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制定练字计划(柳体)
我来谈点体会,希望对您有点参考。首先练字是非常需要耐心和毅力的,并且不能一触而版就要有练好的恒权心。具体方法,就拿您要练的柳体,柳公权是公认的楷体大家,好多书法大师都是从临摹柳体、颜体起步的。因您有一定的书法基础,建议直接临摹柳体字帖,不要求多,一天就练一两个字,反复练熟,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积少成多,当一本子贴练完,其中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就已做到胸有成竹时就了。正楷练完,建议随后练习行书,推荐您练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方法同上,还是一天一两字的积少成多。行书练完后就可以加入您的书法习惯勤加苦练了,假以时日,一位新的书法大师就会诞生了!
2、学写柳体,临摹什么字帖最好?
柳体字笔画劲拔、结构紧凑,是初学书法者最常练的字体之一。而《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两个字帖是柳体风格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3、学柳体,大家一般用什么字帖
柳体字帖无外乎《神策军碑》和《玄秘塔》,二者相近,玄秘塔清晰完好,但专字形瘦硬属,练习中容易造成过于骨感、剑拔弩张;神策军字形比玄秘塔略丰腴大气,本人认为更适合初学,但可惜残损较多,实在是不可兼得。当今练柳体的不多,写得好的更少,网上有一段北京书协张书范的视频示范,可以参考。辅导材料也没啥特别好推荐的,市面上的大致类似。写柳体很难,柳体字已经是晚唐楷书的收官之作,甚至可以说是中国书法史上楷书的收官之作(柳公权之后,不再有划时代的楷书大家),已经发展到极致,高度形式化,甚至是僵化了,所以柳体的点划结构章法难有丝毫改变,稍改就不是柳体,这增加了初学者的难度。如果对柳体非常喜爱,也不是不可学,但要用最大的毅力“打进去”,还要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学书过程中可能会有“越学越差”的阶段,不要气馁,这是自己眼力提高的表现,正所谓“眼高手低”与“手高眼低”交互进行的过程。想要练好字,建议使用类似书法三宝这样的练字工具,进步会很快。记住柳公权的一句话——“心正则笔正”,我想这就是练柳体时时应找到的感觉。
4、怎样练好柳体字?
先临摹,跟着字帖练。柳体传世的代表作主要有《玄秘69塔》和《神策军碑》两种。《玄秘塔》的书体端正俊丽,用笔干净利落,引筋入骨,寓圆厚于清刚之内;而《神策军碑》则结体峻拔,刚柔相济,骨肉停匀,并以斩钉截铁之笔,游刃于颜法雄厚之中,被后人评为“风神整峻,气度温和,是平生第一妙迹”。这两本帖都是学习楷书的好范本。要学柳字,必须了解和熟悉柳字的特征。现以《玄秘塔》为例,将柳体的笔法结构特点加以分析。一、柳体楷书用笔的主要特点柳体字用笔是“方笔”和“圆笔”并举的。“方笔”是指笔划的起笔和收笔处都有棱角,呈方形。如下面“十”、“生”、“太”、“右”等字的横画起笔就是方笔。而这几个字中的竖画和长撇,起笔是方圆结合,出现二次转锋折笔,要比一般多出一个棱角,这样用笔,字的笔画显得厚重遒劲。而圆笔写出的字,画点呈圆形,既无折锋痕迹。用笔方法是:起笔后裹锋运行,不使笔锋分散开,写到尽处,一顿而收。这样写出的字显得格外丰润而圆浑。如例字“之”、“道”、“者”、“欤”中的笔画。二、几种最有特点的笔划1、长横与短横长横为主笔,一般用在字的顶盖、中腰或底托部分。如例字“书”、“喜”、“真”、“业”中的长横画。它们一般都伸左取势,中段稍细,两端微低,中间高拱如覆舟。这样处理,避免字形瘦长,显得字体舒展,生动多姿。“昼”、“奇”、“丘”、“异”字中的长横也是如此。短横的形态因所处位置不同而异。如居于左偏旁中的短横为了避让,横的右端稍尖,称为“右尖横”。例字中“横”、“荡”中的草头,“符”字中的竹子头,以及“裴”字中左上的三横等就是这样。
5、我是一名书法初学者,准备学习柳体,请朋友们推荐几本柳体的好字帖
柳体字帖无外乎《神策军碑》和《玄秘塔》,二者相近,玄秘塔清晰完好,但字形瘦硬,练习中容易造成过于骨感、剑拔弩张;神策军字形比玄秘塔略丰腴大气,本人认为更适合初学,但可惜残损较多,实在是不可兼得。当今练柳体的不多,写得好的更少,网上有一段北京书协张书范的视频示范,可以参考。辅导材料也没啥特别好推荐的,市面上的大致类似。写柳体很难,柳体字已经是晚唐楷书的收官之作,甚至可以说是中国书法史上楷书的收官之作(柳公权之后,不再有划时代的楷书大家),已经发展到极致,高度形式化,甚至是僵化了,所以柳体的点划结构章法难有丝毫改变,稍改就不是柳体,这增加了初学者的难度。如果对柳体非常喜爱,也不是不可学,但要用最大的毅力“打进去”,还要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学书过程中可能会有“越学越差”的阶段,不要气馁,这是自己眼力提高的表现,正所谓“眼高手低”与“手高眼低”交互进行的过程。想要练好字,建议使用类似书法三宝这样的练字工具,进步会很快。记住柳公权的一句话——“心正则笔正”,我想这就是练柳体时时应找到的感觉。
原创文章,作者:大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8.cn/1178.html