退,先归。时用事者言,上皇将复辟于镇江,人情危骇。或谓后将由端门直入禁 中,内侍辈颇劝钦宗严备。帝不从,出郊迎后,于是两宫欢甚洽。上皇闻之,即 罢如洛之议。 汴京破,从上皇幸青城。北迁,留五年,崩于五国城,年五十二。绍兴七年, 何苏等使还,始知上皇及后崩,高宗大恸。诏立重成服,谥显肃。后亲族各迁官 有差。祔主徽宗室,以闻哀日为大忌。梓宫归,入境,承之以椁,纳翚衣其中, 与徽宗各攒于会稽永佑陵。 先是,后至金营,诉于粘罕曰:“妾得罪当行,但妾家属不预朝政,乞留不 遣。”粘罕许之,故绅得归。后既行,绅亦以是年薨,谥僖靖。家属流寓江南, 高宗怜之,诏所在寻访赐官。有郑藻者,后近属也。绍兴中带御器械用后祔庙恩, 拜陇州防御使;凡四使金,历官至保信军节度使,加太尉。卒,追封荣国公,谥 端靖。 王贵妃,与郑后俱为押班。徽宗立,封平昌郡君,进位至贵妃。生郓王楷、 莘王植、陈王机、惠淑康淑顺德柔福冲懿帝姬。政和七年九月薨,谥曰懿肃。 韦贤妃,开封人,高宗母也。初入宫,为侍御。崇宁末,封平昌郡君。大观 初,进婕妤,累迁婉容。高宗在康邸出使,进封龙德宫贤妃。从上皇北迁。建炎 改元,遥尊为宣和皇后。封其父安道为郡王,官亲属三十人。由是遣使不绝。 绍兴七年,徽宗及郑皇后崩闻至,帝号恸,谕辅臣曰:“宣和皇后春秋高, 朕思之不遑宁处,屈己请和,正为此耳。”翰林学士朱震引唐建中故事,请遥尊 为皇太后,从之。已而太常少卿吴表臣请依嘉佑、治平故事,俟三年丧毕,然后 举行。乃先降御札,播告天下。后三代俱追封王。 帝以后久未归,每颦蹙曰:“金人若从朕请,余皆非所问也。”王伦使回, 言金人许归后。未几,金人遣萧哲来,亦言后将归状。遂豫作慈宁宫,命莫将、 韩恕为奉迎使。十年,以金人犹未归后,乃遥上皇太后册宝于慈宁殿。是后,生 辰、至、朔,皆遥行贺礼。 洪皓在燕,求得后书,遣李微持归。帝大喜曰:“遣使百辈,不如一书。” 遂加微官。金人遣萧毅、邢具瞻来议和,帝曰:“‘朕有天下,而养不及亲。徽 宗无及矣!今立誓信,当明言归我太后,朕不耻和,不然,朕不惮用兵。”毅等 还,帝又语之曰:“太后果还,自当谨守誓约;如其未也,虽有誓约,徒为虚文。” 命何铸、曹勋报谢,召至内殿,谕之曰:“朕北望庭闱,无泪可挥。卿见金 主,当曰:‘慈亲之在上国,一老人耳;在本国,则所系甚重。’以至诚说之, 庶彼有感动。”铸等至金国,首以后归为请。金主曰:“先朝业已如此,岂可辄 改?”勋再三恳请,金主始允。铸等就馆,馆伴耶律绍文来信,金主许从所请。 洪皓闻之,先遣人来报。铸等还,具言其实。遂命参政王次翁为奉迎使。金人遣 其臣高居安、完颜宗贤等扈从以行。 十二年四月,次燕山,自东平舟行,由清河至楚州。既渡淮,命太后弟安乐 郡王韦渊、秦鲁国大长公主、吴国长公主迎于道。帝亲至临平奉迎,普安郡王、 宰执、两省、三衙管军皆从。帝初见太后,喜极而泣。八月,至临安,入居慈宁 宫。 先是,以梓宫未还,诏中外辍乐。至是,庆太后寿节,始用乐。谒家庙,亲 属迁官几二千人。 太后聪明有智虑。初,金人许还三梓宫,太后恐其反覆,呼役者毕集,然后 起攒。时方暑,金人惮行,太后虑有他变,乃阳称疾,须秋凉进发。已而称贷于 金使,得黄金三千两以犒其众,由是途中无间言。太后在北方,闻韩世忠名,次 临平,呼世忠至帘前慰劳。还宫,帝侍太后,或至夜分未去,太后曰:“且休矣, 听朝宜早,恐妨万几。”又尝谓:“两宫给使,宜令通用;不然,则有彼我之分, 而佞人间言易以入也。” 时皇后未立,太后屡为帝言,帝请降手书,太后曰:“我但知家事,外庭非 所当预。”将行册命,承平典礼,悉能记之。帝先意承志,惟恐不及,或一食稍 减,辄不胜忧惧。常戒宫人曰:“太后年已六十,惟优游无事,起居适意,即寿 考康宁;事有所阙,惧母令太后知,第来白朕。” 十九年,太后年七十,正月朔,即宫中行庆寿礼,亲属各迁官一等。太后微 恙,累月不出殿门,会牡丹盛开,帝入白,太后欣然步至花所,因留宴,竟日尽 欢。忌日,以谕宰执。后苦目疾,募得医皇甫坦,治即愈。 二十九年,太后寿登八十,复行庆礼。