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年全国有哪些书法展?
你的位置:中国书法家园 书法资讯 征稿启事 -12-02第三届“魏碑圣地?全国(在校大、中学生) 魏碑(书法、论文)大赛”征稿启事-11-29第四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征稿启事-11-20江西省第十届书法临帖展征稿启事(年12月10日截稿)-11-18黑龙江省第八届新人新作书法展征稿启事( 年12月10日截稿)-10-27全国第三届硬笔书法家作品展览征稿启事(年3月31日截稿)-10-25首届安徽省教师书法大展征稿启事(年12月31日截稿)-10-20全国第二届书法临帖作品展征稿启事【专题】-10-20“航空山泉杯”云南省首届大学生书法临帖大赛征稿启事(年11月30日截稿)-10-20墨韵陈桥——江苏省硬笔书法作品大赛征稿启事(年12月15日截稿)-10-20第七届广东省新人新作书法展征稿启事-10-19江苏省直书法家协会成立三十周年书法精品展征稿通知-10-15首届 麦华三杯全国书法篆刻大赛征稿启事(年12月25日截稿)-10-02首届“汝帖杯”全国书法作品展征稿启事(年3月31日截稿)-10-01第二届“沙孟海杯”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征稿启事(年11月30日截稿)-09-22山西省第十四届书法临摹展览征稿启事(年10月30日截稿)-09-20首届全国中小学硬笔书法大赛征稿启事-09-15全国第四届草书作品展征稿启事【专题】-09-15首届怀素草书学术论坛征稿启事(年12月15日截稿)-09-10山东省“大海杯”民营企业家“聚力十三五、共圆中国梦”书画作品展征稿启事-09-09继往开来——河南楷书书法研究展征稿启事(年10月8日截稿)。。。可以到这里看看:
2、书法作品参加比赛、大展什么样子尺寸为好?
展览中若注明要多大尺寸就应按他的来,若未注明就以自己兴趣、擅长而定,而不应盲目随别人跟风,这样反而会影响自己发挥。好的作品是不论大小。当然展览中作品也不应太小,总而言之,拿出自己最擅长的尺寸。
3、书法作品展前言怎样写
《可能的世界——邱振中书法作品展》前言最近三十年对于中国书法是个特殊的时期。它从一个边缘学科成长为中国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并且受到文化界的普遍关注。书法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文化建设中一份特殊的、不可替代的资源。邱振中是这三十年中书法发展的亲历者。他在书法创作、教学、理论研究的各个方面做出了努力,留下了有影响的作品和著作。 书法创作是他工作的一部分,是他所有艺术创作的出发点。他谦逊地面对民族和人类的一切遗产,细心体察,从不盲从,从不粗心地舍弃,这使他能够获取来自更多方面的滋养。即使是接续传统的书法创作中,我们也能感到支持他的广阔的背景。这些书法作品的展出,使我们能够看到一位中国当代艺术家怎样竭尽全力深入我们民族艺术的源头,然后从那里出发,去探寻艺术在当代的各种可能。书法是一项传承久远的事业。人们普遍认为,我们已经无法继续在这部历史中书写新的辉煌,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一个可能的世界。 中国美术学院展览馆 年12月30日
4、书法作品展览,欣赏后的感想600字
要点:首先描写参观展览的展馆,再叙述自己和书法的渊源,然后通过此次参观对书法的感悟有了升华,最后总结收获发现不足。正文:本次在上海博物馆主要参观了历代书法作品展览馆,可称之为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正如展览馆入口的前言所述“中国的文字是依指事,象形等法则构成的单体语言符号,书法则是运用毛笔为工具的一种藉线条表现汉字的艺术。”不可否认,中国汉字的书写方式随着社会文明的进程在不断地改变,但藉用毛笔书写的中国汉字从笔法、字法到章法,都是非常讲究的,所以它始终是最具美感和艺术感的。我的家乡是绍兴兰亭,从小就开始上书法课,从开始握笔,到书写横竖撒捺,再到书写整个汉字,最后能勉强完成一幅作品,经历的时间是六年,我对书法的情感也从一开始的新奇经过一段时间的厌烦最后过渡到了喜爱。但是那时候对书法作品和书法家的了解仅限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和王羲之等人。如今,经过书法鉴赏课上老师的一番讲解和本次上海博物馆的参观,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书法作为一门艺术远不止我所了解的那样单一的。首先书法分成篆、隶、草、行、楷五种字体,而五种字体下各位书家的字又各有特色,形成了丰富的流派。其次书法艺术是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进步的,每个时代都有它自己的特点和风格,而风格是多样性的。例如隋代书法参杂变化,奇正相生和略带草隶笔意的楷书为特点,宋代书法则是以表现主观意趣为主要特征,元初书坛,赵孟顺提倡尊崇古法,承袭晋唐之风,形成端庄朴厚又流利洒落的书体。本次上海博物馆之行我收获颇丰,不仅见识到了许多著名书法大家的作品,还了解了各个朝代不同的书法特点和风格。但由于对书法了解不多,鉴赏能力较差等主观因素,对于此次历代书法欣赏只能做以上浅显的感想。
