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书法百科

张先(张先千秋岁)_1659人推荐

1、宋代诗人张先的姓别

先看看张先的简历: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

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由上可见,宋朝时,没有女人中进士和做知县、甚至做尚书都官郎中的记载,此其一;其二,“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

我们都知道,梅尧臣、欧阳修、苏轼都是男的,如果张先是女的,在宋朝是不可能与家人之外的男人同游的。可见,张先是男人无疑。你好!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

天圣八年(1030)进士。历任宿州掾、吴江知县、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皇祐二年(1050),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后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

以尝知安陆,故人称张安陆。治平元年(1064)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九。张先是男的。如有疑问,请追问。

张先(张先千秋岁)_1659人推荐

2、张三影指的是谁?由何而来?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历任宿州掾、吴江知县、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皇祐二年(1050),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

后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以尝知安陆,故人称张安陆。治平元年(1064)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九。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石林诗话》卷下)。

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语言工巧。初以《行香子》词有“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之句,人称为“张三中”。

后又自举平生所得意之三词:云破月来花弄影“(《天仙子》):”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归朝欢》):”柔柳摇,坠轻絮无影“(《剪牡丹》),世称”张三影“。《宋史》无传,《宋史翼》卷二六载其事。著有《张子野词》。

张先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堕飞絮无影”。

张先(张先千秋岁)_1659人推荐

3、张三影是指谁啊???

张先,字子野,是与欧阳修、晏殊同时代的词人。他以登山临水、创作诗词自娱。词与柳永齐名,擅长小令,亦作慢词。其词含蓄工巧,情韵浓郁。

题材大多为男欢女爱、相思离别,或反映封建士大夫的闲适生活。一些清新深婉的小词写得很有情韵。初以《行香子》词有「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之句,人称为「张三中」。后又自举平生所得意之三词:云破月来花弄影(《天仙子》);「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归朝欢》);「柔柳摇摇,坠轻絮无影」(《剪牡丹》),世称「张三影」。

《一丛花令》中有「沉思细想,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之句,刻划闺中怨女的心理活动极为细腻生动。贺裳在《皱水轩词话》中评此词尤为「无理而妙」。诗歌在当代也享有盛名。

看张先词,觉得不是能用简单的含蓄清丽可以概括的。张词的三个层次或说境界,可以从以下三首词中体现出来。先说说《千秋岁》,这是一首描写恋情相思的词篇,用鲜明的形象暗示反映了爱情的坚贞和生死不渝。这应当是早期的词作,还保留着如火的热情。

首句“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春意阑珊,杜鹃啼叫,声声泣血,芳菲歇爱情也一去无踪。巧妙的意境烘托,蕴含了缠绵悱恻的相思之痛。“惜春更选残红折。

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作者的惜春叹春通过对残红的怜惜,对风暴的怨恨表现出来。象征爱情的梅子青时即遭摧残,作者不着一字,却满是惋惜和深情。

于是,眼中只见永丰的柳絮如雪纷飞,飞扬的是复杂难言的情思。下片与开头呼应,“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幺弦说的相思与鶗鴂啼的伤春一脉相承,不敢弹奏幺弦,那其中郁结的相思哀怨越发深沉执著。由此又引发出全诗的主题“天不老,情难绝”象是爱的誓言,宣告了地老天荒的决心。

行文到此,基调陡然而变,低沉哀怨的心绪为之一振,气势也高昂起来。接着就有了巧妙轻灵的比喻,“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象李后主的词“剪不断,理还乱”,“丝”即是“思”,剪不断的不仅是千结万结,还是相思情谊。结句“夜过也,东方未白凝残月”用景语结束情语,余韵悠悠,相思永无绝灭之时。