亲属进官一等;庶人等九十、宗子女 若贡士已上父母年八十者,悉官封之。九月,得疾,上不视朝,敕辅臣祈祷天地、 宗庙、社稷,赦天下,减租税。俄崩于慈宁宫,谥曰显仁。攒于永佑陵之西,祔 神主太庙徽宗室。亲属进秩者十四人,授官者三人。 太后性节俭,有司进金唾壶,太后易,令用涂金。宫中赐予不过三数千,所 得供进财帛,多积于库。至是,丧葬之费,皆仰给焉。然好佛、老。初,高宗出 使,有小妾言,见四金甲人执刀剑以卫。太后曰:“我祠四圣谨甚,必其阴助。” 既北迁,常设祭;及归,立祠西湖上。 乔贵妃,初与高宗母韦妃俱侍郑皇后,结为姊妹,约先贵者毋相忘。既而贵 妃得幸徽宗,遂引韦氏,二人愈相得。二帝北迁,贵妃与韦氏俱。至是,韦妃将 还,贵妃以金五十两赠高居安,曰:“薄物不足为礼,愿好护送姊还江南。”复 举酒酌韦氏曰:“姊善重保护,归即为皇太后;妹无还期,终死于朔漠矣!”遂 大恸以别。 刘贵妃,其出单微。入宫,即大幸,由才人七迁至贵妃。生济阳郡王棫、 祁王模、信王榛。政和三年秋,薨。 先是,妃手植芭蕉于庭曰:“是物长,吾不及见矣!”已而果然。左右奔千 告帝,帝初以其微疾,不经意,趣幸之,已薨矣,始大悲恻。特加紧四字谥曰明 达懿文。叙其平生,弦诸乐府。又欲踵温成故事追崇,使皇后表请,因册赠为后, 而以明达谥焉。 时又有安妃刘氏者,本酒保家女。初事崇转宫,宫罢,出居宦者何听家。内 侍杨戬誉其美,复召入。妃以同姓养为女,遂有宠,为才人,进至淑妃。生建安 郡王楧、嘉国公椅、英国公楒、和福帝姬。政和四年,加贵妃。朝夕得侍上, 擅爱颛席,嫔御为之稀进。擢其父刘宗元节度使。 妃天资警司,解迎意合旨,雅善涂饰,每制一服,外间即效之。林灵素以 技进,目为九华玉真安妃,省其像于神霄帝君之左。宣和三年薨,年三十四。初 谥明节和文,旋用明达近比,加册赠为皇后,葬其园之北隅。帝悼之甚,后宫皆 往唁,帝相与啜泣。崔妃独左视无戚容,帝悲怒,疑其为厌蛊。卜者刘康孙缘妃 以进,喜妄谈休咎,捕送开封狱。医曹孝忠竺疾无状,阁内待王尧臣坐盗金珠及 出金明池游宴事,亻并鞫治。狱成,同日诛死。遂废崔妃为庶人。崔生王椿及帝
4、北宋皇帝徽宗赵佶的功过
宋徽宗赵佶(公元-年),是宋代第八个皇帝。我觉得应该从他是个皇帝和艺术家两个方面来看待。作为一个皇帝他昏庸奢侈,在政治上是一个昏庸无能的失败者;在绘画上却有很高造诣,尤其在花鸟画方面,有很高的成就,这位先生开创了中国花鸟画创作的新时代。宋徽宗赵佶,他是一位具有高深文化修养的皇帝,又天才的艺术家!他淡薄权欲,痴迷不艺术,对美的追求近乎苛刻,他集书法家,画家,收藏家,鉴赏家于一身,他独创的”瘦金体”至今无人能够超越,他特殊的身世,广博的文化背景和非凡的艺术才情,及对道家学说的崇尚,铸就了他敏感的心灵,如果他没有登上皇帝宝座的话,他会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相当完美的艺术家!
5、北宋皇帝徽宗赵佶简介?
宋徽宗,名赵佶(公元年11月2日~年6月4日),神宗11子,哲宗弟,是宋朝第八位皇帝。赵佶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年正月病死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宋徽宗在位25年(年2月23日—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 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书”,另外,他在书画上的花押是一个类似拉长了的“天”字,据说象征“天下一人”。
原创文章,作者:大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8.cn/2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