5、书法作品欣赏
书法欣赏同其他艺术欣赏一致,需要遵循人类认识活动的一般规律5。由于书法艺术的特殊性,又使书法欣赏在方法上表现出独特性。一般地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从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 书法欣赏时,应首先统观全局,对其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有一个大概的印象。进而注意用笔、结字、章法、墨韵等局部是否法意兼备,生动活泼。局部欣赏完毕后,再退立远处统观全局,校正首次观赏获得的“大概印象”,重新从理性的高度予以把握。注意艺术表现手法与艺术风格是否协调一致,作品何处精采、何处尚有不足,从宏观和微观充分地进行赏析。 2、把静止的形象还原为运动的过程,展开联想。 书法作品作为创作结果是相对静止不动的。欣赏时应随作者的创作过程,采用“移动视线”的方法,依作品的前后(语言、时间)顺序,想象作者创作过程中用笔的节奏、力度以及作者感情的不同变化,将静止的形象还原为运动的过程。也就是摹拟作者的创作过程,正确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情感变化等。 3、从书法形象到具体形象,展开联想,正确领会作品意境。 在书法欣赏过程中,应充分展开联想,将书法形象与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事物进行比较,使书法形象具体化。再由与书法形象相类似事物的审美特征,进一步联想到作品的审美价值,从而领会作品意境。如欣赏颜真卿楷书,可将其书法形象与“荆卿按剑,樊哙拥盾,金刚眩目,力士挥拳”等具体形象类比联想,从而可以得出:体格强健——有阳刚之气——富于英雄本色——端严不可侵犯的特征,由此联想到颜真卿楷书端庄雄伟的艺术风格。 4、了解作品创作背景,正确把握作品的情调。 任何一件书法作品都是某种文化、历史的积淀,都是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因而,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包括创作环境),弄清作品中所蕴含的独特的文化气息和作者的人格修养、审美情趣、创作心境、创作目的等等,对于正确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正确把握作品的情调大有裨益。清王澍《虚舟题跋·唐颜真卿告豪州伯父稿》云:“《祭季明稿》心肝抽裂,不自堪忍,故其书顿挫郁屈,不可控勒。此《告伯文》心气和平,故客夷婉畅,无复《祭侄》奇崛之气。所谓涉乐方笑,言哀已叹。情事不同,书法亦随而异,应感之理也。”可见,不论是作者的人格修养、创作心境,抑或是创作环境,都对作品情调有相当的影响。加之书法作品受特定时代的书风和审美风尚的影响,更使书法作品折射出多元的文化气息。这无疑增加了书法欣赏的难度,同时更使书法欣赏妙趣横生。 总之,书法欣赏过程中受个性心理的影响,使欣赏的方法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以上所述仅是书法欣赏的一种方法,欣赏过程中可以将几种方法交替使用。另外,欣赏过程中还必须综合运用各种书法技能、技巧和书法理论知识,极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审美评价能力,尽力按作者的创作意图体味作品的意境。努力做到赏中有评、评中有赏,并将作品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对作品作出正确的欣赏和公正、客观的评价。当然,掌握了正确的欣赏方法以后,多进行欣赏,是提高欣赏能力的重要途径。
原创文章,作者:大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8.cn/1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