经过了情深如火的季节,张先的笔调变得感伤而深沉。再来看《天仙子》。此时作者身为小吏,官职低微又年逾半百,埋藏于心中的,有那种不得志的深愁。“《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也难怪愁不能醒,这种愁绪,又岂是《水调》所能排遣的?“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伤春也是自伤,年华已逝,流年不待,功名未果,纵使是疏狂的诗人,面对迟暮的春景,也无法保持超脱的心境,这就是张词与大晏词的不同。仕途得意的晏殊,自可以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闲静旷达,而张先,却满是失意的悲哀失望的苦闷。下片写景,烘托作者的心情。

语词精工,秀句纷呈。集中体现在“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句,简直就是一幅画,缓缓的展开在读者面前。这种美景与伤春的意绪巧妙的结在一起,使得伤感和愁怨也空灵起来。又有风的陪伴,沙上并禽,花影扶疏,帘幕重重,徜徉良久,不能入睡。

“明日落红应满径”是心中所想,也是对春归的无奈。又似乎影响到了后来的李清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很可能受了张先的影响。张先词的含蓄清丽在后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最后看一下《木兰花》,写此词是作者已是八十六岁的老人。

看惯了潮起潮落,看淡了相思情愁。词艺更臻纯熟,意境更趋空灵。这首词,散发着清新的气息。描绘了吴兴一代的风俗习惯,书写作者细腻的美感体验。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望归,野秀踏青来不定。”句句写人,句句灵动,充分反映了活泼的生机。迟暮之年有此心境,足见作者暮年的超脱和达观。

“行人去后遥山瞑,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勾勒出一种幽静清明的景象,得上片的衬托,以动衬静,更见深度。张先是少有的长寿词人,经历年代的久长,阅历的丰富,都使得词人有深沉的感悟和隽永的诗思。

垂钓江边,闲散中有多少回忆和顿悟,谁又能说得清?张先,字子野。因为他的诗中有三句带“影”字,世称张三影云破月来花弄影(《天仙子》)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归朝欢》)柔柳摇摇,坠轻絮无影(《剪牡丹》)。

张先(张先千秋岁)_1659人推荐

4、张先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全词及译文

宋人张先的【千秋岁】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方未白孤灯灭。

这是一首描写恋情相思的词篇,它通过“芳菲”的被摧残来表达诀别之后的哀怨。词以鶗鴂的哀鸣开篇,说明季节由春到夏,人世由盛变衰。词人之所以折取“残红”,不仅仅是“惜春”,而且也是对被摧残的爱情表示深情惋惜。“雨轻风色暴”是上片中的关键句,它表面上交待“芳菲歇”的原因,实际却暗示爱情遭受外力的无情摧残。

下片通过琴弦来表达相思与怨恨之情。“天不老,情难绝”,表达情深似海、矢志不二的坚贞,是全诗的主题句,它是针对上片“雨轻风色暴”而发的。“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设想奇特,比喻生新。

结尾以鲜明的形象暗示:这强烈的相思之情,夜以继日,永无绝灭之期。

5、张先 《归朝欢》

张先《归朝欢》全文:声转辘轳闻露井。晓引银瓶牵素绠。西园人语夜来风,丛英飘坠红成径。

宝猊烟未冷,莲台香蜡残痕凝。等身金,谁能得意,买此好光景。粉落轻妆红玉莹,月枕横钗云坠领。

有情无物不双栖,文禽只合常交颈。昼长欢岂定,争如翻作春消永。日曈曨,娇柔懒起,帘押残花影。

《归朝欢》拼音:guīcháohuān作者:张先归朝代:宋体裁:词声转辘轳闻露井。晓引银瓶牵素绠。西园人语夜来风,丛英飘坠红成径。

宝猊烟未冷。莲台香蜡残痕凝。等身金,谁能得意,买此好光景。粉落轻妆红玉莹。

月枕横钗云坠领。有情无物不双栖,文禽只合常交颈。昼长欢岂定。争如翻作春消永。

张先简介:张先,字子野,乌程人。他与柳永齐名,擅长小令,亦作慢词。其词含蓄工巧,情韵浓郁。长于锻炼字句,因善于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有《张子野词》,存词一百八十多首。日曈曨,娇柔懒起,帘押残花影。

原创文章,作者:大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8.cn/1791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144387383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