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书法百科

苏轼的书法(苏轼的书法代表作品)

1、苏轼的书法代表作品

千秋翰墨一代文宗。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散文列入唐宋八大家,词章开创了“豪放派”先河。其书法一变唐“尚法”传统,追求个性解放的“尚意”,充当了不断改革书法艺术的“锋线人物”,与黄、米、蔡并称“宋四家”。坡之书法喜用卧笔偏锋,字势往往偃仰倾仄,故能给人圆劲宽博意忘工拙的酣畅感觉,也使我们领略到纵逸豪放、平淡天真的人生。 《寒食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黄州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摘自百度网友,谢谢。

苏轼的书法(苏轼的书法代表作品)

2、苏轼的书法作品有哪些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四川)人。他的书法作品有:《中山松醪赋》,《洞庭春色赋》,《人来得书帖》,《答谢民师论文帖》,《江上帖》,《黄州寒食诗帖》,《李白仙诗帖》,《次韵秦太虚诗帖》,《渡海帖》,《祭黄几道文卷》,《梅花诗帖》,《前赤壁赋》,《东武帖》,《北游帖》,《新岁展庆帖》,《宝月帖》,《令子帖》,《致南圭使君帖》,《次辩才韵诗》,《一夜帖》,《宸奎阁碑》,《次若虚总管尺牍》,《怀素自序》,《近人帖》《与范子丰》等。

苏轼的书法(苏轼的书法代表作品)

3、苏轼的书法作品现存多少?

楼主,苏轼的书法作品如下寒食帖[全本] 赤壁赋 李白仙诗卷 洞庭中山二赋 归去来兮辞 祭黄几道文 罗池庙碑 醉翁亭记 丰乐亭记 天际乌云帖 桤木卷帖 答谢民师论文帖卷 治平帖 王晋卿帖 跋挑耳图帖 渡海帖 跋吏部陈公诗帖 东武帖 书林逋诗后 春中帖 尊丈帖 归安丘园帖 覆盆帖 令子帖 邂逅帖 次辩才韵诗帖 次韵三舍人省上诗帖 次韵秦太虚 宝月帖 获见帖 啜茶帖 致季常尺牍 新岁展庆帖 人来得书帖 北游帖 致运句太博帖 廷平郭君帖 定惠院诗稿 京酒帖 满庭芳词 职事帖 阳羡帖 久留帖 屏事帖 致南圭使君帖 近人帖 归园帖 宸奎阁碑 司马温公神道碑 附苏轼诗词选 苏轼书论精粹 苏过手札 苏东坡传

苏轼的书法(苏轼的书法代表作品)

4、苏轼的书法和绘画成就

苏轼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曾遍学晋、唐、五代名家,得力于王僧虔、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自成一家 ,自创新意。 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 自云:“我书造意本无法”;又云:“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黄庭坚说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又云:“到黄州后掣笔极有力。”晚年又挟有海外风涛之势,加之学问、胸襟、识见处处过人,而一生又屡经坎坷,其书法风格丰腴跌宕,天真浩瀚,观其书法即可想象其为人。人书并尊,在当时其弟兄子侄子由、迈、过,友人王定国、赵令畤均向他学习;其后历史名人如李纲、韩世忠、陆游,以及的吴宽,清代的张之洞,亦均向他学习,可见影响之大。黄庭坚在《山谷集》里说:“本朝善书者,自当推(苏)为第一。”  苏轼在绘画方面画墨竹,师文同(即文与可),比文更加简劲,且具掀舞之势。米芾说他“作墨竹,从地一直起至顶。余问:何不逐节分?曰:竹生时,何尝逐节生?”亦善作枯木怪石。 米芾又云:“作枯木枝干,虬曲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均可见其作画很有奇想远寄。其论书画均有卓见,论画影响更为深远。如重视神似,认为“论 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式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并明确提出“士人画”的概念等,高度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 造诣。为其后“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存世书迹有《黄州寒食诗》、《赤壁赋》、《答谢民师论文》与《祭黄几道文》、《前赤壁赋》等。存世画迹有《古木怪石图卷》、《竹石图》;又近年发现的《潇湘竹石图卷》也是他的作品。

5、苏轼的书法好在哪里

晋人取韵,唐人取法,宋人取意。苏轼是”尚意书法“的代表人物,宋代文人士大夫式书法是一种大的趋势,苏轼自己说“我书造意本无法”;又云“自出新意,不践古人。”他曾遍学晋、唐、五代名家,得力于王僧虔、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自成一家。而且南宋为苏轼平反之后,学习苏文、苏书的人极多,他的《黄州寒食诗贴》也被成为天下第三行书。

原创文章,作者:大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8.cn/209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144387383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