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书法史上的初唐四家是谁?并说出他们的代表作。
初唐四家是中国唐朝初期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和褚遂良四位书法家的合称。代表作: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虞世南:《孔子庙堂碑》薛稷:《信行禅师碑》褚遂良:《慈恩寺圣教序》(《雁塔圣教序》)。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虞世南:《孔子庙堂碑》薛稷:《信行禅师碑》褚遂良:《慈恩寺圣教序》(《雁塔圣教序》)。

2、何为天下第一楷书 虞世南《孔子庙堂碑》,还是颜真卿的《麻姑仙坛记》?
“天下第一楷书”即颜真卿所做的《麻姑山仙坛记》,唐代大历六年,大书法家颜真卿登游麻姑山,写下《麻姑山仙坛记》,全称《有唐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这是彪炳我国书法史上的一块丰碑,是颜真卿的书法代表作,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楷书”。颜真卿撰文并书。唐大历六年(公元771)四月立。碑旧在江西临川,明季毁于火。
楷书,据传世剪裱本计共901字。此碑楷书,庄严雄秀,历来为人所重,是颜体代表作之一,为颜真卿六十多岁时的作品。此时颜真卿楷书风格已基本完善,不但结体紧结,开张一任自然,而且在笔画上也从光亮规整向“屋漏痕”的意趣迈进了。欧阳修《集古录》中说:“此碑遒峻紧结,尤为精悍,笔画巨细皆有法。
”颜真卿于大历六年(771年)六十三岁时写《有唐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颜真卿在抚州刺史任上,正值其仕途失意之际,故时有问道向禅之心。当年四月游览南城县麻姑山并撰文记述麻姑得道成仙之事,即是此时心情的反映。通篇用篆籀(即大小篆)笔法书写,结构松弛平正,质朴、深沉而凝重。可能刻工略粗糙或风化厉害,但这种特点可能还促成了此碑风格的形成,临写时要有所认识。
《麻姑仙坛记》是颜体楷书中最具特色的代表作之一。它除具横轻竖重、结体丰满、雄劲挺拔等颜体楷书的一般特征外,用笔易方为圆,竖笔易相背为相向,捺笔呈蚕头雁尾,转折处不折而转,结体疏朗宽博,通篇气象雄奇,独具特色。据今人张彦生《善本碑帖录》称:所使拓本为横刻帖本,传宋时有原墨迹木刻本。碑刻原在江西建昌府南城县西南二十二里山顶。
今已无原碑拓传世。传此帖本有大、中、小三种,因原石均佚,故难寻佳本。据载,宋刻帖本就有张之洞、何子贞、端方、罗振玉藏本和戴熙、赵子谦跋本等数种,可见此刻帖传世情况的复杂。
颜真卿撰书《麻姑山仙坛记》时,已是62岁的老人,同时也是他书法成熟后的辉煌时期。现代书法评论家金开诚,在论颜真卿书法的专著中写道:“颜真卿后期的楷书代表作《大字麻姑山仙坛记》,是足以代表整个颜氏楷书的典型之作。因为它最突出地表现了‘颜体’的独特风格,并在艺术上达到了高度的成熟与完整。”《麻姑山仙坛记》这篇佳作,成为历代书家临摹研习的范本,柳公权、苏轼、黄庭坚、蔡襄等一代名家,都受过其较深的影响。
《麻姑山仙坛记》刻成后,后人又在碑背镌刻了卫夫人、褚遂良、虞世南、欧阳询、薛稷、柳公权、李邕等人的楷书,安放在仙都观内。各郡邑名门贵族,文人墨客以上麻姑山能一睹“鲁公碑”为乐事。宋代,为了保护好这块碑刻,由仙都观精心收藏起来,一般不展出。
北宋思想家李觏登麻姑山在《鲁公碑》诗文中写有“惟恐此碑坏,收藏于大府,自非大祭时,莫教凡眼觑”的诗句,足见这块碑刻受到人们的钟爱非同一般。北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建昌府知军事胡舜创建鲁公祠,碑刻移到祠内保存。可惜,由于政局动乱,这件书法珍品在南宋时不慎丢失。
现仅存宋拓片藏于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及上海博物馆。《麻姑山仙坛记》字帖是目前市场最畅销的法帖,上海、天津、武汉、四川等出版部门多次再版,都很快销售一空。另有网友撰写的《天下第一楷书》内容参见如下:“天下第一楷书”或“天下第一正书”即欧阳询所做的《九成宫醴泉铭碑》,明赵涵《石墨镌华》称此碑为“正书第一”。
“正书”即“楷书”。历代品评《九成宫醴泉铭碑》宋朱长文:然观其少时,笔势尚弱,今庐山有《西林道场碑》是也;及晚益壮,体力完备,奇巧间发,盖由学以致之,《九成宫碑》、《温大雅墓铭》是也。(《续书断》)元赵孟頫:“清和秀健,古今一人”明陈继儒:此帖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能令王者屈膝,非他刻可方驾也。
