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书法资讯

王羲之字帖(王羲之 书法作品)

1、王羲之 书法作品

代表作品 《黄庭经》《乐毅论》草书《十七帖》《兰亭集序5997》《初月帖》  王羲之(年—年,一作年—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今属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书法风格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一句来赞美王羲之的书法之美。传说王羲之小的时候苦练书法,日久,用于清洗毛笔的池塘水都变成墨色。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天质自然,丰神盖代”。有关于他的成语有入木三分、东床快婿等,王羲之书风最明显特征是用笔细腻,结构多变。  王羲之书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苑。唐代的欧阳询、虞世南、诸遂良、薛稷、和颜真卿、柳公权,五代的杨凝式,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这些历代书法名家对王羲之心悦诚服,因而他享有“书圣”美誉。  王羲之志存高远,富于创造。他学钟繇,自能融化。钟书尚翻,真书亦具分势,用笔尚外拓,有飞鸟鶱腾之势,所谓钟家隼尾波。王羲之心仪手追,但易翻为曲,减去分势。用笔尚内抵,不折而用转,所谓右军“一搨瓘直下”。他学张芝也是自出机杼。唐代张怀耿曾在《书断》中指出这一点:“剖析张公之草,而浓纤折衷,乃愧其精熟;损益钟君之隶,虽运用增华,而古雅不逮,至研精体势,则无所不工。”王羲之对张芝草书“剖析”、“折衷”,对钟繇隶书“损益”、“运用”,对这两位书学大师都能“研精体势”。沈尹默称扬道:王羲之不曾在前人脚下盘泥,依样画着葫芦,而是要运用自己的心手,使古人为我服务,不泥于古,不背乎今。他把平生从博览所得秦汉篆隶的各种不同笔法妙用,悉数融入于真行草体中去,遂形成了他那个时代最佳体势,推陈出新,更为后代开辟了新的天地。这是王羲之“兼撮众法,备成一家”因而受人推崇的缘故。  王羲之的家族是晋代屈指可数的豪门大士族。无论是王羲之的祖上,还是其子孙、亲戚朋友,都是虔诚的道教信仰者。同时,王氏家族还是名门望族,素来重视对家族成员文化素养的培植。王羲之置身其中,耳濡目染,自然不例外。他的祖父王正为尚书郎。他的父亲王旷为淮南太守,曾倡议晋室渡江,于江左称制,建立东晋王朝。王羲之的堂伯父王导更是名闻于世,是东晋的丞相。而他的另一位堂伯父王敦是东晋的军事统帅。琅琊王氏在东晋可谓权倾一时,炽盛隆贵。晋室南渡北民南迁,在江南大融合。山东琅琊国王氏望族,经王览(年-年)、王正到王旷(约年-年)时,两晋(年-年),发生“八王之乱”(年-年),历16年,死30万人。王旷善于审时度势,效法先祖王览,于东汉末年避乱南居30年。在五胡侵鲁,琅琊危急,年开始,两晋大分裂,北方大混战。  历史上第一次学王羲之高潮在南朝梁,第二次则在唐。唐太宗极度推尊王羲之,不仅广为收罗王书,且亲自为《晋书·王羲之传》撰赞辞,评钟繇则“论其尽善,或有所疑”,论献之则贬其“翰墨之病”,论其他书家如子云、王蒙、徐偃辈皆谓“誉过其实”。通过比较,唐太宗认为右军“尽善尽美”,“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从此王羲之在书学史上至高无上的地位被确立并巩固下来。宋、元、明、清诸朝学书人,无不尊晋宗“二王”。唐代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和颜真卿、柳公权,五代杨凝式,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历代书学名家无不皈依王羲之。清代虽以碑学打破帖学的范围,但王羲之的书圣地位仍未动摇。“书圣”、“墨皇”虽有“圣化”之嫌,但世代名家、巨子,通过比较、揣摩,无不心悦诚服,推崇备至。

王羲之字帖(王羲之 书法作品)

2、王羲之 有哪些适合女生练字的字帖

王羲之《黄庭经》另外适合女孩子练硬笔的古帖还有:《灵飞经》唐人写经,据传是钟绍京所写。风格秀美,结体舒展,用笔平易中富有变化,不可多得。赵孟頫《真草千字文》明·文徵明,《行书千字文》行草,在笔画多变的同时,依旧保持了结体的稳健,也很精致。

王羲之字帖(王羲之 书法作品)

