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颜体书法图片
颜体书法如下图: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诗是出自明代佚名《警世贤文·勤奋篇》。白话文释义:宝剑的锐利刀锋是从不断的磨砺中得到的,梅花飘香来自它度过了寒冷的冬季。喻义要想拥有珍贵品质或美好才华等是需要不断的努力、修炼、克服一定的困难才能达到的。扩展资料颜体的书法特点:结体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从特点上论,颜体形顾之簇新、法度之严峻、气势之磅礴前无古人。从美学上论,颜体端庄美、阳刚美、人工美,数美并举,幽为后世立则。从时代论,唐初承晋宋馀绪,未能自立,颜体一出,唐斗坛所铸新体成为盛唐气象鲜明柄志之一。颜真卿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他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其楷书结体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早期作品以《郭虚己碑》、《多宝塔碑》等为其代表作,个人风格尚未形成,结体谨严,清丽俊秀,成熟作品首推《颜勤礼碑 》为其代表作,此时外拓开张,刚劲雄强的个人风格已然形成,晚年作品则以《麻姑山仙坛记》等为代表,用笔结体多古拙之趣。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颜体
2、书法中哪种书法好,能不能给两张图片。
书法分“篆”、“隶”、“楷”、“草”、“行”五种。“篆”分“小篆”和“大篆”,“行”分“行楷”和“行草”。我个人较喜欢“行草”。
3、书法作品
萧墙之内的险恶风涛,把从嘉的生命之舟推进了光怪陆离69的文山艺海。在这个大千世界里,他得到了有生以平从未享受过的欢乐和自由,往日内心积淀的忧虑和烦恼,被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灿烂光芒驱赶得烟消云散。历代炎黄子孙的聪明才智和精美作品,象磁石吸引铁屑那般,以它特有的磁性紧紧粘住了这位好学上进的年轻皇子,使他在精神上找到了归宿。于是,他如饥似渴地去奋力求索,废寝忘食地徜徉在书法、绘画、音乐、诗词等广阔天地里。触目所见,琳琅珠玉,犹如山阴道上风光,使他应接不暇,流连忘返。 他于书法,初学唐柳公权;继而揣模唐欧阳询、颜真卿、褚遂良、陆彦远诸家;最后溯源于魏晋书法大家钟繇、卫铄、王羲之。在众多的书法家当中,他最崇拜的是卫夫人,即女书法家、王羲之的业师卫铄。他常以自己能深悟她的书法真谛而自豪。 由于从嘉善于博采众长,为已所用,又善于推陈出新,匠心独运,终于创制出具有独特风格的“金错刀”体书法。他对于这种“作颤笔樛曲之状,遒劲如寒松霜竹”,阳刚美与阴柔美交融的书法,可谓就轻驾熟,得心应手,出神入化,小大由之。有时书写斗方,竟可弃笔不用,卷帛而书,用笔结字尽如人意,世称“撮襟书”。从嘉平生喜作行书,落笔瘦硬,风骨嶙峋,后人将其书法喻为“倔强丈夫”。他的书法手迹,曾在世间盛传一时。直到南唐灭亡一百五十多年以后,宋徽宗赵佶招令编撰《宣和书谱》,内府还收藏他的行书墨帖二十四种,计有:《淮南子》、《春草赋》、《义天秤尺记》、《浩歌行》、《克已处分》、《批元奏状》、《礼三宝众圣贤仪》、《八师经》、《宫相诗》、《李璟草堂等诗》、《高秋等诗》、《牡丹等诗》、《古风诗二》、《论道贴》、《招贤诗贴》、《乐章罗贴》、《乐府三》、《临江仙》、《杂文稿》、《金书心经》、《智藏道师真赞》。公元年(南宋乾道六年),陆游出任夔州(今四川奉节)通判,途经金陵,去清凉山广慧寺凭吊,在德庆堂遗址附近也见到从嘉以撮襟书书写的堂榜刻石。令人遗憾的是,岁月迢迢,沧桑迭变,致使他的墨宝散佚殆尽,鲜为后人所知。即使如此,他仍不失为一位有建树的书法家。 从嘉不仅是一位书法家,还是一位书法理论家。据目前所知,他有两篇专论书法的文章传世:一为《书述》,一为《书评》。前者是论述书法的风格、流变和基本要领,后者则是评论几位知名书法家的长短得失。 在《书述》中,他以人的气质变化为喻,论述书法说:字如其人。壮年时期,血气方刚,锋芒外露;书法亦多刚健挺拔,气势开张。