明赵涵:“正书第一”。(《石墨镌华》)清郭尚先:《醴泉铭》高华浑朴,法方笔圆,此汉之分隶,魏晋之楷合并酝酿而成者,伯施以外,谁可抗衡。(《芳坚馆题跋》)清周星莲:字有九宫,分行布白是也。右军《黄庭经》、《乐毅论》,欧阳率更《醴泉铭》、《千字文》,皆九宫之最准者。
其要不外斗笋接缝,八面皆满,字内无短缺处,字外无长出处,总归平直中正,无他谬巧也。(《临池管见》)九成宫醴泉铭局部《九成宫醴泉铭碑》由魏征撰文,欧阳询书。欧阳询是唐初书法界“四大名家”之一,因其“八体尽能,笔力险劲,篆体尤精,飞白冠绝,峻于古人,犹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笼之势,风旋雷激,操举若神。”而被誉为翰墨之冠。
《九成宫醴泉铭碑》碑立于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碑额阳文篆书“九成宫醴泉铭”六字,行文二十四行,行四十九字。碑身和碑首连成一体,碑首有六龙缠绕。正面隶书“九成宫醴泉铭”六个大字,碑座已经破损。
《唐人书评》中说:“欧阳询书,若草里惊蛇、云间电发,又如金刚黰目,力士挥拳”,其书法刻厉险劲之貌,由此可见一般。到了晚年,其书法更是臻于化境,至其笔墨工巧,意态精密俊逸处,而人复比之孤峰崛起,四面削成。他的字,端庄整齐而不板滞,方正浑穆而不局促;气度森严,凝重沉稳;高简中寓浑穆,方正中见柔媚,转折处干净利落,于雍容大度中透出险劲之趣。
《九成宫醴泉铭碑》用笔方整,且能于方整中见险绝,字画的安排紧凑,匀称,间架开阔稳健。其字形偏修长,行笔于险劲之中寻求稳定,尤其在划末重收,笔至划尾便稳稳提起。整体碑文高华浑朴,法度森严,一点一划都成为后世模范,是欧阳询晚年代表之作,故后人学习楷书往往以此碑作为范本。赵孟頫说:“清和秀健,古今一人”。
明陈继儒曾评论说:“此帖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能令王者屈膝,非他刻可方驾也。”明赵涵《石墨镌华》称此碑为“正书第一”。《九成宫醴泉铭》享有“楷书之极则”的美誉,被历代书家奉为“欧体”的楷模。
没听说过天下第一楷书之说。楷书名家很多,虞世南、颜真卿是其中的佼佼者。虞世南的书法学之于释智永,传承二王笔法,温文而雅,柔中带刚,创新较少,继承居多;颜真卿开一代书风,影响巨大,是继王羲之之后影响最大的书家之一,除书法水平外,颜真卿的忠臣烈士形象,为历代楷模,评书刻薄如米芾也没曾说过颜鲁公的不是。唐楷名家太多了,还有褚遂良、欧阳询、徐浩、柳公权等等,都可以学习,风格不一,各有千秋。
“天下第一楷书”即颜真卿所做的《麻姑山仙坛记》,唐代大历六年,大书法家颜真卿登游麻姑山,写下《麻姑山仙坛记》,全称《有唐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这是彪炳我国书法史上的一块丰碑,是颜真卿的书法代表作,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楷书”。《孔子庙堂碑》,为中国书法中楷书代表作。系初唐四家之一虞世南所书写。
文亦由虞氏撰写。

3、佛山孔子庙里有什么
佛山孔庙旧称尊孔会,是清宣统三年(1911)由佛山本地一批尊孔士绅集资兴建的纪念性建筑物佛山孔庙和尊孔活动场所,原包括孔圣殿、会客厅、亭子和花园,占地约2000平方米。修复后的“孔圣殿”为单檐歇山顶,面宽、进深各三间,穿斗式结构,殿内置孔子石刻像,并于东西两壁增嵌《孔子庙堂碑》拓本刻石。该殿室内神龛置有“孔子石刻像”,是按山东曲埠孔庙的孔子石刻像拓本重刻的;左右两壁之上,嵌有《孔子庙堂碑》石刻,为唐代著名书法家虞世南所书碑记拓本翻刻,上有翁方纲的考记题跋。原藏于李可琼“七十二窗楼”由其名人送出;殿内的明间还有大型雕花硬木隔扇屏风,无形制硕大而又清雅脱俗;该殿前檐明间檐柱花岗石柱础亦很有特色。
佛山孔庙旧称尊孔会,是清宣统三年(1911)由佛山本地一批尊孔士绅集资兴建的纪念性建筑物佛山孔庙和尊孔活动场所,原包括孔圣殿、会客厅、亭子和花园,占地约2000平方米。修复后的“孔圣殿”为单檐歇山顶,面宽...。

4、初唐四家为( ),( ),( ),( )。
初唐四家是中国唐朝初期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和褚遂良四位书法家的合称。代表作: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虞世南:《孔子庙堂碑》薛稷:《信行禅师碑》褚遂良:《慈恩寺圣教序》(《雁塔圣教序》)。杨万里、卢照邻、虞世南、薛稷----史称「初唐四家」、褚遂良。
欧阳询、骆宾王----史称「初唐四杰」、陆游齐----史称「南宋四家」王勃、杨炯、范成大、尤袤。
5、古今中国书法有什么名帖?