3、王羲之书法

王羲之书法主要548特点是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浮云,矫如惊龙”。王羲之的书法精致、美仑美奂,是极富有美的观赏的。总之,他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一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标志着书法家不仅发现书法美,而且能表现书法美。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于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仑美奂的书体,开创了妍美流畅的行、草书法先河。特别是行书《兰亭序》有如行云流水,潇洒飘逸,骨格清秀,点画遒美,疏密相间,布白巧妙,在尺幅之内蕴含着极丰裕的艺术美。无论横、竖、点、撇、钩、折、捺,真可说极尽用笔使锋之妙。《兰亭序》凡三百二十四字,每一字都姿态殊异,圆转自如。王羲之出神入化王羲之是东晋伟大书法家,他一变汉魏朴质书风,开晋后妍美劲健之体,创楷、行、草之典范,后世莫不宗法。他行书字帖《兰亭序》是他的的代表作,被书法界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千百年来倾倒了无数习书者。王羲之亦因此被后人尊称为“书圣”。唐太宗李世民倡导王羲之的书风。他亲自为《晋书》撰《王羲之传》,搜集、临摹、欣赏王羲之的真迹,《兰亭序》摹制多本,赐给群臣。在中国书法史上,帝王以九五万乘之尊而力倡一人之书者,仅此而已。宋代姜夔酷爱《兰亭序》,日日研习,常将所悟所得跋其上。有一跋云:“廿余年习《兰亭》皆无入处,今夕灯下观之,颇有所悟。”历时二十多年才稍知入门,可见释读之难:一千六百多年来无数书法家都孜孜不倦地释读过,何尝不想深入羲之的堂奥,但最终只能得其一体而已。因此,《兰亭序》可以说是由杰出的书法智慧所营造成的迷宫。

王羲之字帖(王羲之 书法作品)

4、王羲之书法全集的作品目录

1 兰亭序2 乐毅论3 黄庭经4 东方朔画赞5 佛遗教经69 孝女曹娥碑7 临钟繇千字文8 王略帖(破羌帖)9 丧乱帖10 二谢帖11 得示帖12 奉橘帖13 如常帖14 快雪时晴帖15 孔侍中帖16 其书帖17 姨母帖18 寒切帖19 长风贴20 丘令帖21 行穰帖22 十七帖23 频有哀祸帖24 初月帖25 官奴帖26 追寻帖27 极寒帖28 伏想清和帖29 近得书帖(永兴帖)30 虞休帖31 得万书帖32 衰老帖33 里人帖34 秋中帖35 司州帖36 不快帖37 太常帖38 吾唯帖39 袁生帖40 重熙帖41 采菊帖42 独坐帖43 想滨帖44 秋月帖(七月帖)45 此郡帖46 八日帖47 月半帖48 远宦帖49 知念帖50 瞻近帖51 清和帖52 嘉兴帖53 转佳帖54 奉告帖55 鲤鱼帖56 一日一起贴57敬豫帖58追寻伤悼帖59 临川帖60 袁生帖61 疾患帖62 定听帖63 俎署帖64 长素帖65 谢生多在帖66 奉对帖67 汝不帖68 更安和帖69大小悉帖70不审帖71 运民帖72 大热帖73 周常侍帖74诸怀帖75得西问帖76 中郎帖77 发虐帖78 肿不差帖79 昨还帖80 贤内妹帖81 狼毒帖82 夜来腹痛帖83 安西帖84 阔转久帖85 不审帖86 飞白帖87 小佳帖89 增概帖90 由为帖91 独坐帖92 如兄子帖93 黄甘帖94 尊夫人帖95 日五帖96 雨快帖97 取卿帖98 适得书帖99 适欲帖 行成帖 阔别贴 建安灵柩帖想第帖 节日帖 仆可贴 知欲东帖 小婢帖 日月如驰帖 如何贴 想上下帖 奄至帖 桓公帖 时事帖 诸从帖 谢范新妇帖 平安帖 比诸贤帖 宰相安和帖 此事帖 三月十三帖 舅母帖 又不能贴 纸华精贴 秋中帖 严君帖 疾不退帖 力东帖 儿女帖 小园帖 讲堂帖 思想帖 平康帖 大都帖 劳人帖 得书知足下问帖 半截碑 圣教序 洛神赋 阮郎帖 苦不得眠帖 十一月四日帖 知君帖益州帖 自慰帖 言叙帖 执手贴 但凡帖 鹘等帖 西问帖 丘令帖 足下佳帖 爱为上 毒热帖 二哥帖 劳弊帖 豹奴帖 雪候帖 道意帖 尝新帖 何当帖 宏远帖 散势帖 罔极帖荀侯佳帖 知远帖 梦秋帖 昨得期书帖 二月二十日帖 十二月六日帖 省飞白帖 皇象帖 源日帖 従洛帖 贤室帖 多日帖 期已至帖 远妇帖 舍子帖 得万书帖 折药贴 承足下帖 今日热甚帖 君学书帖 致酒帖 迁转帖 万福帖 吾怪帖 累书帖 腕兼帖 服食帖 尚停帖 百姓帖 大道帖 长平帖 今因帖 然恐帖 数有帖 丹阳帖 君晚帖 热日帖

5、王羲之书法字帖哪有卖?

去各大新华书店买稳些,一般的普通书店大多也有。正楷一般选乐毅论或黄庭经,行书选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或兰亭序。出版社也很重要,文物出版社和上海书画出版社的都不错。

原创文章,作者:大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8.cn/189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144387383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