就象西汉霍去病,十八岁从军,初拥千骑,驰骋大漠,东拚西杀,所向披靡,如入无人之境。及至老年,稳健持重,成竹在胸;书法技艺精湛,用笔娴熟,结字却少风骨。就象三国诸葛亮指挥三军征战西戎,攻城略地,屡战屡胜,可是他却轻摇羽扇,不露声色,难见其咄咄逼人的锋芒。由此观之,壮年和老年的书法风格不同,功用殊异。此中奥妙,似乎只有书苑同仁之间方能意会言传。其实,书法并不神秘,所谓“拨镫”之法,也不过是自卫铄、钟繇、王羲之,经欧阳询、颜真卿、褚遂良、陆彦远诸人衣钵相承,世人难于掌握的书法基本要领罢了。因为前人于书法一道多是口耳相传,很少见诸文字,所以偶得这一要诀的人便秘而宝之,不肯轻易示人。幸而我精心探研,悟得真传。“所谓法者,压、钩、揭、抵、拒、导、送是也。”当今传世的颜真卿的墨迹,就是遵循“拨镫法”书写的。我担心此法失传,使将来有志于书法的学子无所适从,特作如上扼要记述。 从嘉对累世相传的书法基本要领的归纳与披露,特别是关于书法风格因人的壮老而不同有及功用殊异的论述,更是独具慧眼,发人所未发,为历代书家所不意及,这对于弘扬我国的书法艺术,具有不容忽视的低估的作用与贡献。 在《书评》中,从嘉又以一代大才所特有的高超书法鉴赏力,对王羲之以后的几位著名书法家逐一作了公允的评价。他认为,这些人虽然师承于王羲之,但都有失偏颇,只掌握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某一方面,“虞世南得其美韵而失其俊迈,欧阳询得其力而失其温秀,褚遂良得其意而失其变化,薛稷得其清而失于拘窘,颜真卿得其筋而失于粗鲁,柳公权得其骨而失于生犷,徐浩得其肉而失于俗,李邕得其气而失于体格,张旭得其法而失于狂”,独有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俱得”,但又“失于惊急,无蕴籍态度”。从上述这种持论精当、切中肯綮的辩证评析中,可以看出,从嘉还是一位极有见地的书法评论家。
4、书法作品古诗专用纸的格式怎么写,模板
1、写正文,由右到左 ,由上到下写 ,没有标点符号, 直接往下写。2、内容写完后写落款(诗名、作者)用小于正文的字, 后面空 一格,然后盖章 ,注意印章不要太大 ,章的大小和落款的字差不多。注意:如果是有色纸 ,就先将图章盖在白纸上, 剪下来, 然后粘上去,切忌作品不要太饱满 ,正文最后最好空半行(或列)的格子。落款在正文的下一行写,不要顶格写,算好字数,印章盖好后,下面最好也要有一格空。如果写好后,正文的后面没有空行,那就接着正文的下面空一格写落款(字数看空格的多少)盖章扩展资料:书法作品的两种格式:1、写成两行或三行:两行的格式:左右两行均靠纸的左右两边写,中间留出较多空白。注意上下字的联系节奏,以及两行间的彼此呼应。落款通常写在第二行的末尾,位置应略高于第一行末一个字。款字可写一行或两行。三行的格式:需注意三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穿插映带及节奏变化。落款可在末行下端,底端略高于一、二两行正文的位置;也可另行写款,款字应短于正文,上下不宜与正文平行。2、居中写一行(少字数):书写内容一般为格言、警句或一句诗词等。字数较少,写时要注意字的开合及节奏变化,以求生动。落款可分单款、双款。单款一般写在左侧中间的位置。款字内容包括书写时间、作者的名号,也可只写作者名或号。印章盖在款字下方,一般以两方为宜,印与印之间要适当拉开距离。落双款,上款写在作品的右侧中间偏上的部分,一般写创作作品的时间,若是赠送作品,则需写明被赠者的名或号,称谓及雅正、惠存,清赏等字样。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书法作品格式
5、书法作品图 及其赏析(100字左右)
《兰亭序》书法艺术赏析图片地址 最卓越的艺术品,《兰亭序》就是一座袖珍式的屹立于尺幅之中的辉煌的书艺殿堂。“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王右军平生得意书也,反复观之,略无一字一笔,不可人意健的用笔美,流贯于每一细部。
原创文章,作者:大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8.cn/1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