古今中国书法有名的名帖太多了,例如:《兰亭序》、《李思训碑》、《朝侯小子残碑》、《乙瑛碑》、《爨宝子碑》、《龙门二十品》、《淳化阁帖》、《自叙帖》、《王基残碑》、《戏鱼堂法帖》、《孔子庙堂碑》、《西安本庙堂碑》、《成武本庙堂碑》、《营陵置礼碑》、《快雪时晴帖》、《张飞立马铭》、《陶宏景墓志》、《大雁塔圣教序》、《西岳华山庙碑》、《张玄墓志》、《天发神谶碑》、《宋拓神策军碑》、《中秋帖》、《瘗鹤铭》、《泰山刻文》、《伯远帖》、《平淮西碑》、《南海神庙碑》、《多宝塔》、《玄秘塔碑》、《金刚经刻石》、《神策军碑》、《伊阙佛龛碑》、《房玄龄碑》、《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塔铭》、《胆巴碑》、《仇锷墓碑铭》、《曹全碑》、《礼品碑》、《张迁碑》、《孔庙碑》、《龙藏寺碑》、《董美人墓志》、《化度寺碑》、《皇甫炎碑》、《虞恭公碑》、《颜卿礼碑》、《颜家庙碑》、《东方画賛碑》、《八关斋报德记》、《麻姑仙坛记》、《草书千字文》、《中兴颂》、《张玄墓志》、《郑文公碑》、《三公山碑》、《伊阙佛龛碑》、《王居士砖塔铭》、《孟法师碑》、《唐圭峰禅师碑》、《醉翁亭记》、《蜀素帖》、《黄州寒食帖》、《丰乐亭记》、《金刚经》、《松风阁诗》、《蜀主先庙碑》、《乐毅论》、《曹娥碑》、《洛神赋十三行》、《灵飞经》、《善见律》、《黄庭经》、《鲜于墓志》、《云麾将军碑》、《法华寺碑》、《麓山寺碑》、《礼器碑》、《史晨前后碑》、《衡方碑》、《鲜于璜碑》、《尹庙碑》、《祭侄文稿》、《仲尼梦奠帖》、《龙门二十品》、《郑文公上下碑》、《中岳嵩山灵庙碑》、《刁遵墓志》、《张猛龙碑》、《高贞碑》、《张黑女墓志》、《华山碑》、《前后赤壁赋》、《石门颂》、《爨龙颜碑》、《肖融夫妇墓志》、《爨宝子碑》、《琅琊台刻石》、《袁安碑》、《国山碑》等等。有很多啊!中国古代书法大师辈出,各领风骚:秦代李斯,晋代王羲之、王献之、王繤,唐代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中国古代碑帖史名帖璨然,后世宗法: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王王旬的《伯远帖》(三者合称“三希帖”),颜真卿的《多宝塔碑》、《裴将军帖》,柳公权的《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等等。名帖之冠皇家三希堂法帖(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兰亭序》、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文稿》、天下第三行书:苏轼《黄州寒食帖》、中华第一楷书:欧阳询《仲尼梦奠帖》、中华第一草书:怀素《自叙帖》、中华第一美帖:米芾《蜀素帖》、天下一人绝世墨宝:徽宗赵佶《草书千字文》、元代书法宗师楷书奇珍:赵孟頫《前后赤壁赋》、明代奇才草书绝品祝允明《草书诗帖》。
原创文章,作者:大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8.cn/17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